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科技素养教育论OO6000字_科技素养教育毕业OO范文模板 导读:关于科技素养教育论OO6000字_科技素养教育OO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OO太难了,本OO分类为科技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科技素养教育论OO6000字_科技素养教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科技素养教育OO6000字(一):基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科技教育机制探讨OO     摘要:科技教育是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必须从国家层面完善科技教育顶层设计,形成明确的国家战略导向,不断加强科技教育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结合,着力推进科技教育体系建设与OO的协同创新,发挥OO在科技教育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科技教育质量,使其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技教育;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76—04     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但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都把科技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全力推进,努力发挥科技教育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导向、激励和培育功能和作用。     一、强化科技教育对公民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     科技教育关注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是个人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塑造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科技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具有基本科学素养,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公民。科技教育不但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而且能够使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有效发挥。一个国家的科技教育水平越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水平也会越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撑力也就越强,这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把科技教育与国家科技竞争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得科技教育成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事实证明,公民科学素养是建立国家科技自信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把科技教育作为重要支撑手段,坚持不懈地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方面收益显著。近年来,我国科技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教育在帮助公民树立科学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确立科学价值、形成科学信念、掌握科学方法等方面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加强科技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在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应该成为重要的优先选项。科技教育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高度重视公民科学素养培育,高度重视全社会科学发展的协调性,因此,科技教育既能够促进公民内在创新潜能的拓展和延伸,也具有在更高层面上推动精神文明进步的功能。科技教育不但为社会公众认识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帮助公众增强科学认同感,树立科学意识和科学理念,而且能够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而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由于科技教育强调将科技知识导人公民教育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渗透并弥漫于社会群体和个体的科技氛围,不断强化全社会的自主创新热情和潜质,达到引领和支撑国家科技竞争力发展的目的。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加速了人类社会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转型。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不具备必要的科学素养,将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对挑战的有效之策就是加强科技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科学思维,挖掘公民科技智慧,激励自我超越意识,建立科技发展愿景,通过共同的科技价值观为引导,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公民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形成持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明确科技教育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导向     在现代社会,国家科技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效率和培育质量已成为当代科技教育OO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OO始探索和推进科技教育变革,到80年代已经形成世界性的科技教育OOOO。1983年,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CEE)发表致美国OO的OOO“国家处于危机之中”;1985年美国着手“2061计划”,旨在OO美国科技教育状况,全面提高美国人的科学素养。按照该计划的设计,1985年和2061年分别是哈雷彗星两次接近地球的时间,而这76年的跨度正好是目前美国人的期望寿命,届时所有美国人将成为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公民;1992年,OOO提出建设“有科学素养公民的世界共同体”目标,并通过实施“2000+计划”,力争到2001年所有国家都开展全民科学素养培育工作;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发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及实施方案;1989年,澳大利亚推出了“提高公民科技意识计划”;1992年,印度开始“学科学”科普教育计划;1994年,英国启动了“公众了解科学、工程和技术计划”;法国提出了“开展科学文化运动”;1997年,韩国实施“科学技术大众化计划”;1999年,法国开始推行科学教育;2004年,OOO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科学技术教育大会提出:科学教育OO要作为重要议题列入OOO教科文组织议程,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一项宏大计划,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教育OO。     为了加快提升我国公民素质,1999年,OOOO、OOO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OO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中国科协牵头开始实施“2049”超长期国家计划,其目标是到2049年中华OO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18岁以上的中国公民都能达到计划所制定的科学素质标准;2002年,我国颁布《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随后我国启动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6年,OOO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这一系列有力举措从制度层面为推动国民素质教育,以公民科学素质为支撑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优化科技教育知识传授与科技实践的结合     现代国家的竞争与发展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即公民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从根本上决定国家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教育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而自主创新以人的素质为基础,因此,科技教育与自主创新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形成明显的互促关系。