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民俗是指由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文化特质的关于生产和生活等各种现象的总和。主要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具有世代传承特点的社会文化现象,包括服饰、饮食、居民、交通用具,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社会礼仪和审美情趣等广泛的内容。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别,民俗也会表现各式各样,但也有共有的基本特征。民俗文化包含了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民俗事象,以及由此产生和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又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因民俗而有社会生活,社会因有民俗而被认知、认同为一个共同体。民俗文化的四大要素,生理、地理、物理、心理它们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民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特定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
2、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居有主体文化的地位,注重人际关系及群体意识,我国的节日民俗在这一文化传统的土壤中生长,自然受到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保山市,古称永昌,源远流长的哀牢――永昌――保山文化,突出的丰富性,多样性,保山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俗文化,有:①群体性:民俗的群体性是指民俗的产生、传承和发展群体活动的结果,例如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②地区性:是指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民俗事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饮食上,川菜的麻辣鲜香,沪菜的浓油赤酱都是典型例证。③民族性:是指任何民俗事象,都是在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形成的,例如彝族的“火把节”。④传承性:我国民俗文化大多是继承多年来的历史传统而形成的,是一种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例如春节、端午节。⑤稳定性:民俗被大多数人遵从,就形成较强的稳定性,例如:春节时贴春联、贴门神、吃年夜饭、放鞭炮,在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传统节日活动一直传承至今。民俗之所以被人们传承,是因为民俗有其特有的功能,个人走向社会,个人适应社会一般是从入俗开始的,因为民俗为每个人成功地担任角色、承担责任、完成社会化提供了最基本的行为模式。民俗最基本的功能:①整合功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双方协调一致,让社会系统在整体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②规范功能。民俗通过自己那些不成文的规约、程式化的礼仪、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约束和控制作用的一种功能。③教化功能。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作用,体现在个人的道德品质、知识经验、行为方式等方面。④选择功能。人类虽然受到民俗文化的制约,但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可以选择,对这种制约不是绝对地发生作用,有助于人们进行各种价值选择。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关民间生产、生活表现出来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3、保山悠远丰厚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瑰丽的民族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民族文化在这里水OO融、互为渗透、形成多元并存的文化特质,既有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奇独特,又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典雅淳厚,在高黎贡山脚下,怒江、澜沧江流域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36种少数民族,各民族交错而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而使各民族的生存方式、宗教习俗、建筑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都得以传承和沿袭,形成独具魅力的多元民族文化景观。在节庆习俗中,有保山端阳花街,保山端阳花街是保山各族OO的传统盛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为此写下“群花尽放,凭空望之,满城皆花,如锦如芸币,极为佳丽”的诗句。农历五月初五在每年端午节OO。届时上市花卉有数十万盆(株),使得保山满城鲜花,争奇斗艳,其中以兰花居多。如今的端阳花街也是大型综合博览会,花药鸟虫、土特产品、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全城张灯结彩,货棚琳琅满目,中外人士,商贾名流,纷至沓来,蔚为大观。傈僳族的“刀杆节”,居住在保山腾冲、龙陵县的傈僳族,每到农历二月初七要OO惊险的刀杆节。夜幕降临时分,人们点燃簧火,唱歌跳舞,等到簧火燃尽,形成一个彤红的火塘时,若干精壮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进火塘中,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次日中午,人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秆,上面横绑着刃口向天的数十把长刀,5名下过“火海”的青年奋勇攀登至顶,这便是“上刀山”,展示了傈僳族青年的英勇无畏,是我国民族传统节日中,最为惊心动魄,最为神奇勇敢的节日之一。彝族的“火把节”,傣族潞江坝傣族的“泼水节”,傣家人以“泼水”来庆祝傣历新年,故又称“泼水节”。傣族是一个崇拜水的民族,把水视作吉祥、友爱、美好的象征,通过“泼水”表达祈求雨水和丰收的愿望。尽情享受那民族风和民间艺术带来的欢畅,在民族民间舞蹈领域里,耍龙,舞狮子,高跷,板凳龙,布朗族那热烈欢快跺地有声的OO“打歌”。哀牢篱笆会每年正月十五,保山河图镇都会OO哀牢“犁耙会”,举办地大官庙是传说中的哀牢国大官供奉地,犁耙会期间,人们带上些犁、耙、锄、箩等农具和各色小吃来到哀牢山下,互通有无,为即将开始的春耕作准备,举办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最早的犁耙会主要是进行各式各样的农具交易,如今,犁耙会已经成为保山很有影响的民间文化经济活动。保山美食以腾冲为代表,在云南独树一帜,具有油而不腻、酸辣有度、香而爽口的特点。最著名的特色菜有大救驾、饵丝饵块、大薄片等,锅子也是风味代表。保山自古便是“金银宝贷之地”,不仅贸易繁荣,而且物产丰富。翡翠是边城宝贷,永子是棋中圣品,腾冲有藤编、腾宣、腾药三佳,潞江有小粒咖啡、芒果、香料烟三宝。
