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美术教育史OO优秀的范文欣赏(共2篇)   导读:美术教育史OO应该如何写作?相信现在应该也是有很多人都正在为这个问题而苦恼的吧,其实不管是写作什么样的OO,都有非常严格要求的,本OO分类为美术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美术教育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现代美术教育史中的“上戏现象”     年初,应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舞美学会会长韩生之邀,笔者有幸参加了由他策划的《日常生活戏剧》展览及研讨会。出席者都是文艺界的各路精英,有导演、舞美艺术家、编剧、理论家、诗人等。活动期间,许多专家又聊起“上戏现象”这一话题。     理论家王南溟透露将在喜马拉雅美术馆做一个“上戏现象”专题展,得到大家赞同,理由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在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左翼戏剧家联盟”在上海成立,1945年中国首家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学校“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也在上海成立,OO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的成立都是1949年以后的事。戏剧电影学课得以在全国各大院校铺开,其骨干教师也无不受到来自上海的密切支持。而上述种种,都与“上戏”牵丝攀藤,“上戏”OO迥异的办学风格,以及她所培养出的一大批艺术人才,都颇受世人瞩目。特别是“OO”后到“85新潮”乃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这个特殊时段,中国当代艺术蓬勃兴起,艺术人才“跨界”绽放,金鸡奖、百花奖、白玉兰奖等重量级奖项的折桂者,大都是“上戏”毕业生。     本文不奢求全景式描述“上戏现象”,而是以笔者所熟悉的美术创作、舞美设计为切入口,回溯、重温那些重要人物及事件——即便在美术领域,“上戏”人也扮演了耐人寻味的角色。     “上戏现象”的提出     从上海舞台美术学会顾问、86岁周本义教授的口中,笔者了解到,“上戏现象”这一提法,前几年北京方面就比较重视,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张祖英先生还曾想为之设立专门课题。“上戏”历届校领导层,也在积极努力从已有的成果中总结可持续发扬光大的经验,进一步推动“戏剧的回归”,近几年来,“上戏”举办的一系列戏剧OO,包括2015年“上戏”70校庆学术OO等,都是佐证。     “上戏现象”一词,是当代艺术批评家王南溟从2008年《转向抽象:1976—1985上海实验艺术回顾展》中概括出来的。这个回顾展原本是王南溟与研究生一起做的一项关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方OO的课题,展览的地点在上海浦东正大现代美术馆。此前,北京评论家高明潞等人撰写的《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已经发表,但在王南溟看来,“如果以‘85新潮’为划分点,其中对编入的上海画家李山、张建君、余有涵、陈箴、俞晓夫等描述显得分量不够甚至边缘了”。     这显然是编撰者高明潞收集资料来源的局限性造成的。从现代艺术史分析,西方现代艺术的源头是后印象派,以塞尚为代表,他引发了后期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等,而“85新潮”所主推的,恰恰是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的画家,如王广义、舒群、丁方、杨志麟、张培力、谷文达、毛旭辉等。事实上,在“85新潮“之前,上海的现代美术活动已经非常蓬勃。当时上海的艺术家,如李山、张建君、陈箴、俞晓夫等,在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上已然领先全国——有意思的是,他们都出在“上戏”。此外,还有被海外华人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史》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海“十二人画展”及“草草社”“复旦83实验”等民间绘画群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者从事这类结构原理的抽象画创作,与影响深远的北京“无名画会”“星星美展”团体遥相呼应。     上海这些群体为什么这么早就从事现代与当代艺术探索?问题的背后,其实藏着一部现代美术教育史,而答案似乎可以追溯到1952年开始的全国院系调整。     1952年由张聿光、刘海粟等创办的“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及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成立“华东艺专”(即南京艺术学院前身),校址设在南京,上海没有了专门的美术学校,这一空白,直至7年后的1959年上海市美术学校成立才得以填补。再接下去的5年时间里,上海美术学校也培养了相当一批美术人才,其中就包括陈逸飞、夏葆元、邱瑞明、魏晋山、陈古魁、杨正新、王劼音、戴明德、陈谷长等。然而好景不长,因为政策原因,1964年,这批学员被安排到了各个岗位后,上海美术学校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停止,上海的美术人才培养似乎又将出现断层。     