科技教育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促进,而丰富的自主创新元素所形成的强烈渗透作用,反过来将带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深化,对公民科技学习能力和科技知识储备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推动自主创新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构建完善的科技教育体系不但能够夯实长久的自主创新根基,而且能够对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强大推动作用,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基础,对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具有积极意义,可谓一举多赢之策。     一个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是把科技知识资源有效转化为竞争资本,获取和保持国家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据,只有公民科学素养达到较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愿景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公民科学素养达不到要求,那么,科技资源将难以有效整合并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也就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求。事实证明,科技教育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成效。一方面,科技教育能够通过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并由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科技教育能够形成共同的科技知识背景,拉近公民对科学理解的距离,使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更好地凝聚在一起,形成科技共识并激发集体创新动能。这种集体能动性不但有发挥自身内在潜力的功能,而且具有吸收消化新知识的功能,从而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去考虑和争取对外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并通过整合效应最终形成强大竞争力,这也是科技教育所带来的财富创造力能够在动态上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奥秘所在。     知识经济对公民科学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使得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增。公众对科技教育的价值认同,不但要满足来自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要满足来自物质方面的需求,即公众对科技教育效果和价值的认同,必须通过现实的精神和物质成效来检验,其中包括科学素养提高带来的思想升华而获得的精神享受,以及科学素养提升而形成的创新创造力获得的价值转化回报。只有获得这两方面的良好体验才可能有效激发公众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追求,并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为此,科技教育必须努力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促使科技知识更真切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如果公众对自身科学素养提升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感受越深,那么,科技教育就越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四、推进科技教育模式与机制OO的协同创新     科技教育既是一项与广大公民密切相关的宽泛性任务,又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具体的工作。笼统而言,科技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大类。专业性的科技教育对象主要是专业科技人才,需要对科技知识进行系统深入学习和探索;通识性的科技教育面向非科技专业的学习群体,主要进行一般性的科技知识普及和拓展,重点在于培养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无论哪种教育,都离不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这个根本点。虽然专业性科技教育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而且也存在“钱学森之问”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但是在泛义的科技教育语境下,我们一般讨论的话题主要是聚焦于非专业性的科技教育即“养成教育”的范畴。它散在地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尤其是从出生到义务教育阶段的黄金科普时期,更是各国科技教育OO最为关注的方面。     科技教育是一个动态性的教化过程,它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融为整体,通过不断地渗透和内化而转变为受教育者的科学信念和行为。笼统而言,科技教育的最初切入点在于培养公众科学兴趣的生成,兴趣既是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初动力,也是保证学习持续性的重要基础,甚至可以说是成功之母。国内外大量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以兴趣为引导的科技教育不但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且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因此,科技教育必须巧用匠心,要善于运用四两拨千斤的顺势借力之道,巧妙地拨动公众内心深处追求OOO的科学之弦,借助和把握各种有利机会加强渗透性的科技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公众向往科学、热爱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推动全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在开展科技教育和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一系列可喜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科技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科技教育内容OO、教育手段更新、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条件改善等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这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把科技教育OO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优秀人才和促进科技创新等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深入理解科技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拓宽科技教育视野,批判地反思现有的科技教育经验,寻找改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不断提高科技教育OO的水平。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科技教育模式,通过OO教育手段和个性化的互动学习方式,更好地体现教育中的科技精神和科技特色。例如:用科技语言将科技教育与科技思维相结合;用科技工具将普及科技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用模拟教学将科技创新理论与科技创新实践相结合;用能力考试将考查科技思维能力和考查创新能力相结合等。努力提高科技教育效果和质量,使科技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站在国际和历史的角度,我国属于科技教育的后来者,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现代科学教育起源于美国的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20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现象,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相继开展STS研究,并开设了STS课程,旨在推进科技教育OO,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STS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科技教育构想,特别强调要使公众深刻理解科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明确科学、技术和社会等三者的关系。在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创造时,要充分而认真地考虑社会效果,并为科技发展带来的OO后果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科学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于人类。随着STS教育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STS教育理论,并对STS教育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东南大学等一批高校还成立了STS中心,将STS教育与我国的科技教育工作相结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五、加快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发挥OO对科技教育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公民科学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而巨大的努力,OO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和掌舵人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科技教育的强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使其能够深入持久地健康发展。