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还有一首诗一首朦胧的诗(《无题》古诗)

目录:

还有一首诗一首朦胧的诗

《无题》古诗

杜牧

还有一首诗一首朦胧的诗

还有一首诗一首朦胧的诗

1、?从《无题》看李商隐诗的朦胧美【摘? 要】李商隐是晚唐重要诗人,他的无题诗表现婉曲、意境含蓄,意象迭叠,注重表现心灵世界,创造了诗歌的朦胧美。本文以析诗为证,从三个角度论述了李商隐诗的朦胧美。【关键词】沉郁? 虚幻? 婉约

2、?李商隐是晚唐一位重要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通过惨淡经营、突破了由于盛唐和中唐作家多方开拓而难乎为继的局面,开辟出了新的境界,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时被一些囿于封建伦理的评者斥为“大伤诗教”、“乖体”、“太轻薄”,历经千百年的世事沧桑,诗歌史上,李商隐的诗依然闪烁着璀璨耀眼的光芒,为历代文人O客研究称道和广大诗歌爱好者所喜爱,?诗人广为传诵的诗篇是无题,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特创造,在李商隐留下的六百多首诗歌中,无题只占二十几首,千百年来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题诗比兴寄托较为隐微,多以男女幽思苦恋为题材。历代文人O客多有点评,往往旨归难求。中国古代诗歌早有借美人香草、男女之情寄托OO遭遇的传统,李商隐自己也说“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 后人因为他OO上的遭际对他有种种猜测,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中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做郑笺”。明清以来注家遁出、论说纷纭,但大多失诸穿凿附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们是:“大抵刻意推求,务为深解,以为一字一句皆属寓言,而无题诸篇穿凿尤甚”。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割裂艺术形象的整体,牵强OO上的具体人事加以比附指实,把它们说成是影指时事的OO诗,显然是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但前人评价他的无题诗“深情??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绝丽”,“意境含蓄、情韵优美”却是公认的......

《无题》古诗

《无题》古诗

1、李商隐的一生写了很多与爱情有关的诗歌,但也有很多无题诗,他的部分诗歌过于隐晦OO,很难理解。此外,李商隐的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所以人们会将他与杜牧比作“小李杜”。

2、他的诗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抒写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无论是OO诗,还是咏史诗,或者咏物诗,都写得浓缛典丽,曲折深婉。不仅内涵丰富,耐人咀嚼,而且异彩纷呈,凄美绝伦。在晚唐以心情意绪构成诗歌主题的诗坛上,他以绮艳深幽之诗笔,抒写自己的深情与苦调,在浓厚的感伤情绪与悲剧意识中展示出凄婉OO、静谧深邃的诗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绝响千古。

3、所以无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环境的,既有无法用简短的题目表达自己意境意愿的原因,也有迫于历史OO情况的原因。当然这也就是现代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晦涩难懂的原因。

4、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OO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OO,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杜牧

杜牧

1、部铨选的压力;另一方面,在中晚唐吏部铨选制度的引导下,及第举人入幕后,往往能够熟习吏治,体察民情,为将来升迁次清官,积累OO经验。”[1]总的说来,奔波各地,辗转幕僚,科考屡败是李商隐人生经历的三个主要特征。而李商隐直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也未能实现光耀门楣的愿望,可以说,失落文人的形象就俨然成型。中国古代文人受制于儒家固有的“士大夫文化”(OO取向)取向,即:“OO思维方式和OO行动风格” [2]5,文人知识分子总在“学而优则仕”下,几欲施展OO抱负并视其为一生的行径追求,但在科场失意后,历经生活的坎坷不得志又往往不得不回归自我内心世界的修养中。因此说,李商隐的一生是有两个根本性特点:其一OO追求的仕途情结,其二是对入世的逐步内化的心理认识感悟。

2、关于无题诗的数量问题,郑在瀛先生收录的《李商隐诗集今注》中有18首,而中华书局收录的《全唐诗》有16首,康熙《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至卷五百四十一)16首,朱鹤龄注本(《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中有16首,冯浩注本《玉?G生诗集笺注》中为15首。在此,不作无题诗数量的界定和探析。此文以郑在瀛先生版本为准,同时,其收录的偶成诗(包括偶成、即事、偶书、偶题、有感)为14首。

3、间是不能等同看待的。进一步说,诗人的人生经历的差异会导致相应人生阶段上创作思想和主张上的差异。而后人评价诗人的风格,大都是统而观其概貌,亦只能是一个整体上的印象。因此,从诗人的具体人生经历出发,力求得出其诗歌创作历程和人生经历之间的关系。当然李商隐偶成诗的引入帮助辅助此问题的分析。先就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历程、无题诗数量、偶成诗数量做如下统计:

4、开成二年(837)2600中进士科,归家省母。令狐楚卒,赴后归京开成三年(838)2000与王茂元女成婚开成四年(839)1100居泾原,授秘书省校书郎开成五年(840)1600赴湖南,游江潭会昌元年(841)200回京会昌二年(842)2560居陈许幕。后母丧,居家会昌三年(843)230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无题  诗歌  政治  朦胧  人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