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挫折教育OO案例鉴赏(共2篇)   导读:挫折教育OO应该如何撰写?相信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正在为这个问题而困惑的吧,所以这个时候也都是会茫然,本OO分类为挫折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挫折教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在体育教学中实行挫折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小学生的物质与精神要求越来越容易得到满足,加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辈们的过分溺爱导致其未经历过多挫折,再遇到挫折时很多学生不知所措。然而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长此以往下去,没有什么抗挫能力的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丧失社会竞争力,逐步走向OO、抑郁甚至OO。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契机,巧妙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苦难,战胜挫折,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教学;小学体育     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满足孩子在物质及心理上的需求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意,使得孩子们从小就比较容易达成自己的愿望,进而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尽管二胎时代已来临,但更多的家庭里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常常会出现“4+1”、甚至“6+1”的教养模式即两个老人或四个老人加上爸爸妈妈围着一个孩子转,让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一旦孩子的心愿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委屈和挫败的时候就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发泄和倾诉,并且会倍感失落,甚至不能承受如此落差。     然而,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把OO剑所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则是今后孩子们将会面临着较过去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等着我们,如果放任孩子们在如此的价值观念中成长,必然对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百害而无已利”。小学低段是孩子由幼儿时期向少年时期过渡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在帮助孩学生充分认识挫折的两面性,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端正自我心态以建立正确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并且教学学生用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     学生面对规则性较强的小学生活,如在课堂上遇到挫折则很可能会用哭闹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委屈以及悲伤等负面情绪,如在一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上因跑步未跟上而摔跤就会大哭一场,或者面对教师严厉的批评无法承受而暗自神伤。对此,教师必须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规则,提高其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     (一)、开展活动,树立正确价值观     作为第一次步入社会性团体的低段学生来说,在幼儿阶段都是在过快乐中度过的,很少遇到大的挫折。但进入小学阶段后,班级人数增多、学业压力加大、课堂规则的变化等外部因素会让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因此,在初始阶段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的心理,进而产生想要退缩、放弃、不愿面对等消极的想法。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各种你意想不到的意外与挫折,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失败,只有经历意外、克服困难、直面挫折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室内体育课,在课上用PPT、OO等多媒体结合实例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例如,开展一次以“失败的英雄”为主题的室内活动课。在课上教师向学生播放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轮椅竞速T54级100米决赛,并介绍这个“断腿”的冠军--刘文君。教师以刘文君的事迹告诉学生尽管在生活中遭遇极大的不幸与挫折,但是她仍能微笑面对人生并且还是在体育运动这一“不可能”的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领悟挫折--在日常学习很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与刘文君相比实在微不足道,更应该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     (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挫折教育     (1)创设情境,体验挫折     在“新课标”为依据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加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師应为学生创建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做到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缓解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挫败感。例如,在一年级前滚翻的教学中,在我进行完整示范后,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但是有小部分学生向我表示,自己非常害怕不敢进行练习。因此,我向学生创建了“小猴子翻跟斗”的情景,模仿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筋斗云上翻跟斗,用三步法教学生进行前滚翻练习:“1”小猴子两腿分开低头看天,“2”小猴子撑垫准备,“3”小猴子蹬地团身滚翻。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胆小害怕的学生将自己都当成小猴子,想向孙悟空学本领,逐步战胜挫折并将其视为乐趣。学生通过情境表演来磨砺意志,克服困难完成练习从而获得成功与进步的积极体验,锻炼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并且他们能逐渐享受这种乐趣。     (2)充分发挥榜样力量     哲学家塞内加指出,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这充分说明了榜样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来引导学生面对自己所遇到的挫折。首先,在日常交流中教师必须多了解每位学生,例如有哪些喜爱的体育明星、最喜欢什么体育活动、最崇拜班上哪些体育好的同学等。例如现在所教的一(2)有个特别喜欢踢足球的学生--陈浩宇,他的梦想就是代表中国去参加世界杯获取金牌。然而在跳远活动中,他的考核成绩并不理想,在考试结束后垂头丧气的坐在一旁。这时,作为体育教师我便拿当今著名的足球明星罗纳尔多作为例子来鼓励他不要气馁,要继续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再接再厉方能取得好成绩。如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能以榜样为标杆来要求自己,积极面对消极情绪,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抗挫能力。     三、在挫折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因此,不同的学生在遇到同一挫折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教师不能千篇一律使用同一种处理方式,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调整自己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合适学生的方法与手段。在体育课上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的原因主要有:气候环境恶劣;器材不合适;与同学或老师关系紧张;自身素体素质较差;有自卑、自负等极端情绪等。教师必须先找到学生遇到挫折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心魔从而提高耐挫水平。     (二)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虽然在学校担任了教书育人的职责了,但对于学生放学后的家庭生活却无从插手。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指导力量。因此,教师在挫折教育中必须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共同配合,为学生营造建“磨难励志”的气氛,建立家校一体的全方位挫折教育体系。对于在学校未能完全解决的挫折问题,教师应在放学后与家长联系,让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理论教育,在家里得到将其内化和升华。     四、结语     当代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等,而健康的心理作为综合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打造健康的体魄外,更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增强其耐挫能力。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家长、教师必须相互配合,在发现学生每次进步后及时给予积极有效的评价来鼓励他们,培养他们养成“越挫越勇”的良好心态去战胜挫折。     第2篇:中职学生挫折教育的策略分析     摘要: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何谓挫折教育,分析他们产生挫折的背景、并据此提出一些防挫折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挫折教育;途径     近年来,“挫折教育”正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和盛行,其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自觉磨炼、刻苦锻炼,培养他们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而我国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还是很少,中职生接受的教育中还缺乏耐挫折力的培养。所以对中职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这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切不可等闲视之。     一、何谓挫折教育?     就是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有组织、有意识、有层次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体育、劳动、娱乐及课余活动等方面,利用或设置一些适度的困难、问题、障碍、曲折、差异来训练学生的承受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勇气,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累经验,在生理上、心理上、技能上逐步走向成熟,具备耐挫的能力,以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     二、中职生产生“挫折”的分析     中职生一般是初中毕业后来就读的,在校读书的年纪也就是15至18岁左右,心理与生理的不平衡性、思想与情感的波动性,以及面临着生活上的自理、学习上的自觉性、管理上的规范性等一系列问题,更易产生挫折心理。根据对我校近几年来中职生进行的初步调查发现,他们挫折心理的形成原因可以通过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学习方面     中职生一般在初中时都怀有美好的理想,那就是进入大学校园,一圆象牙塔之梦。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中的部分人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上高中继续学习就显得很吃力,而有的同学中考时就差了那么几分,甚至一分之差,而未能进入重点高中造成终身遗憾。有的同学则产生消极自卑心理,学习信心不足,甚至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疑问,认为自己彻底没希望了,便自暴自弃,从而阻礙了自身学习积极性的发展。从学习方面的分析可知,许多上中职学校的学生从进入学校之日起就已经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二)人际关系方面     来到中职学校,中职生的心理是比较复杂的,不少学生在新环境下逐渐适应了,他们通过观察,再进行对比: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不如高中生激烈,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降低;而在人际关系方面愈趋复杂,志趣有所转移。恋爱方面显得简单而不严肃,如有一位中职生因恋爱不如意发生挫折而寻短见。不少学生把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精力耗费在消费方面的相互攀比,有的家里有钱的同学瞧不起家里较贫穷的,在人际交往方面斤斤计较。     (三)生活方面     中职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家OO生活,寄宿在学校里,远离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很低,有的被子不会叠,有的衣服不会洗,似乎处处都感到不适应,以至于学习精力分散、不集中,成绩难以提高,有的产生“恋家情结”。     三、中职学生加强挫折教育的途径     第一是吃苦锻炼。如劳累、饥饿、痛苦、寒冷、落后、受冤屈、挨批评等。走一些弯路,遇些时深时浅的沟坎,多摔几次跤。当苦难变成一个人抵御灾难的免疫力的时候,它就是财富;苦难更是生命的磨刀石,经过种种苦难磨砺出来的人,才会所向披靡。     第二是失败锻炼。挫折是由失败构成的,失败既可是“成功之母”,也可导致人的消极、颓唐和一蹶不振。对待中职学生,只有让他们历经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改进、无数次困难,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才能使他们心身成熟,方能攀上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特别在学习上,更要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正确方法。     第三是承受能力的锻炼。挫折教育可以帮助中职学生逐步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是意志坚强的主要表现,并非所有困难和挫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克服,因此,要有锲而不舍的恒心,要具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德和意志,更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从生理上、心理上、技能上具备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一个人无论有多强,都需要被关心、被帮助,但不能有依赖心,生理和心理上都不能依赖别人。中职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有所承担。     第四是宣泄释放的锻炼。遇到挫折,有些中职学生的情绪往往跌入低谷,焦虑、烦躁、苦恼、抑郁、失望、自卑、自责、紧张、愤怒、逆反、悲观、绝望等,种种消极心态纷至沓来,此时不要压抑这些情绪,要学会释放,否则,必定在内心世界造成一定的破坏,如能及时用倾诉的方法取得内心感情和外界OO的平衡,则可消除隐患。因此,一旦有委屈、不快、痛苦等情绪时,要学会向自己的父母、敬重信任的老师、亲属、同学和好友(更可以找心理老师)倾吐出来,请他们给予指点和帮助,使内心的压力得以释放,摆脱消极压抑状态,从而冷静下来,恢复理智。     第五是学会受气的锻炼。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考验一个人,用人单位有时会给你设置一定的工作难度,看你如何应对。结果,我们有些人成了失败者。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的专业是体育,到了学校校长很赏识他,想让他学习做管理,为了锻炼他,学校让他从事招生工作,由于职业学校招生辛苦难度大,待遇又不很突出,他就开始对工作懈怠了,到最后干脆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校长看他工作没成绩就放弃乐他,他也只好另找工作。可是,几年过去了,他再也没有遇到良好的机会了。     总之,认识自我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常常需要在强烈震撼和顿悟中方能萌生。要使中职学生具有正确的挫折意识,积极地对待挫折。当中职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家长、教师应该密切配合,给他们以关注、理解、帮助和鼓励,细致而科学地疏导,使中职学生从失败中获得教训、经验和启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导扶持他们从困难的泥泞中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耐挫折能力,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由点滴做起,必须使每一个中职学生都学会在艰苦的环境和困难中想办法与困难抗争,坦然地面对一切,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意义和价值。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学生  挫折  教育  教师  学习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