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情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影响成长的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都属于外因,是客观因素。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外因比内因更重要。因此建议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入手,狠抓学生的情商教育。
2、作为家长,都希望子女出人头地;作为老师,都希望学生能面对挫折沉着坚定、迎难而上。但是,现在对家长和教师来说如何教育孩子或学生,却感到愈来愈难,有的已感到力不从心。现在的初中生,有些内向、害羞、不自信,缺乏责任感和竞争力;有的急躁、爱发脾气、攻击性强,在学校不适应,对家人依赖性强;有的对挫折的抵抗力差,无法接受批评和失败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若出现上述情况时,老师应和家长一起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情商教育,如应付压力、处理人际关系、自控能力和意志力、目标管理等情商课程。
3、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家长看报学习,孜孜不倦,与人交往诚心诚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会潜移默化,学习父母的优良品质。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家长有时间可以经常讲一些科学家成才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或买一些科学家成才的书籍给孩子看,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克服艰难险阻的自信精神。WwW.lunwen.net.cn旅游时有意识地要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学做环境的卫士。参观名人故居时,可教育孩子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从而进行“目标性”教育,学习古人的“好学”、“乐观”精神,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4、初一学生刚进学校,觉得什么都新鲜。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等方面参差不齐。班主任就要像父母一样用爱心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新班级犹如大家庭一样温暖,从此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
1、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 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2、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3、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