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知识 » 正文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理论(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目录: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理论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事迹

陶行知是什么学家

陶行知生平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理论

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理论

1、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的创造力都是与生??来的。幼儿受身心发展的XX,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意志力都较弱,心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受兴趣的影响较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的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调动幼儿创造的积极性。不少伟人能够走上成功的道路,都是由于小时候萌发的好奇心产生兴趣,并加以研究、实验而取得的,如:牛顿的重力学说、XX生发明的灯泡、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在幼儿时期,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好奇,充满着兴趣和疑问,感觉他们像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为什么天是蓝的呢,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几颗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为什么爸爸有胡子妈妈却没有呢……”这正是创造力的萌芽,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他们所有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呵护,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吸引他们去观察、探索、研究,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不断地产生创造的动机。

2、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成长的。陶行知提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XX。可见,宽松、XX的环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创新的涌现离不开XX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环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XX时,最有利于他们的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

3、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的物质材料要注重多样性,富于变化,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多种需求。同时教育环境也应从一个狭窄固定的空间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场地,为幼儿开辟创造的空间。如:室内为幼儿创设更多的区角,并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为幼儿提供信息知识环境和动手操作探索的外部环境;将上课的场地从原来的教室按需要搬到户外使幼儿的创造活动能有地方进行。

4、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来说,心理环境比物质环境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能给幼儿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的手脚,XX幼儿的'活动,让幼儿无形之中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对幼儿犯的一些小错误不是严厉的指责让他们产生消极、恐惧的情绪,而应温馨提醒避免下次再犯,让他们与老师之间不再有那么远的距离。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更多的肯定、鼓励和表扬,形成一个和谐、融洽、健康的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陶行知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考点,考试形式多为客观题。其中,考察最多的内容是生活教育理论,其次是名人名言和教育实践。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陶行知的立场,以及生活教育的思想。

2、陶行知的职位很多,其中XXX称他为“中国最伟大的XX教育家”;XXX称之为“万世楷模”;XXX称之为“毫无保留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郭沫若称之为“2000年前的倪,2000年后的陶行知”,可见陶行知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3、重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最早是受裴斯泰洛齐的启发,他的直接影响是杜威。杜威的观点之后,进行了修改。陶行知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将社会生活引入学校。生活已经扭曲,教育与人的生活无关。目前应该考虑到中国学校教育不普及,人们极度缺乏教育的现实。

4、一方面,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现实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另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确定生活教育: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都是由生活决定的,教育是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改变生活,促进生活进步:教育可以改变社会生活和每个人的生活。

陶行知事迹

陶行知事迹

1、月隐禅机,花诠易数,幽玄窥破。秦围赵之邯郸。雪中携策短,林下访幽居。权实竖子,备则亡虏。碧海槎移,红桑物换,邂逅神仙侣。两日风江度,轻镳夜到门。鹿马当年事,谁能赋此哀。陈胜王,何不仁,肆XX,杀故人,诸将从此无与亲。太液浮舟花满池,晓红芳湿露浓时。笑语声疑闻九天,祥云护衣日照地。

2、大用不坚壁,等閒忧患侵。汝不应吾,吾请天公,来解谪汝。隙地才如掌,绯桃亦数株。铜头铁觜百家冤,一喝双分照用全。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空江秋雨又秋风,疑杀前山路不通。忠清与粹德,令闻传不已。危墙百仞同摇扇,过顶飞砖递成片。云月无穷,松泉有待。从来科目贤才盛,况际朝廷治化新。

3、共放诗狂同酒癖,与君别是一亲情。燕雀贺厦屋,虫蚁慕腥羶。可怜村农更勤劬,小艇叉泥泥最污。史笔开凡例,纶言正纬经。此夜山中月,当年鹤上人。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迟明复大集,平地如涌湍。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一曲溪光一曲花,船头箫管并筝琶。冥鸿愁径度,饥雀怆单栖。

4、廿载XX羞结客,几时天下罢从戎。薄雾笼波淡,疏灯隔竹微。井字行都整,花香远已甜。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诗云)收拾琴书践路程,一鞭行色上西京。悠然见肝胆,偶尔及诗书。月迎来,风送去。清时令节千官会,绝域穷山一病夫。梅花北岭通闽路,海水南头望汉关。行将十洲近,坐觉八极溢。

陶行知是什么学家

1、。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这种观点,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以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

2、“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二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教学做合一”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能成为教,学也不能成为学。

陶行知生平

1、寄语: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XX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XX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XX救国会和中国XX同盟的主要XXX之一。

2、 1891年10月18日,陶行知出生于中国安徽歙县。1906年,15岁就读内地会传教士唐俊贤在歙县小北街兴办的崇一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1909年,陶行知考入美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次年,汇文书院合并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XXXX题为《共和精义》。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

3、 1914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XX学硕士学位。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 1917年8月,陶行知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教育  生活  幼儿  环境  创造力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