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淮南基础教育OO_淮南基础教育毕业OO

导读: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淮南基础教育OO不好写,其实这也是因为大家对OO的写作方式不了解,所以在这个时候也会觉得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好,本文分类为基础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淮南基础教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淮南豆腐水饺

  大凡国人,谁都吃过水饺,谁也吃过豆腐。可您吃过豆腐水饺吗?这水饺不是豆腐的馅料,而是用豆腐做的饺子皮包制的水饺。嗨,这就奇特了。这样的豆腐水饺,产自安徽淮南,还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名菜。

  淮南是豆腐的故乡,相传是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到淮南旅行,第一印象便是豆腐食品多,只要是商店,不论是大商场,还是小OO,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豆腐食品。
  淮南人不仅爱吃豆腐食品,更是擅长烹制豆腐菜肴。就这寻常的豆腐,在淮南大厨的手中,或作主料,或作辅料;煎炒蒸炸,溜爆炖煮,28?n烹饪技艺全派上用场,将豆腐潜在的美味,发挥到极致。而这豆腐水饺,通常是豆腐宴的压轴菜。清澈见底的汤中,漂浮着十来只豆腐水饺。此菜看似寻常,就像川菜中的名菜,“开水白菜”一样,实则内有乾坤。就汤来说,系用鸡脯肉长时间熬制而成的,故异常滋补鲜香。而豆腐水饺的馅料,或用虾茸,或鱼茸,或肉泥,再佐以香菇精制而成。至于那用豆腐做的饺子皮,更是OO滑爽。品尝这豆腐水饺,不能用筷子,只能借助汤勺,还得小心翼翼,边吃边吹,细品慢咂。
  这豆腐水饺的制作,也极为讲究。制作豆腐水饺的原料,一定要选用又白又细又嫩的南豆腐。北豆腐则万不可取,它存在先天不足:一是粗老,二是气孔大,易破、易裂、易断。制作之际,大厨们先要去除豆腐表层的老皮,再将方正的豆腐,切除四角,尽量修圆。然后采用推刀的方法,将厚厚的豆腐片成薄片,其厚薄的程度,仅如OO一般。
  就豆腐水饺的馅料来说,数量宜少,品质要精,味道应鲜。故馅料均为高档荤腥类的食材,再佐以丁点香菇、蘑菇等精美辅料。那可否像通常的水饺用素馅呢?不可。一来素馅的档次不高,再者它较为毛糙,容易扎破饺子皮,第三容易露馅。关键是豆腐的饺子皮不像面粉的饺子皮,面粉中含有面筋,有一定的张拉弹性。馅料只能恰到好处,稍稍过量,容易撑破饺子皮。一旦破相,便前功尽弃,此菜也毁于一旦。记得潘长江有个红遍大江南北的小品,小品名叫《过河》。矮个子的潘长江在戏里调侃道:“科学认为: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这豆腐水饺的用馅,遵循的就是浓缩的理念。这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也是前人的经验与智慧。
  在包制豆腐水饺时,为确保水饺品相的完好无损,还要借助两样物件:一是纱布,二是瓷盘(盘底的圆箍)。先将纱布置于盘底,其后把饺子皮放于纱布,放入馅料,用纱布托住饺子皮,使其如合页一样闭合,让其无缝粘合。这纱布可起托护作用,盘底的圆箍有定形之妙用。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等举措,虽非“利其器”,该是“借其器”。包好的豆腐水饺要放于盘中,还要连盘放入锅中蒸制,熟后的饺子也得小心地放于高汤中,此道菜肴便完美收官了。

浅析淮南方言“来”的用法

  摘 要: 淮南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华北方言分支淮南次方言区,是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结合地带,因此方言特征比较明显。“来”作为淮南方言中常用的动词与语气词,与普通话相比,有更为丰富的用法。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的语料为例来探讨“来”在淮南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关键词: 淮南方言 “来” 用法
  