与此同时,卧虎藏龙的“上戏”恰恰拥有一批“靠边站”的老艺术家,如闵希文、刘如曾等。闵希文是一位研究现代美术的学者,受到林风眠、关良、吴大羽等中国现代艺术先驱者的影响,他的同学赵无极、OO群、吴冠中等也都从事这一路的探索。基于当年OO因素等原因,闵希文1953年进入“上戏”当教师后便改习苏联写实油画,却始终没有放下内心对现代美术的热爱。“OO”爆发,他被打成“OO”,在图书馆工作,接受改造。他曾为周本义等人提供现代派作品的观摩幻灯片。闵希文不O心看到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苏联列宾美院及巡回画派的风格,便偷偷将法国现代艺术流派的参考资料,如印象派、后期印象派、表现主义、野兽派画册出借给学生。在那段资料匮乏的时期,闵希文提供的资料无疑为当时的青年学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令他们大开眼界。当时的李山、张雷平、查国钧、陈箴等人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接触并投入了现代美术的研究及创作,而后又进一步影响了更多人——留校任教的李山就影响了稍后的学子张建君、周长江、王纯杰、张天志、裴晶等人。应该说,许多上海艺术家从事后印象派、结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实验是有基础的,至少,这些艺术流派在“上戏”部分师生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这就是“上戏现象”可以被称为“现象”的原因。在“85新潮”开始之前,这些人的活跃等于确立了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一个环节。他们大都毕业于“上戏”舞美系,并以“跨界”的形式,在当代艺术领域“OO风云”,砥砺前行。     不拘一格,做到极致     西方现代艺术进入上海的时间很早。上世纪三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现代艺术群体“决澜社”成员,如庞薰琹、倪貽德、陈澄波、阳太阳等人,就已经开始投身于后印象派、结构主义抽象画风。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上海老美专”的师生。到了“OO”前后,上海的一群艺术痴迷者,则以“地下沙龙”的方式接触并研究西方现代艺术。木心先生在1981年赴美国前便是“地下沙龙”群体的领袖。与笔者有二十多年交往的画立体派、印象派风格的沈天万也是如此。他是刘海粟、关良在老美专时期的学生,也是后來引起业界轰动的“十二人画展”成员中最年长的一位。“十二人画展”序言的撰写者陈巨源,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画过大量抽象风格作品,与沈天万、李山、仇德树、陈家泠等都是密友,还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术丛刊》上发表了三万字的学术OO《广义变形论》。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人画展”的三位重要干将,孔柏基、陈钧德、黄阿忠,其实都来自“上戏”。     而在“上戏”,除了先前已经提到的,受闵希文影响走向当代艺术实验的那一批人之外,必须介绍的人物还有周本义。     1960年,周本义从苏联学成归国,引进了“列宾美院”苏联教学模式。其倡导的“绘画性”得到熊佛西院长及舞美系主任孙浩然的支持,而在全校铺开。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校园里频频举办各类画展。特别是“OO”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每次写生归来,都会举办写生汇报展。用周本义的话说,“舞美系学生谁画得不好就抬不起头”。     “一是艺术创作不拘一格,不择手段;二是好的想法,做到极致。”这是周本义教学中的两点要旨。在他的影响下,舞美专业学生在创作上异想天开,“无法无天”,什么材料都敢用,只要用得匹配、用得恰当,就能得到肯定。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这样的实验有多大意义,然而一段时间之后,一种OO、多元的艺术氛围便自然形成了,又过了几年,人才就开始冒尖。     周本义、胡项城执教的81届,涌现了一批舞美行业顶梁柱,如韩生、韩立勋、罗平、郑培光……OOO开幕式设计、许多国家级“五一工程奖”舞台剧、全国多处新文化创意园区设计等,都留下他们的手笔。以OO为媒介,创作了《天梯》《脚印》等当代艺术作品的蔡国强,当时是81届的旁听生,随班借读了整整四年。蔡国强作品那充满戏剧效果的底子,是“上戏”为他打下的。据了解,“OO”后周本义带过七个班,每个班的构思都不一样,舞美设计用的材料也不一样,就是为了加强对“综合性艺术思维”的训练。     不仅如此,周本义还倡议“上戏”所有艺术专业(导演系、表演系、舞美系、戏文系)的教师都要努力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为此,他还专门开设过面向其他科系教师的美术课,讲授内容包括戏剧舞台场景的设计要素、一台戏的调子处理、戏剧服装的色彩搭配等,积极帮助其他专业教师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与电影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毋庸讳言。从中国电影百年历史来看,早期从事戏剧电影的大导演,如蔡楚生、史东山、张俊祥等,就都有过从事美工、场记的经历。美术家、漫画家从事电影戏剧舞美布景的也很普遍。1942年,袁丛美导演拍摄电影《日本间谍》,“前后有许可、张光宇、叶浅予、张正宇、丁聪、姚宗汉、关鹏、韩尚义八个美工”(《电影美术散论》)。