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美国几次金融危机,本质都是债务危机,纵观我们地方OO,企业,居民等等,负债率都很高,并出现了一些债务违约,我们中小微企业,如何辨别这些危机,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不至于与大方向作对,而全军覆没。
但是,每一次,当我们讨论资本市场,无论是牛市或者熊市的时候,也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次情况有点特殊,这次不一样了。
没错,与历史相比,很多状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就如同2008年的次贷危机发生之前,很多经济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尽管如此,这次真的就不一样了吗?
今天,我们就通过六个问题,来一同拆解金融危机的那些OO。
一,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有哪些“不一样”?
众所周知,2008年的次贷危机,号称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它的规模堪比1929年的大萧条,给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造成了重创。
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前,虽然有一些提示的风险声音,但却被大量的“这次不一样”言论所淹没,比如:
就连世界经济的看门人IMF,在2007年的时候也说:“全球经济的风险已经非常低,暂时没有太大的忧虑”。可是,最终,金融危机还是爆发了。
二,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现在都说,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根源于房地产市场泡沫,之所以会有危机,是因为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工具造成的。
可是,如果换个视角,放眼整个金融危机史,就会发现这次的危机和历史上众多的危机都一样,它就是:债务危机。
如果我们重新看美国那几年的房贷和经常项目数据,就会对“这次不一样”的看法产生怀疑:
所以,美国不仅是国际借款,同时国内的借款总额,都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大家一起加杠杆,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产生了资产OO繁荣的泡沫。一旦后续没有新的资金流入,就是雪崩式的崩塌。
债务问题永远是金融危机中的核心问题。
三,金融危机是怎样产生的?
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过一个模型,他认为:金融危机其实是因为信用创造机构的固有OO使其无法避免周期性危机。
因为在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
因此,金融危机正是在长时期经济繁荣时播下的种子的结果。
所有的金融危机也都是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埋下了潜在的威胁。
四,为什么债务危机前后,通常还会伴随通货膨胀?
从1800年到2009年,全球发生过至少250次的OO外债违约,以及68次的国内公共债务违约。
这样看来,债务危机除了被遗忘的,似乎没有什么是新鲜事。
金融危机如果发生,就一定会有债务危机。而实际上债务危机的前后,往往又伴随着很高的通货膨胀。
1966年的印尼,发生债务违约的时候通胀已经超过了900%,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过去的800年,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等国家,其实都在违约当年发生了高通货膨胀。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如果发生债务危机还不上钱,通过发行货币制造通货膨胀来稀释债务,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手段了。
五,银行是如何放大金融危机的影响的?
债务危机、通胀危机,都是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的,但是金融危机实际上是有传染性的。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开始仅仅是发生在美国,那为什么随后能引发欧债危机,甚至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呢?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银行危机,以及之后所造成的流动性危机。
银行存款大多都是短期,OO却都是长期。一旦存款人丧失信心,银行出现挤兑,贷出去的钱还没回来,银行的钱又不够提出来的数额,就会发生银行危机。
如果只有一家银行出现这种现象,那还可以从别的银行那里借钱来应急,也可以变现资产。可是如果大规模银行都出现挤兑,不仅会借不到钱,连资产也卖不出去了。而这就是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危机就像一个放大镜,不仅放大了危机的规模,也放大了危机深度。
在危机中,一些本来可以维持经营的银行,因为不能给中小企业继续提供之前承诺的信*产品,产生信*紧缩。银行倒闭加上信*紧缩,又进一步加深了经济衰退,更多的信*违约和银行倒闭又产生了。
而如果要解决银行危机,信心的重构至关重要。
六,如何监测金融危机?
一个国家也许会发生债务违约,但是绝对不会任由银行危机发展下去,因为银行危机往往会产生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如果继续关注过往银行危机前后的房价变化便会发现,1977年西班牙危机、1987年挪威危机、1991年芬兰和瑞典危机、1992年的日本危机,每一次银行危机发生前都出现了房价大涨,危机之后当年的房地产市场大幅下降,并维持几年的跌幅。
既然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危机、银行危机、货币危机其实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经济预警机制,关注的核心就是放在国内外债务违约、银行危机、通胀危机、货币危机,这几个具体现象上。
纵观1900年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会发现,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阿根廷经济危机,还是区域层面的亚洲金融危机,或是全球层面的石油危机、次贷危机,都会发出这些信号。而当众多信号都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险将要来临。
看完了这六个问答,是否对金融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呢?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但会压着相同的韵脚。
研究金融危机史,让我们居安思危,能够在投资中保持一份清醒,在人云亦云时留有一份思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本文标签:金融危机论文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