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1939年11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64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OOO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顾问、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顾问。历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写作学会高级顾问、南京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名誉顾问、北京市社科规划组成员、北京市社科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委、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1、发表OO四十篇,主要有:孔子说“愚”,东方OO,2004年第4期。论《庄子》“环中”的美学意蕴,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世说新语》审美范畴摭论,江汉学报,2005年第5期。论李贽的人文生态观,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2期。从诗人之情到哲人之思,安徽师范学报,2007年第1期。庄子解脱论新探,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论魏晋南北朝大乘佛教对妇女精神风貌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1期。论柳宗元的孔子观及其时代意义,孔子研究,2008年第6期。 天主教与佛教儒学化之比较与反思,东疆学刊,2009年第1期。论柳宗元的《东海若》,文学遗产,2009年2期。1寒山的论诗诗,安徽师范学报,2009年第2期(复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9年第8期全文转载)。1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教育,2009年第2期。1论湛然居士的和谐佛教观,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1柳宗元《大鉴碑》中的“负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柳宗元对道教“真经”的理解与评价,管子学刊,2009年第3期。1“水中月”的佛学渊源与艺术生成,文学评论丛刊,第12卷第1期。1论柳宗元的佛教天台观,禅学研究,第8辑。1论寒山诗的“典雅”追求,中国诗学,第14辑。1诗情与道性,安徽师范学报,2010年第2期。20、释氏眼中的柳宗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2期。2柳宗元:唐代三教融合OO中的儒家代表,孔子研究,2010年第3期。2诗僧皎然“情”论,浙江学刊,2011年第1期。
1、正如果搞一次"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票选,有一个人绝对会榜上有名,他就是苏轼。如果让你说出十首中国古典诗词,你一定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家,有一本书――《苏东坡传》,写的就是苏轼传奇的一生,这本书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具有文人和OO家双重身份的苏轼形象。《苏东坡传》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苏轼传记。林语堂曾经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著名的'《语丝》OO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倡导写作"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以后,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写就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红牡丹》《风声鹤唳》等著作,《京华烟云》被改编成电视剧在OO上映后有比较大的反响,林语堂也由此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
2、如果搞一次“中国古代十大文学家”票选,有一个人绝对会好,这一方面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第榜上有名,他就是苏轼。如果让你说出十首中国古典诗词,你一五章进行了描述。对于苏辙(字子由)来定会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说,苏轼又是一个好的兄长。
1、李唐一代,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出于“怡神文艺,收揽文士”的OO需要,大力尊崇文士,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一时间,名家辈出,人才济济,各领。就在这灿烂的星空中,有一颗发出耀眼的光芒,他就是被称为“唐宋家”之一的柳宗元。不过,人多知悉柳宗元是杰出的文学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具有卓见的思想家、学问家。
2、在星光灿烂、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柳宗元的诗只留下140余首,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他以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代表。其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故苏轼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称之为“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3、“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新唐书?柳宗元传》)OO途穷,而后文采始得焕发。柳宗元的好文章大都出在受贬之后。柳宗元以真挚的性情,感之于大自然的奇瑰媚丽,发为旷朗心声。他对前贤宏文也不迂执一家,而主张“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稍采取之”。 被人们推崇备至、千古传诵的“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而其不少寓言故事,如 《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几乎尽人皆知的古代寓言精品。
4、柳宗元的文论别出心裁,颇具卓见,他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此外,还强调先“立行”再“立言”。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