4、民俗观念是指民间长期流传并广为人知的世界观、信仰和信念、价值标准、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等构成的精神世界,各地拥有同一种书面文献所传承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各地民众都不同程度地受儒、释、道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地方差异,也呈现出充分的'地方特色,各地的民俗观念是普遍的民族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的综合体。在人生礼仪和传统节日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民俗作为OO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造并传承它的群体与个体具有的影响和价值,通过表现文化的合理性,使人们愿意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并努力把它发扬光大,其次促进人们相互认同,增强群体凝聚力,规范和调节这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民俗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到教育作用,是一种自然教育,为人们提供一切社会生活领域的切有实效的规范和指导,民俗的教化侧重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良风美俗陶冶人们的心灵,例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民俗能够传授知识,启迪人的智慧,通过民俗可以了解本国本族的历史文化,还可以掌握一些生活和生产知识,民俗还具有娱乐作用,民俗节日指约定俗成的具有群体性、模式化的日子,以节日民俗和竞技民俗最为突出,龙舟划船比赛,赛歌,民间花会,戏曲,曲艺,为人们调剂生活,增加情趣,带来了欢乐和放松。民俗从文化负担转化为文化资源,民俗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待了,民俗受到尊重和珍视,中国的特性在整体上是由民俗来体现的,与这个民族生活相伴相随的民俗源远流长,是与时俱进的,对民族共同体传统的生活来说,民俗是一种自发传承的过程。民俗文化能够形成传统、世代相继,必有其合理性,民俗文化联系着传统与现实,弘扬正面效应,减弱负面作用,正是新时代民俗变异的基本任务。
1、从教13年,曾华始终把创新作为教学研究的坐标指向,不断探索与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曾华说,体育工作是她人生中的驿站,也是体现其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如果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要有几颗星星照亮她前进的方向,那么体育事业就是曾华最亮的明星。
2、教学是艺术,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与生命,墨守陈规的教学是没有灵魂地课堂,注定走不远。曾华始终为找到新的教学方法苦苦探索。来自巴蜀大地的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结合专业,把少数民族舞蹈与体操结合起来,运用到教学当中应大有可为,既可进行研究又可创新教学,同时又是对传承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于是,便下定决心后她便开始了民族特色操舞的研究与创作。
3、通过深入民族村寨进行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舞蹈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拍摄、记录民族民间舞蹈原生态活动和民间艺人的表演活动。民族舞蹈中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理念、情感、习俗和生活方式,是表达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的重要方式。在编排健身操的过程中,结合不同的锻炼形式,把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音乐提炼出来,经过反复的实践、修改、论证,最终创作成型,并在教学中推广运用,得到师生一致肯定。
4、曾华以云南边疆少数民族舞蹈动作符号为元素,大胆引入傣族、白族、哈尼族、景颇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佤族、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典型舞蹈动作,以广播体操为主线,融合了体育、舞蹈、健美操、韵律体操等多种运动形式,完美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体操融于一体,创作出了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健身操舞。这种民族特色操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相统一的新型校园体育活动。它充分展示了通过梳理整合、集成提升、展示传播、普及推广的“大体育”教学观及“大健康”养生观。曾华积极挖掘民族文化深刻内涵,融合创新成为校本特色的民族健身操舞,让广OO生在体育运动中重拾民族体育的记忆,曾华的教研创新及其成果推广无不是对“文化自信”最有力地践行。
1、云南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OO,西部与OO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64% 。特别是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险峻。
2、他自幼聪明好学,尤擅数学和音乐。青年时入读伦敦皇家学院工程系,毕业后任电机工程师,同时也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1906年,在一次OO徒营会上,他结识了“剑桥七杰”之内地会宣教士施达德(Charles ThoOOs Studd),从他了解到内地会在中国的宣教工作,深受感动。
3、1908年9月12日,富能仁乘船离开英国,同年11月2日抵达上海,遂被送往安徽安庆语言学校学习中文。富能仁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后来他被内地会赞扬为精通中文之专家。
4、1909年5月,富能仁跟随内地会宣教先驱、首位进入云南的宣教士麦克悌(John McCarthy)一道经香港,由OO进入云南。他们骑着骡子,经过漫长的旅行,最后到达云南西部边境的小城腾越听(今腾冲)。
1、保山与OO北部相邻,距离印度东北部仅有700多公里。保山自古是滇西重要的OO、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保山文化昌明,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保山地处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交通便利,是我国南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我国通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
2、保山学院地处滇西德宏、丽江、大理、临沧、怒江、迪庆多个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心,长期担负着为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是祖国西南边陲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具有较强的中心辐射作用。保山特殊的区位优势、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保山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保山学院目前占地面积795亩,规划面积1500亩,校园建筑面积142万㎡,教学行政用房117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图书馆藏书57万余册,电子资源1840GB,校园网1000兆光缆通往各楼幢,有1700多个信息点,建有26间(3491座)多媒体教室、8间(415座)计算机公共机房和7(344座)间OO室,阅览室座位1340座,教学用计算机900余台。有校内实验室45个,校外实训基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