  淮南位于中国华东腹地,是安徽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淮南市可以分为田家庵区、大通区、潘集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和凤台县五区一县,呈西北、东南狭长分布,南北跨度较大。
  淮南话区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结合地带:凤台县及以北地区都属于中原官话区信埠片,而淮南市区(田家庵区、大通区等)则属于江淮官话区洪巢片,因此淮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特征比较明显。我作为土生土长的凤台县人,对“来”一词在淮南方言中的用法进行分析。
  一、作动词
  (一)“来”意为“打”,如:来牌、来OO、来牌九。
  在表示“打”这个动词义时,“来”后只可以跟“牌”“OO”“牌九”等OO类的名词宾语。
  有时在具体的语境中,“牌”“OO”之类的宾语可以省略,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如几个人在一起打牌,某人邀请你加入,你说:“我不想跟你来!”并不是说我不想跟你去某处,而是“来”后省略了“牌”字,表达的是“我不想跟你打牌!”的意思。
  (二)“来”有一种固定表达方式:“来+数量词+子”,“子”在此时要读轻声。如:来一盅子、来一勺子、来两盘子、来几把子。
  这是一种省略宾语的表达方式,“来一盅子”表示在喝酒的时候“喝一杯(酒)”,“来一勺子”表示“再盛一勺汤”,“来两盘子”表示“上两盘(菜)”,“来几把子”表示“买几把蔬菜”。此时的“来”做动词用,根据语境的不同表达不同的意义。如:
  ――我真的不能再喝了!
  ――那可不行,再来一盅子!
  其中的“来一口”是凤台地区一个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可以表示多种含义:
  1.表示吃饭时“再吃一口”,喝酒时“再喝一杯”,如:
  这酒还挺香,我能不能再来一口?
  2.“来一口”表示“再亲一下”,它表示一种调侃的态度或是关系密切的亲昵表现,如:
  “老婆,来一口怎么样?”他望着身边的OO笑嘻嘻地说。
  3.“来一口”表示“再抽一口烟”的意思,如:
  旱烟味太重,实在不能再来一口了!
  “来”作什么样的动词,与后面所接的宾语有关,即它所表示的意思同具体的语境密切相关。
  二、作语气词
  “来”在淮南方言中的特殊用法主要是用作语气词,表达不同的语气。
  (一)用于陈述句
  在陈述句的表述中,“来”作为句末语气词,它的意义相当于“呢”,没有实在的意义,只是表达陈述的语气。如:
  ――你在干什么?
  ――我在吃饭来。(我正在吃饭呢。)
  ――我在帮弟弟写作业来。
  在这种陈述式的答话中,“来”作为句末语气词,可以省略而不影响句义的表达。“我在吃饭来”就可以直接说“我正在吃饭”。
  有时候在所进行的动作后面加上“来”,表达的是说话人一种不耐烦的态度,如:
  ――你在听我说话吗?
  ――听(着)来。(我正在听着呢。)
  它往往是答话人在回答问题时对问话人的问题表示不耐烦而做出的回答,语气较强烈。在使用中,它常常和“着”连用,“着来”复合成词,使不耐烦的语气更加强烈,如“吃着来”、“写着来”。
  在凤台地区,人们往往习惯在回答了问题之后再加上“可好”,“来”与“可好”都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
  ――你怎么还不看书?
  ――我正看着来,可好!
  表示“我明明正在看书,你为什么还说我没有看呢!”此处“可好”可以省略,加上“可好”不仅是地区习惯用法,而且可以使答话人不耐烦的语气更加强烈。
  (二)用于疑问句
  “来”作为语气词,大多是表疑问的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是非问句
  “来”用于是非问句时,是说话人看到对方正在做某事而故意寒暄时的问候语,也是一种明知故问的问法。如:
  ――你还没休息来(呀)?(你还没有休息?)
  ――写字来(呀)?(你还在写字呀?)
  ――吃饭来?(可滴)(你在吃饭呀?对吗?)
  回答此类问题可以直接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尽管“来”在这一句式中已经表示疑问的语气,在凤台地区,人们往往还喜欢在“来”之后再加上“呀”或是“可滴”,加上“可滴”(对吗)是为了使句子的疑问语气更加强烈。如果省去,不会影响句义的表达。
  2.选择问句
  “来”在选择问句中作用相当于疑问词“呢”。它的句式是在每一种可供选择情况的句末都加上“来”字,而不用语气词“呢”,供答话人选择符合自己的可能性。如:
  ――你是写字来,还是看书来?你自己选!(你是写字,还是看书呢?)
  ――是你来来,还是我去来?(是你来,还是我去呢?)
  但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如果这一句式表达的不是疑问而是感叹,那么整个句子就附带上了一种强烈的责备语气,如“你到底是写字来,还是唱歌来!”它表示说话人责备某人“不应该在写字的时候唱歌,或是唱歌的时候写字”。
  3.特指问句
  “来”用于特指问句,作用也是相当于疑问词“呢”。同时,在句末加“来”可以加强询问的语气,如:
  ――你叫什么来?(你叫什么名字?)
  ――你弄什么来?(你正在做什么呢?)
  ――你觉得他怎么样来?(你觉得他怎么样呢?)