OO以及地方各级OO要把科技教育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要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经费投入、政策配套、检查落实等方面给予切实保证,确保科技教育工作能够深入实施。     (二)调动公众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宣传手段,强化和明确公民在科技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激发广大公民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公民对科技教育的认同感”作为保持科技教育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作为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通道作用,通过观念创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评价创新等途径,调动公众参与科技教育的热情,彻底改变科技教育难以开展,或公众不积极参与,或应付式学习等状况,把公众对科技教育的参与水平和支持程度作为评判科技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     (三)深入创新科技教育内容     根据现代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坚持以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为导向,调整和改变不利于科技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传统模式和传统内容,以“三个有利于”作为科技教育内容创新的依据,即: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公民的OO思考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科技教育内容创新要强化公益性,降低功利性。科技教育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必须强调现实性与前瞻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各类教育中要合理渗透科技教育内容,通过情景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方式,增强科技教育的趣味性和易吸收性。     【袁兆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才战略、管理创新工程研究】     科技素养教育毕业OO范文模板(二):重视学校科技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OO     摘要:促进科技进步要从课堂抓起,要从科学知识的普及做起。这一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自己的重要使命。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科技教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76-1     前些天,央视播出了一个关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谈话节目。节目中穿插的一段采访录像,让我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平静:在北方的某所小学,记者问身旁一群好奇的、稚气可爱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太空中去旅游?”     “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知道‘天宫一号’吗?”     “不知道!”孩子们面面相觑。     “知道王亚平是谁吗?”记者左顾右盼,寻找能够回答的小朋友。小朋友或者后退,或者东张西望地看着其他人。终于,有个勇敢的小男孩挤上前回答:“我们这里没有王亚平,但六年级有个叫张亚平的!”     笔者不由得联想到一篇关于北京市OOO科学素养的调查报告。据北京市科委、人事局和美兰德信息公司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首都OOO总体科技素养得分仅为60.8分,刚刚及格。近40%的OOO不知道DNA这一名词最早出自生物领域,45.9%的OOO不知道光合作用的作用。对于一些最新的知识,有所涉猎的人数就更少了。北京作为我国的OO、经济、文化中心,其OOO素养如此,那么其他城市呢?普通百姓又会怎样呢?     把这些问题全部归罪于学校和老师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但这一切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和反思吗?     其实,除了上述短片中那所小学之外,又有多少所学校把科技教育当一件大事在做呢?除了课程中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等学科外,多数学校不去另开相关课程。一般学校也没有这一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科技课要么不上,要么就随便让课少的老师兼着,或者就干脆让那些教学水平差,无法胜任考试学科的教师去搞。教科技的老师在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心目中往往低人一等,在评先进、职称晋升方面一般得不到重视,更别说什么“升官”了。就这样,科技课往往上成纸工课、简易电路组装课、上网课。听到上级要来检查时,就让人去读读科普OO。要参加学生科技知识竞赛也有对策,就是抽调几个文化成绩好的学生突击背诵科技知识,往往也能获得几个奖项,而这足以应付上级的评估了。学校不当一回事,家长和学生也就更无所谓了,他们最关心的是考试成绩。     这种现象极为反常。第一,与实施新课程OO的目标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人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一个“残疾人”。学生有不做“残疾人”的权利。     第二,与世界发展潮流相违背,不利于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取胜取决于科技和经济。越来越多的国家清楚地认识到,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力图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党的OOO在原有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发展要靠科技人才,而科技人才从哪里来?会从天上掉下来吗?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作出导向性的正确决策。一是要大力培养科普师资,在职务、职称晋升时不搞歧视。据OOO报道,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日前倡议,成立专门的研究生院培养科普研究生,在公众和科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科技发达的日本尚且如此,我国更应该有培养科普人才的自觉性。二是要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对科学课的安排作出更明确的、硬性的规定。现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对七至九年级的科学教育要求是这样表达的:“科学(或选择生物、物理、化学)”。一般初中因要应付中考理所当然会选择括号里的课程,而对前者不予重视。三是要建立青少年科普专业化网站,或者编订合适的科普教材,把最新的科学成果、前沿的科技研究、未来科学发展趋势以及中外科研比较等知识汇编成活页文选,并及时更新内容,以改变基层教师各自为战、教无内容、消极应付的状况。四是要抓好落实工作,强化检查措施,可把科技教育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放到学校综合评估中去。     第二,各级学校应该把科技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去对待,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学校校长要有全局观念,要有远见卓识。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三面向”的教育发展观和人才观。教育界有句名言:“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个好学校。”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每一个校长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抓高分数,不抓真素质(包括人的科学素质)的教育是误人子弟的教育,是毫无良知的和不负责任的教育!我相信,只要校长群体真正重视,真心实意,真抓实干,这项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三,对于教师尤其是直接的任课教师来说,一要加强业务学习,参加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二要勇于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提高教学吸引力。三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我们常常说,要让学生有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并且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要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力;走向大自然,走向博物馆,走向实验室,让他们在观察、思考、想象、分析、交流、质疑、实践之中成长,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揭开神秘的面纱,让孩子们走进科学殿堂,让我们的“OO人”占领科学的制高点,使他们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和梦幻般的未知领域,不再迷茫,不再束手无策,这是重要而有远见的选择!如此,则是孩子之幸、国家之幸!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科技  教育  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136924号-2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