而韩尚义通过与蔡楚生、郑君里两位导演成功合作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在电影舞美行业确立了专业地位,成为上影厂首任美工科科长,并于1949年建国前受熊佛西之邀在“上戏”开设“舞台设计课”。1952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画家孙浩然被聘为“上戏”舞台美术系系主任;1953年,油画家闵希文出任舞美系教师;1956年,舞台美术家苏石风亦受邀在舞美系兼课。老一代艺术家在“上戏”的艺术土壤里深深扎下了根。     那些年,他们都在上戏学画     1975年到1976年,“上戏”艺术系的油画、国画、版画专业从全国范围内招收并培养了两届共计41名学生。名单中就有俞晓夫、张建君、周长江、冷宏、沈虎、施忠平、袁银昌、周嘉华、夏予冰、余佳乐等后来活跃在上海画坛的重要名字。除了“上戏”本校师资,还从“上海中国画院”“浙江美院”及“华东师大”等单位借调了不少老师,如林曦明、乔木、陈应华、胡若思、吴山明、陈逸飞等。据画家沈虎回忆,“我们国画系的班主任是林曦明老师”。在当年的上海绘画界,夏葆元素描在美术生中广泛流传。当时兼任“上戏”艺术系党支部OOO的孔柏基曾设法调夏葆元到“上戏”,结果没有成功,于是退而求其次,硬是借了一叠夏葆元的素描速写稿在课堂上作为范本。     “上戏”1985届学子、中国界外艺术奠基人、上海大学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张天志回忆说:“我们那一届是幸运的。‘上戏’各个学科相互交叉,学院又汇聚了社会上的各位名家,作为师资力量。李山教了四年,胡项城、陈钧德也教过我们,舞美是胡妙胜,再往上就是周本义、孙浩然、韩尚义。”     较之于普通美术院校,“上戏”各个系之间的借鉴是平常的、睿智的,美术创作上往往不必过多考虑主题正确,创作更加宽松OO。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张雷平说:“戏文系老师给我们上《艺术概论》,要舞美系的也一起看戏剧,看后还要谈感受。所以上戏接受的教育是综合性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他就读的舞美班共有30人,其中3个是女生,李山、王邦雄、张华胜都是他的同班同学。给他们上基础课的是杨祖述、高胜非两位中国第二代画家。张雷平回忆起来充满感激:“高老师教的素描课,我印象特别深。他让学生明白学素描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运用到创作中去,如何提高观察能力,他讲整体的关系,就像在讲哲理……我有次在图书馆发现一本法国印象派的书想借回家临摹,就和闵希文老师商量能否带出两天。闵老师要我保证图书整洁后,破例借给了我。当时我还不知道闵老师是OO。两年级的时候“四清”开始,我们到农村劳动下生活,画速写。孔柏基老师非常勤奋,每次会画大量人物速写。”     对此,画家俞晓夫也颇有同感:“‘上戏’的舞美专业艺术创作的角度,与纯美院确实不一样。学习比较宽松,宽松后出现了创作OO的现象,因为受到舞台戏剧艺术综合性的艺术影响。当代艺术涌入上海这一前沿阵地,‘上戏’也为之创造了适应的土壤,因而比较容易被接受。所以才能形成一种‘现象’,出现一批领先的名家。”     一件舞美设计作品模型,如果放大细节,或换个角度观赏,就是一件当代装置艺术品。从艺术学习的角度,“上戏”与美院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体现。戏剧电影布景往往由大体量的巨幅画面构成,其中还混合运用一些道具,有着非同一般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融入艺术的“观念”,很容易就能转型到当代艺术领域。李山、陈箴就是典型的代表。巨幅绘景式的抽象观念画面,运用自如的日常用具创作,令他们国际上一举成名,而成功的背后,正是“上戏”给予的戏剧舞台经验。     也不仅仅是专业的学习。“上戏”校园更始终传承着某种精神:一种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和一种包容的精神。张天志举了一个例子:周本义带来苏联巡回画派风格教学特点,在绘画性上影响了许多学生,但他的学生李山“没有沿着周本义现成的教学模式,而是继续往前走,敢于不断地否定敢于实验。戏剧学院教育的综合性、发散性、启发式的思维让学生受益无穷”。“十八般武艺”都会一些,人生的空间自然就开阔了。在笔者看来,正是“上戏”给予的学术背景和骨子里刻下的探索与实验精神,让“上戏”最终成为了一种“现象”。     最后,不妨就用几位美术名家的发言结束此文——     周本义:谈“上戏现象”,归根结底是要有那么一种艺术创作氛围。艺术氛围的核心就是要思想解放,尊重戏剧艺术创作规律。     张雷平:“上戏精神”的实质是指有理想,敢追梦,并持之以恒地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作精神。     李山:“上戏现象”的背后是一种实验精神,没有这个精神不可能有现象;客观上的特殊性是指,成为戏剧领域里面的大画家,才称为现象。如果美术学院里能出一批戏剧家,这也能成为一个现象。不知这样说对不对?     王南溟: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成为现象的,之所以称为现象,必然是在后期产生影响,而且有一种可持续性。     韩生:“上戏现象”的形成得益于专业学科生态。戏剧是综合艺术,舞台美术有很多和其他专业不一样的优越性,形成了独特的素质和特征:因专业领域关联度而视野开阔;因藝术结构综合性而兼容并蓄;因创作主体多元化而合作包容;因制作体现技术性而经济务实;因艺术实用跨越性而观念创新。其作用就如空气之于人类,没有它时才感受到。张瑞芳回忆韩尚义时很激动,从重庆时期就一起做电影,但没人知道他。