  但是在淮南方言的口语表达中,往往不会使用疑问代词引出问题而直接用“名词+来”的句式来表达。如“阿姐来?”“你的作业来?”即“姐姐(在哪儿)呢?”“你的作业(在哪儿)呢?”此时“来”相当于“呢”,而省略了疑问介词短语“在哪儿”。与普通话不同的是,“在哪儿呢”的“呢”可以省略,而“阿姐来”中的“来”却不能省略。
  4.正反问句
  在淮南方言中,“来”在疑问句的使用中,特别是正反问句中,可以用“呢”直接代替。加上“来”是语气表达的需要或是为了引起疑问,省去“来”同样不会影响句义的表达,如:
  ――你讲我说得对不对来?(我说得对不对呢?)
  ――对/不对。
  ――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来?(老师的课上得好吗?)
  ――好/不好。
  (三)用于感叹句
  “来”作为语气词,不仅可以表示陈述、疑问的语气,它还经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
  1.语气较强烈,相当于感叹词“啊”“哪”,如:
  ――我的天来(呦)!(我的天哪!)
  “来”在这一句式中本身就是为了加强语气,使感叹色彩更浓,但在具体运用中还习惯在“来”后再加上语气词“呦”,同样也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还可以直接用“天来!”来发表感叹。在淮南方言中,还有一种表惊讶的固定表达方式即“我的孩来!”,这种表达语气较“我的天来!”还要强烈。
  ――你怎么还没搞好来(呀)!
  这一句式表达的是惊讶、怀疑的情感态度,表示“这件事情那么容易,你竟然还没有做好!”有时还可以在“来”后加惊叹词“呀”,使表达效果更加强烈。同时,如果说话人急着去做某事,那么这种表达还带有一种责备、焦急的情绪。
  2.语气较弱,如:
  ――你这画怪漂亮来!(你这画挺漂亮的!)
  ――你怎么比我还慢来!(你怎么比我还要慢!)
  “来”在这一句式中是作语气词,加强感叹的色彩,但是语气较弱。第一句是表称赞第二句则表示怀疑,这种怀疑的语气中稍带责备的语气,感情较弱。
  ――你迈慌来,我一会就好!(你别着急,我一会就好!)
  此句表明说话人要求听话人不要着急做某事,含有商量的语气。“来”在这里也是为了加强商量的语气,其用法相当于祈使句,商量的语气较感叹句弱。
  3.凤台地区对“来”的使用相对于田家庵区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方言色彩更浓,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你可搞好来(喊)!
  ――你弄么来(喊)!
  此句式中,“来喊”(句中的“喊”为方言同音词)可以作为复合词来使用,句子加“喊”与不加“喊”所表达的感情不同。“喊”是作为附加的语缀,没有实际意义,但会造成情感色彩的不同。“你可搞好来?”“你弄么来?”是一般问句,表示询问“你搞好了吗?”“你在做什么?”此时的“来”是作为疑问词来使用的。而“你可搞好来喊!”“你弄么来喊!”则语气较强烈,前一句表达说话人一种焦躁、急切的心情,同时也有一种责备的语气。后一句表示某个人无理取闹,说话人对其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责备。加“喊”时句末要用感叹号,是语气强烈的表现。
  “来喊”不仅可以做复合词,在凤台地区往往还可以单独使用。单用时“来”已不再作语气词而有了实在的意义。“来喊!”表示一个人叫另一个人到他那儿去,即“快到我这里来!”这时“喊”就变为单纯的语气词了。
  ――我该滴来!(该我滴来!)
  这种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凤台地区被经常使用,他表示“事情本不应当我做,可是为什么要我去做!”即“我该去做的呀!”“凭什么要我去做!”这是说话人对自己被要求做某事的不满。“滴来”相当于“的呀”,可以连用做复合词,使句子语气更加强烈。
  ――你看你搞滴来!那么客气干什么!
  这句话实际上是说:“你看你,那么客气干吗!”凤台地区习惯上加“搞滴来”使说话人的那种客气的谢意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有时“搞滴来!”还可以单用,表达一种不屑的口气,如:“这道题我又不是不会做,搞滴来!”相当于“真是的!”“有什么了不起的!”
  
  参考文献:
  [1]祁庆倩.关于淮南话中语气词“来”的考察[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李子云.汉语句法规则[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
  [3]贺巍.中原官话的分区(稿).方言,2005,(2).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陶毅.淮南话中的“来”[j].淮南师专学报,1997,(2).
  
  (作者张娜娜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

  • 1
  • 2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淮南  豆腐  语气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136924号-2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