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知识 » 正文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关于广场舞的XX)

目录: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关于广场舞的XX

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关于美学的XX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1、“美育”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西方。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审美教育”问题最早由德国作家、哲学家席勒明确提出。在近代中国,美的教育提倡者,则以蔡先生为第一人。蔡先生是这样解释美育的:“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这说明,美育的实现是以美的对象为外部条件,以审美主体的感情为内在动力。美育的特点是以感情的激发、陶冶的方式打动人心,使人自觉地做出道德行为,而不同于论理、说教等。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正是抓住了美育的这个根本特征。他还十分看重审美教育的社会意义,把审美活动的教育作用提高到一个根本性的地位。他正是从这种积极的审美观点出发,才那样看重美育,认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甚至说要“美育救国”。在实施美育过程中,他始终把提倡美育和反对封建XX、批判宗教迷信、反对XXXX侵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陆续提出了“美育代宗教”、“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的思想。蔡先生美育思想的积极意义正在于他不把美育仅仅看成是书斋中的知识学习和人格修养,而是把它与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为反帝爱国的XX斗争发挥作用。

2、,审美活动不同于科学活动,它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上的,并以审美对象自身的具体形象对审美主体的激发产生感染力量来打动人心。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冶的方式进行,与科学活动的理性思考与概念判断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养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也正是基于这个根本特点。

3、其次,美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针对当时社会不正当娱乐风气盛行的状况而提倡以审美活动充实精神生活,完善个体人格。他认为当时社会上盛行的不正当消遣和娱乐是极端有害的,可以妨碍健康、消磨意志,以致道德XX。因此主张把人的精神寄托于审美中,涵养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心灵。他曾说:“所以吾人应急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大家看看文学书,唱唱诗歌,也可怡情悦性。人是感情的动物,感情要好好涵养之,使活泼而得生趣。”这正触及到了审美教育的根本宗旨,通过美育塑造人的健全心灵,颐养超越精神。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XX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XXX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4、再次,对于美育,蔡元培不仅从思想上积极宣传,从理论上反复阐释,而且还系统地提出了实施的方法,在美育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蔡先生把美育实施的全部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创造美的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环境美以及审美设施的建设。美的根本标准是XXX的和谐统一,即在美的形式中能充分体现出理性精神,寄托着人生理想,才足以实现美育的崇高目的。徒具美的形式,而没有多大的社会意义,他是不提倡的。形式粗劣、趣味低下,他是坚决摒弃的。因此,在美育的实施中,他特别重视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文学艺术的创造和与XXXX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环境的美化,认为这才是实施美育的中心,普及社会美育的关键。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提高审美能力而要进行美学知识、理论的普及教育,为此就要创办学校和学术团体,培养艺术创作人才和普及美育的人才。由此观之,蔡元培对于美育的实施方案在我国美育发展的早期是较为详尽的,不仅内容上涵盖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三大领域,主张综合利用一切美的对象实施教育,而且贯穿了个体生命的整个生活历程,大大拓展了个体的美感教育空间。

关于广场舞的XX

关于广场舞的XX

1、广场舞蹈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参与人员众多、参与人员的层次丰富、开展地点比较随意等。相比于其它的舞蹈形式,广场舞蹈是一种适于大众参与的舞蹈形式;它是一种对活动场所要求不高的舞蹈形式,可以是小区广场、可以是公园广场、也可以是专门的舞台;最后广场舞蹈是一种简单的,易于被多数人接受和学习的舞蹈形式[2]。总的来说,广场舞蹈是舞蹈的一种,是一种易于学习和掌握,易于参与,覆盖地域宽,覆盖人员广的舞蹈形式,而且广场舞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3]。

2、舞蹈作为一种表演手段,通过人体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演绎情感,使人们获得情感和美感上的享受。广场舞蹈也具有这种动作美感,不同与一般舞蹈的是,广场舞蹈的参与人员多为普通民众,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他们参与广场舞蹈的初衷也比较单纯,多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表达情感等。这种比较特殊的舞蹈形式多源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他们愿意利用广场舞蹈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对生活的赞美,最终,他们将这些情感转变为舞蹈的形式展现出来,给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在很多地方,广场舞蹈源于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比如:源于最初的拉纤、源于庄稼的收获、源于打渔、源于耕种等。这样的舞蹈形式不仅贴近生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具有舞蹈的美感,给人们带来了感官上的享受[4]。

3、其实所有的舞蹈形式都能够表达情感,广场舞蹈作为舞蹈的形式之一同样能够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广场舞蹈的情感表达主要是通过广场舞蹈的动作组成以及广场舞蹈的音乐节奏,而且不同的是广场舞蹈表达的都是普通民众的情感。这些情感都为人们所熟知,比如节日的喜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比较随意,有的还带有一定的幽默意味,易于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4、广场舞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是其具有艺术美感所必需的。由于这是一种参与人员比较多的舞蹈形式,如果没有艺术节奏性,其带来的艺术美感和艺术享受势必大打折扣,所以,广场舞蹈为了达到使人们身心愉悦的目的,势必要保证其具有艺术节奏性。艺术节奏性的实现需要广场舞要有合适配乐,舞蹈形式要符合配乐,如此广场舞蹈才更具有艺术美感和感染力。

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艺术的特征有哪些

1、摘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原始的祭祀舞蹈,是土家族人们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中跳的一种群众性舞蹈,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它是土家族劳动XX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土生...

2、XX关键词:远则近近则远具象 XX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远则近,近则远”的理义,同时驳斥了对超级写实主义的某些曲解。最后以“新形式的拓展”和“技术趣味的新境...

3、XX关键词:彝族漆器;视觉艺术;文化特征 XX摘要:彝族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老漆器工艺的特殊见证。本文从造型、纹样、色彩等三方面解析了彝族漆器的视觉艺术,得出了其造型特点和纹样在装饰中的特殊规...

4、编者按:本XX主要从工艺性;绘画性;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关系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漆的物理特征、漆材料的自然美对人的视觉及心理的感受、漆的人工美、漆画是通过漆这一媒材来表现的绘画艺术、漆画具有一切纯绘画...

关于美学的XX

1、美学作为一门XX的学科,起始于德国。鲍姆嘉通的〈美学》第一卷于1750年问世以来,美学界对美学的定义和美学研究对象等问题一直在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所不在的,美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正确地欣赏美、创造美。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要研究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以及其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美学问题。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是对客体的反映与认识,研究人的审美感受、美感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是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2、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审美教育则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形成了有关审美教育的某些思想。至近代,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美育才有了XX的体系和理论。

3、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对审美教育极为重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制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身体的教育,即体育;二是关于心灵的教育,即艺术教育。他主张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他把文学和音乐作为教育的起始和基础。柏拉图特点重视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音乐的“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感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很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

4、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非常重视审美教育,他把人分成肉体和灵魂两大部分,而灵魂又分为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两种。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XX等方面。人的发育过程应该是身体的发育,继之为情感的培养,最后是理智的锻炼。他认为要使这三部分都得到充分的完满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和训练,这就是要进行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这是人的活动能力的最高级的活动。为了培养人的这种能力,亚里士多德主张实施和谐教育,和谐教育的内容包括:阅读和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在和谐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和谐教育的核心部分。他认为音乐具有以下的功能:教育、净化和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音乐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而且是陶冶人的情感和性格的重要力量。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美育  舞蹈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