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中医英语翻译乃是一种双重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古汉语、古代文化与现代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转换,再实现从现代汉语向英语、东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跨越。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的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这要求译者在具备翻译功底的同时,还须熟知中医学理论和扎实的古汉语知识。医学OO中医术语翻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2缀合法。此类术语的含义为词缀与词干意义的相加,特点是简洁,专业性强,与西医术语的可比性强,便于学术交流。但在目前中医术语翻译中,这类词的使用比例并不高,如针灸。
3、4首字母缩略这种方法在科技英语(包括医学英语)中使用得非常广泛,但在中医英语中却很少使用。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只有”中医”一词。当然,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4、1词性的转换由于中文和英文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不同,在翻译时要将中医术语的结构进行转换。较常用的方法是将中文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转换成英文中的名词性词组或非限定动词词组。
1、中医英译的读者对象是外国人,所以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不时地换位思考,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上,思考所翻译的译文是否能看得明白,并能理解和加以运用。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A.F泰特勒(Alexander Fraster Tytle)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怎样换位思考呢?,应考虑译文语法上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汉语和英语各自的表达方法、习惯是不一样的,在翻译过程中,要运用英语的思维翻译中医,而不是站在汉语的角度上进行翻译。其次,考虑译文用词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是否又能符合医学英语的表达方法。普通英语词汇在医学英语中的意义有些会转变,如“tender”本意为柔嫩的,在医学英语中常译为“压痛”;“plastic”本意为可塑的、塑料的,在医学英语中常译为“整形的”;而“labour”由原来的劳动变意为“分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医翻译过程中所要注意的细节[1]。
2、中医药学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特点是从哲学的角度探索生命,将天道、地道和人道完美地结合成一体[2]。在进行中医英译时,应尽量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及其内涵,将中医学中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部分忠实地译出,而不是盲目地迁就西医的概念和文化。如五行学说、阴阳学说这些在西方读者看来玄而又玄的学说恰好又是最具文化特色的部分。如果将这些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理论生硬地英译,势必会中不中、洋不洋,读者就无法领略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无法领略中医的真正内涵。因此,中医英译者应了解并掌握中国文化知识,其重要性与掌握英汉语言、了解英美文化知识一样[3]。如有的中医翻译者将中医学辨证论治中的“证”,翻译成“sympOOO complex”,这主要是由于翻译者缺乏对中医学本质的理解,比较恰当的译法是翻译成“syndrome”[4]。其次,还应讲究翻译技巧,如明确语境,灵活意译,适当增补,保留原味等[2]。此外,中医药学用语往往言简意赅,不少以文言文形式表达,但在翻译时却不能简单化。如“健脾开胃”仅为4个汉字,我们得把它译成“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increasing the appetite”,共7个英语单词。
1、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生导师13人,学缘结构优良,职称结构合理,多人具有海外进修经历。近年来,中心教师多人(次)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OOO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重点研究课题,出版了《黄帝内经养生概论》、《李时珍医药选读》、《理虚元鉴》等译著、专著二十余部;在《外语教学》、《中医OO》、《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OO数十篇。
2、中心课程建设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中医翻译能力模块为体,以翻译知识素养模块与职业能力素养模块为两翼,形成了“一体两翼”课程群。已建成1门校级网上优质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建立了4个校外研究生实习基地,均为国内知名的专业翻译机构。MTI教育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3+1模式”翻译实践体系,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第四届世界中医药翻译大赛中,MTI中心学生获得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历届湖北省翻译竞赛等活动中,多名学生分获口笔译OOO、一等奖。
1、十二郎的软脚病: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病)与脚气(足癣)韩愈《祭十二郎文》谈到十二郎(韩愈侄子)死因是「江南人常有」的「软脚病」,韩愈认为这种病根本不会危及生命:
2、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又称脚气病,是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之一。若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称干性脚气病,以心力衰竭表现为主则称湿性脚气病。前者表现为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感觉和运动障碍,肌力下降,部分病例发生足垂症及趾垂症,行走时呈跨阈步态等。
3、现代医认为长期食用过度精制的大米,这种精制大米将麸皮去除得很干净,虽然口味更好,但缺乏维生素 B1, 从而导致脚气病。另外酗酒、劳累过度也会导致维生素 B1吸收障碍,导致脚气病。
4、我没用经过医学训练,无法更深入的谈论,因此,我推荐去看更专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推荐CNKI的医学知识库:/Disease/Details.aspx?id=4490吃缺乏维生素B1的食物21星期后,就会出现脚气病的症状。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