后来人们逐渐看到他的贡献之重要。     张天志:“上戏现象”,有实验性、前卫性,它不局限于专业本身,而且在整个人生舞台上产生“戏剧”影响与效果,在从事的领域中出现一批有延续发展和影响力的人物。     第2篇:浅论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研究意义     【摘要】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发源于近代,研究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对今天的基础美术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弥补了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空缺和不足,对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启发作用,并且能够促进美术教育学科建构。     【关键词】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通过对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可以知晓美术教育在历史上是如何发生的,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进行美术教育实践的,其实践的状况又是如何的。中国学校美术教育自1904年发展以来经历了一百多年,因此,研究这一时段的中国美术教育史对于21世纪的美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弥补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空缺和不足     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首先发源于近代。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清OO颁发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之学堂章程,史称《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图画课程正式进入学校系统,它的推行为学校美术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保障。近代也因此成为了学校美术教育实践的重要历史时期,成为一份可待挖掘的历史资源。     然而,归纳现有的研究可以发现,虽然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其中多数文献是针对专业美术教育史或者师范美术教育史的研究,对于基础美术教育史这一范畴,它们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仅有的近代基础美术教育史的研究也存在碎片化现象,不能整体地反映整个近代学校美术教育情况:     其一主要表现在多为个案研究,尚未从整体上全面梳理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线索,对各级各类学校美术教育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     其二主要表现在多为材料归整,缺乏新的研究视角、方法,诸多问题尚未以理论的方式深入地加以解决,更没有从本质上深刻挖掘美术教育的内在逻辑。     由于近代学校美术教育自身具有多重价值,所以必将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和投入,其研究在内容上必将从目前的资料积累阶段向纵深思想层面发展,在方法上必将从目前的美术学视角向教育学、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弥补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空缺和不足,使之能够从整体上真实反映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历史事实,为当今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     二、对当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启发作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我国美术教育历史现象进行梳理,立足现代发展角度进行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必要。近代是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开端及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出现不少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如王国维、蔡元培、刘海粟、俞寄凡等,他们的积极贡献使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赢得了一定的繁荣。这些优秀的美术教育家思想已经深深影响到今天的美术教育发展。对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吸收优秀的美术教育文化,从而更理性地思考和解决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理论问题,为美术教育理论建设添砖增瓦。     