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法制教育的OO范文_小学法制教育的毕业OO设计

导读:在进行小学法制教育的OO写作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人觉得烦恼不已的,不知道应该写什么样的内容才算得上优秀,其实写作OO也不是什么难事,多阅读一些OO范文也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分类为法制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小学法制教育的OO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小学法制教育之我见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法治国家的实现才有希望。本文从分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切入,在找出当前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加强的建议,以求为改变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法制教育;法治精神;权利意识

  作者:李成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25-03

  笔者在党校从事法律教学工作,教学对象都是已经工作的成年人,在十几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让成年人知法懂法并不难,因为他们都有一定的阅历,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比较强,难的是让他们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用法守法,也就是说很难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因为他们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传统人治理念和道德、OO等非法律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法律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其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的,而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应该是开展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最佳阶段。

  一、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OOO同志早就强调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我国实行的是有OOOO的OOOO市场经济,无论是稳定持久的OO环境,还是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抑或是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环境,都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制与协调,因此学法、知法、懂法、守法、OO已经成为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从公民个人的角度看,在OOOOOOOO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今天,公民个OO利的保障正日渐提高,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地由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如果一个公民依然不知法、不懂法,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

  在现代法治社会,不论一个人从事何种行业,法律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法律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法律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行为的指南,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请求国家救济的工具。因此,运用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知道法律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中小学生大部分是六七岁至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法律意识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唯有此,我们的法治国家建设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1985年起,全国OOOO会以立法形式作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并且明确青少年是普法的重点。2007年,为贯彻落实OOOO、OOO批转的《OO宣传部、OOO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OOO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要求,OOOO宣传部、OOO、OOO、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又联合印发《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原则、任务、内容、实施途径和措施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但从现实情况看,《纲要》并没有能够落到实处。笔者的孩子正在读初中二年级,小学和初中所就读的学校都是市属、省属的正规标准化重点学校,从师资到学校的管理应该说都是一流的,但仔细研究孩子这些年的学校教育,我发现在法制教育上问题颇多,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

  (一)重视不够,形式化严重

  从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十分可怕的误区,普遍存在着以升学为导向的问题,在初、高中尤为明显。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的情况,学生每天都被淹没在语、数、外、物、化等学科的习题中。而对于其他非考试科目,特别是法律课则存在着明显的重视不够、形式化严重的现象。回想孩子从上小学到初中二年级的课本,我没有看到一本专门的法律教材,在课程表上当然也没看到专门的法律课程安排,只是在思想品德或OO课上老师会讲少量的法律知识,但偶而才有一次的专门法制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中小学一学期就举办一次法制讲座,关注的就是法制副校长有没有来、有没有照相、有没有学生坐在下面”(全国OO代表郭子仪说)的情况,因而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起不到实际效果。

  (二)教学水平有限,内容单一、枯燥

  目前在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两种:一是本校的思想品德或OO课老师,二是从课外聘请的政法系统在职或退休人员。这两种师资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从我国目前大学专业的设置上看,法律专业不是师范类专业,这也就意味着接受过专门法律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几乎不太可能进入到中小学工作,所以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本校思想品德或OO课老师自身就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念,其教学水平自然就会受到OO。而从课外聘请的政法系统人员虽然具有丰富的法律理念、知识和经验,但由于其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又缺乏教学经验,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OO。这两种师资都使得目前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大多停留在了交通法规、常见的刑事犯罪等方面,内容比较单一,孩子们不是不愿意听,就是当成故事听热闹,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

  (三)重法律知识的传授,忽略法治精神的培育

  一谈到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很多人会认为就是法律知识的传授,因此就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应试化现象严重,总会把组织学生学习的法律数量以及在法律知识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等等作为评价法制教育开展的标准,而并不重视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忽略法治精神的培育。这种观点其实是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受教育者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其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OO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然,“知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和基础,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因此,法制教育不应该仅停留在“知法”这个层面上,而应该在知法的基础上培养法律信仰和法律精神。三、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建议

  针对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情况,笔者对如何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思考,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保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如前所述,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对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制课上与不上一个样、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状况。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必须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开展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是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培养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已经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原则、任务、内容、实施途径和措施作出了具体规定,现在需要的是各有关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转变教育观念,确保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课时的保证,各学校应该按要求安排每学期的法制教育课,并不得被其他课占用。

  • 1
  • 2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法制教育  中小学  法律  教育  公民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