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知识 » 正文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教育)

目录: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

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

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

1、就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来讲,没有将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礼仪文化教育作为一个领域单独列出来,而是将它渗透于幼儿园的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之中。如,语言教育中的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活动中,不仅要完成语言教育的目标,还要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教育幼儿爱惜粮食,进餐时不掉饭粒。再如,艺术教育领域中的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不仅要让幼儿学会唱这首歌曲,还要求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大家都知道,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之根。我利用经典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文明礼仪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我们知道,真正的人格修养和品格行为是建立在厚重文化底蕴上的。于是我利用孩子早来园、晚离园的时间将《三字经》《OO规》等经典名著,作为孩子们早期阅读的内容进行诵读,逐步将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内容渗透于孩子们的认识行为之中,使孩子们知道要尊敬长辈和老师;懂得相互谦让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始终贯穿于幼儿一日的生活当中,我也经常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的实景引导幼儿练习。如:在课间盥洗的礼仪,问幼儿:你们早晨起床后要做什么呢?幼儿会回答说:洗脸刷牙。又问幼儿每次你们大小便后应怎么做呢?幼儿也会肯定地回答我:洗手。接下来我就会用OO规中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样盥洗的礼仪在不知不觉中已深入他们的心里,久而久之逐渐养成习惯,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

3、我们都知道,文化植根于地域,环境影响文化。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孩子们当之无愧的第三任老师。因此,我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随处可以看到名言警句、传统知识,以此来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例如,在教室的墙壁上绘有幼儿喜闻乐见并具有礼仪文化的故事内容,楼梯过道、教室内都有教师和孩子们的各类作品。让幼儿真正融入环境中,接受环境的影响,从而感知真、善、美。

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每学期我都按时开展家教专题活动,较系统地对家长进行有关科学育儿知识讲座。分别开展了“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如何培养幼儿的OO性”等家教指导活动,使家长逐步掌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努力,以达到共育的目的。我们还通过亲子情景剧的表演使家长加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家园合作,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品格。幼儿正处于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各种情感正在萌芽,各种习惯正在养成,抓好幼儿思想品德、礼仪文化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而且贵在扎实与坚持。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周围的大自然、看世界时,这其中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他们将会在不断的求知、探索中养成更好的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这其中蕴含着最普遍而又最具有教育意义的道理――――幼儿礼仪养成至关重要。

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中班文明礼仪教育

1、摘要:中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知识和进行正确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并终身受益。在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中要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2、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通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他们已经大体学会了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实施正确有效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班幼儿礼仪教育时,要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样,才能深度推进幼儿礼仪教育。1整体规划―――优化园所礼仪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大门口、过道墙面、户外活动操场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其中,对礼仪教育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洗手、安静、排队等相关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每天给幼儿播放很多礼仪教育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礼仪知识。2幼儿参与―――布置班级礼仪教育“小环境”班级积极创设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班级中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礼仪教育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在图书角增添一些浅显易懂的礼仪书供幼儿随意翻阅,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平时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礼仪的照片在班级中进行张贴,形成一面“礼仪照片墙”,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4、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将礼仪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的形成。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光靠教师的“说教”是达不成教育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让一位小朋友在班级门口做“礼仪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并且要求“礼仪之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大家打招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做好几次“礼仪之星”,这对于他们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处的。2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正确的礼仪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开心地扮演角色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礼貌用语。如,主人见到客人时要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在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喝茶、请吃水果”等礼貌用语;在送客人走的时候要说“请慢走、观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就能够学会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3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设计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礼仪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妈妈您辛苦了”、“我和OOO故事”、“OOO节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节日当天,“说一句甜甜的话,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送一份OO的礼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礼仪  幼儿  教育  活动  环境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