过去的目的,发韧于昔日的经验;现在的目的,来自于过去的经验;将来的目的,则出自现在的经验。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研究可以为当下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美术教育教材的建设、美术教育课程的设置等提供理论基础。因此,从为当下美术教育发展提供理论铺垫的角度来说,研究中国近代学校基础美术教育史更是迫切和必要的。     研究中国美术教育史对当下的美术教育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胡知凡认为近代美术教育史中的很多方法和理论同样能指导今天的美术教育,如“宗亮寰提出的绘画不能偏于一种方法,应既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又要顾及到学生绘画技能习得的观点,至今对我们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有启示作用的。”又如“1923年新学制中小学图画课程纲要中所规定的学习内容以及美术理论知识与技能,影响了我们今天的中小学美术课程。”     OOOO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和其他各行业一样迅速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标准都需要新的创立。美术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了解美术教育的历史,研究美术教育规律,思考美术教育的发展。为适应OOOO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美术教育学科的教育理论研究,推进美术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美术教育史的研究成为摆在美术教育界紧迫而重要的一项任务。     三、促进美术教育学科建构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和走向成熟都离不开对其自身历史的认识和反思,美术教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史犹如教育科学的实验园地。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美术教育史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美术教育史亦是美术教育的实验园地。因此,美术教育史对于美术教育学科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源远流长的美术教育发展史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随着美术教育学者对美术教育史研究的日益关注,国家对中国美术教育史的重视也提上了制度层面。2005年OOO颁布了“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美术教育史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美术教师教育作为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途径,美术教育史是其专业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进行开设,目前最缺的是教材和相应的研究资料。从阵容庞大的中小学美术教师来看,他们职前教育就缺乏这门必要的知识。教师工作中要进行教学研究,参与教学OO,研究、思考问题是不能缺乏教育史知识平台的。古今中外教育史中蕴含着先贤宝贵的经验,有着深厚精辟的理论,体现着美术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规律,是他们思考发展和OO我国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知识资源。     目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史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以往学术界对此领域虽也有过一些涉足,但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时至今日,没有一部较系统的“中国学校美术教育史”专门著作出现。其实,我国美术教育史的研究与我国美术教育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相称的。因此,从美术教育学科构建角度来讲,研究近代学校美术教育史是迫切而必要的。     作者简介:万竹青(1983-),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华东师范大学1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史、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李雅煊(1987-),女,山东淄博人,华东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学美术鉴赏教学。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美术  教育  艺术  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136924号-2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