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导读:职业教育体系OO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OO太难了,本OO分类为职业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职业教育体系OO范文供大家参考。
今天上午给我的题目是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接的问题。我主要想回答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现在来讲,我们在“十二五”时期,甚至到2020年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着力点落在哪儿、面向什么?现在来看有争论,但争论比较集中,一个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没问题,现在加了一条“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这两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着力点的时候,反映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我们聚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单纯从这一个角度来构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2020年要求的,它要考虑到除了现代产业体系以外的其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能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吗?现在的回答不肯定,我们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2007年时提出的,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理解逐步深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主要的着力点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经济发展到30年以后,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了,有人归结为“中等收入陷井”,当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往一万美元冲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国家冲不上去,在3000-5000美元之间徘徊,出不去,这是一个经验的总结,我们要走出这个中等收入陷井,就要克服经济发展中30年累计的一系列矛盾。第二是后危机时代中国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新挑战,包括美国重返制造业的问题,一系列新的挑战都摆在我们面前。
一、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 经济发展中的既有矛盾
30年来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目前来看,怎么来描述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呢?我们把它定义为,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世界制造业大国。
30多年的高增长有三个特征,三个重要的特征告诉我们,我们想再维持继续30年的高增长不是件容易的事,用官方的语言来讲,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我们“十二五”时期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凸显,我们再想过30年的好日子已经不容易了,很多OOO在讲我们要有过紧日子的准备。
我们这30年增长为突出的特征,第一个就是粗放。粗放型的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低端锁定。分析微笑曲线,我们中国在低端,高附加值的技术都由别的国家在做,虽然我们逐渐往上走,但如果再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自主创新的话,就锁定在这儿了。
粗放型增长再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资源、能源和环境压力。我们国家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们用世界消费总量15%的标准煤、30%的钢、已4%的水泥,创造了6%的gdp。而我们国家又是人口众多,我们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煤炭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我们的发展阶段就是投煤炭、投石油、投天然气,当自己的能源资源不足的时候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靠进口,我们在能源方面的进口依存度持续增加。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资源的依存度超过50%。
出口导向:在世界范围内,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上都说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赢家,这不是好话,接下来就是你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你富了,得多出点血。我们自己说我们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承担和自己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这次我们把贫困线太高了,进入贫困人口的人数会增加。现在有的国家把贫困线定在一天两美元,我们连一天一美元都做不到。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赢家”,我们干的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成思危先生作过总结,说我们中国的经济是躯干经济,而发达国家的经济是头脑经济,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位次是不一样的。我们干的是从新兴经济体进口零部件,在中国完成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再输出到全世界,最典型的是芭比娃娃、iphone手机,关键的零部件都不在我们这儿,连一个娃娃的衣服、娃娃的头发都我们做不了,那是高科技,只有在我们这儿完成组装加工的环节再输出到全世界,一旦全球市场萎缩,我们就出口不出去,农民就要回家种地。
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美国是92%,印度是80%,中国只有72.8%,内需不足,我们一直在讲扩大内需,当OOO和OOO交接的时候,在最后一次OO工作报告中给新的OO提了四条建议,第一条就是立足扩大内需。我们太依赖于国际市场,而中国的老百姓消费不起,不敢消费,这个问题30年都没有解决。你对外依赖就要受到外部的冲击,就要看别人的脸色。
分析2008年以来我们国家的进出口额,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以后我们的出口马上陷入负增长,因为我们的产品突然没有市场了,对高层来讲,最重要的两个隐患就出来了,即“两个一千万”的问题,一是农民工返乡约1000万,第二是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好在中国没出事。但我们知道,外部影响马上会对我们造成冲击。
我们的gdp,从2008年一季度的10.6马上跌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6.8。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低于7%、8%,如果低下了就意味着大量的人口失业。我们搞经济的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济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控制通胀,别让物价涨上天,就像前一段时间的“豆你玩儿”、“蒜你狠”、“看猪的脸色生活”,天天在涨,老百姓不舒服。再一个是没工作,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那是一个人的尊严,你天天在马路上晃着是没尊严的,那跟退休大爷遛弯是两回事,当就业年龄的人口没有就业,那是人的尊严问题。对经济来讲,一个是不能让物价涨得太快,一个是不能让失业率太高,但这q两个是反着的,你OO经济,物价就涨,要控制经济过热,马上就有人口失业,这是个艺术,怎么保持平衡?既让经济增长又保持合适的失业量,所有国家都是这样的。在外部的冲击下,中国的gdp已经从百分之十几跌到6%,我们是硬拉上去,不能到底,如果到底马上就出现大量的人口失业,人没有尊严了,那就什么事都能干了,要乱了。我们有四万亿的经济OO计划,大量的钱投入,经济强行拉动到10%以上,经济过热,什么都贵了,我们再试着踩一脚刹车,回到8%、9%的水平就可以了,有一点物价上涨,同时有一部分人失业,不会有大的损失,大家就能接受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波动不是中国能控制得了的,外部能控制中国的经济波动。
收入分配:不利于劳动力,要注意二元增长,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是分割的,带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收入分
配不均,这套收入分配是不利于劳动力的。1979-1998年,我们国家的gdp平均增长是9.9%,实际工资增长4.4%,相差5.5%。1999年,我们国家进行了一次大的工资OO,这一趋势才得到扭转。今年整个高校的工资水平又在翻番地涨。从整体来看,1979-2008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率低于gdp增长2.6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之相差2.8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之相差5.1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