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生物教育课程OO_生物教育课程毕业OO

导读:生物教育课程OO如何撰写?想必现在也是有很多人都正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的吧,其实写作OO首先需要确定OO题目,然后要明确自己的OO写作重点,但是如何选题写作?大家就可以借鉴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了,本文分类为生物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生物教育课程OO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生物课程教学的OO

  开设高师生物学实验教法课程,提高准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

  摘要:本文结合在高师院校生物专业学生中开设实验教法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该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实验教学能力、规范的实验技能及探究与创新精神;课程内容为:实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即技能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并从教师教学、学生实践、教学评议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课程实施过程;并从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论述了课程的评价方法;此外还对在高师开设本课程提出了师资准备和实施要点两方面的具体建议,为提高准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开拓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前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是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无论是人教版的新课标《生物学》教材,还是上海OO课程OO的《生命科学》教材中,学生实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对实验技能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因此,如何顺应课程OO要求,提高准生物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师生面临的又一挑战。在此,我们结合我院多年来在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培养中进行的一些尝试和研究,提出高师院校应为生物专业学生开设一门与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课程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法课程,以更为系统有效地培养准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以下是对该课程的简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这与学生以往修读《植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时的实验课相比,目标是有明显差别的。具体来说,本课程目标主要分三个方面。

  2.1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学会撰写实验教学设计(教案)、备课、试讲,熟悉各种实验课堂教学类型并体验相应的教学技能,以及模拟中学生进行实验课堂教学等。

  2.2 规范并提高中学生物实验的相关实验技能。包括了解生物学实验室规则、熟悉各种实验设备性能、进行预备和演示实验准备、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以及了解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

  2.3 发掘和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引导他们将其融入实验教学。通过模拟中学实验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等的教学,从提问技巧和反馈语、实验步骤和装置设计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

  3.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前者即讲解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类型、教案编写、教学实施过程等基本“理论知识”,为实验教学实践奠定基础;后者即在实验室模拟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实验教学的“实战训练”,将上述三个方面的目标贯彻落实。

  3.1 实验教学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教学的目的、意义;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实验教学的基本过程;实验教学设计的原则、教案编写的基本格式和方法;实验教学的评价方法等。此外理论课上还要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安排、教学内容及进度、考核方式等,并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等。

  3.2 实验教学实践

  选取有一定的代表性、涵盖中学生物学实验基本类型、同时有利于开展模拟实验教学的生物学实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实验教学能力,主要实践内容包括:实验课教案编写;实验前准备、预实验;实验课堂中的提问、演示、讲解、巡堂指导等;如何把握与全体学生和个别学生的交流;如何处理实验中发生的突发事件等,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转换角色,真实感受实验教学情境。

  根据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并结合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选取了四类共八个生物学实验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具体是:技能性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制作临时装片)、验证性实验(观察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OO)、探究性实验(琼脂块扩散实验、探索影响酶反应的因素)和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

  4.课程实施

  本课程的实施对象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师范生,或者有志于从事生物教师职业的学生;开课时间为参加教育实习之前,即一般是在三年级下学期;课程时间至少18学时(2~3学时/周),并且两周一次课,以便给学生充分的备课、试讲时间。此外,学生最好已经或者正在修读《中学生物学教材教法》(或《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这样能更好地将教材教法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按照我们的教学经验,本课程的具体实施一般分为三个连续交融的部分:教师教学、学生实践、教学评议。

  4.1 教师教学

  教师在本课程实施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点评,讲解很少。一般只在第一次“实验教学理论课”上,讲授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及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之后指导学生分组、选组长和各组负责的实验,并明确组长、组员任务和每堂实验课的基本过程等。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退居幕后,只在小组集体备课、试讲时,到场观摩学生的教学准备情况,适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修改建议等;在之后的实验教学课上,教师更是完全让出讲台,让负责本次实验的小组成员作为本次实验教学课的教师,由其他小组学生充当学生来模拟中学实验教学,教师只在小组的实验教学结束后,引导全体学生、特别是负责本次教学的小组成员谈准备情况、教学体会等,并让学生分析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最后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实验技能等方面给与点评和总结。

  4.2 学生实践

  学生教学实践是整个课程的主体部分。在第一次“理论教学”课后,学生自愿组合成8~10人的小组(每个教学班四个组),每一小组选取同一类型的一到两个实验作为自己的模拟实验教学内容。学生教学的过程分以下几个紧密相连的阶段进行。

  4.2.1 集体备课 由组长召集本组成员进行小组讨论,撰写集体教学设计。此前,小组各成员应已按照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验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完成个人实验教学设计,以供集体备课时讨论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小组上课用的集体教学设计,即“小组教案”。这份汇集“集体智慧”的教案应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提问和板书设计等部分。小组教案出来后,该组实验教学课的雏形便形成了。之后进行教学分工,按照教学需要和个人能力特点,确定预备实验负责人、模拟教学“教师”人选和负责的教学内容,以及课件制作者、板书书写者、教具制作者等。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各位组员集思广益,表达各自对本次实验教学的理解,在争论或相互补充中统一认识、求同存异,从而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备课的相关环节和教学内容。

  4.2.2 预实验 根据小组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分工安排,小组成员进行预实验,熟悉实验技能并发现实验中可能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这是从“纸上谈兵”到“OO实弹”的第一步。学生从联系实验室到配制药品、准备实验材料,以及实验实施都完全自己OO完成,这与以往仅仅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是截然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了一堂实验课之前教师应该做的方方面面,亲身感受到完成一次看似简单的实验课,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如此的细致和重要。在预实验中会发生很多问题,比如预想的染色结果出不来或实验的时间过长等,这就让学生明白实验教学设计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教师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 1
  • 2
  • 3
  • 4
  • 5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实验  教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