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知识 » 正文

六义的义怎样理解(名词解释典论OO)

目录:

六义的义怎样理解

名词解释典论OO

六义的义怎样理解

六义的义怎样理解

1、(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二)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具见《通志序》)《风》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称作“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3、(1)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OO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其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2)“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4、(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名词解释典论OO

名词解释典论OO

1、 文论篇名。三国魏曹丕作。《典论》原五卷二十篇,宋时已佚。《OO》是其中一篇,载《文选》卷五十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卷十说:“《典论》辩要。”唐李德裕《文章论》说:“魏文《典论》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典论·OO》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其内容主要有四点:一是强调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学提到与事功并立的地位,并鼓励作家们“不托飞驰之势”,而去努力从事文学活动;二是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强调了作家的气质、个性对作品风格的影响;三是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四是讨论了文学批评的态度,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文人相轻”等陋习。《典论·OO》在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文以气为主”的观点和“文人相轻”的提法,都为后人所发挥。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论文  文学  音乐  内容  诗歌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