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陈洪绶画像文言文翻译(咏月的古诗句)

目录:

陈洪绶画像文言文翻译

咏月的古诗句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陈洪绶画像文言文翻译

陈洪绶画像文言文翻译

1、摘 要:陈洪绶生活于明末清初,出身江南士族,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滋养,但家道中落、仕途坎坷,加之OO之恨。让他在一代绘画OO的盛名之下,写出了大量情真意切、朗朗上口的诗文。与职业诗人不同,他的诗总是有感而发,在他的诗中,深切地流露出画家壮志未酬、不甘为画工的矛盾彷徨和对人世真情关怀。

2、“陈洪绶——天资颖异,博学好饮,豪迈不羁,大有晋人风味。能书善画,花鸟人物,无不精妙,中年遂成一家。奇思巧构,变幻合宜,人所不能到也。诗文醉后立成,书画兴到急就,名胜一时,学者甚众,迄今得其稿,纷纷混世,彼艺之妙,盖可知矣。”

3、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小净明。万历二十六年腊月二十七(1598年2月6日)诞生于浙江诸暨枫桥长阜乡。明亡后削发为僧,改号悔迟、老迟、弗迟、悔僧、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陈洪绶诗文书法绘画皆工,诗文透露出他的宏伟志向与失意人生,情感真切,表情达意皆有生活,后被辑成《宝纶堂集》;书法结构跌宕,古拙中寓纤巧,节奏奇险,极有特色;绘画最为杰出,山水、花鸟、人物无不精通,尤其是人物画,当时吴门唐寅、仇英的细腻笔法、纤弱姿态极为盛行,他却是从晋唐人物中汲取源流,格调尤为高古奇谲;从民俗戏曲中寻找灵感,形象更为生动鲜活。后人称之为“……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

4、陈洪绶出生的浙江诸暨,繁衍了众多历史文化巨擘。其求学的会稽,传说是大禹治水的中心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越王卧薪尝胆的不屈英气、范蠡携西施归隐的柔情、王羲之挥笔书“兰亭”……名人O客的遗风陶染了这块土地,也使这块土地又衍生出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沉吟感发。除了三次北上京师求取功名外,陈洪绶一生都活动在诸暨、绍兴、萧山、杭州一带。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称的杭州是六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早在五代时期已是吴越的首都,发展至南宋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都市,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风景优美的西湖景色留下了无以计数的文人墨客的足迹,留下了大批的优秀诗文、绘画、戏曲和工艺作品。这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土地造就了陈洪绶卓尔不凡的才情和倔强不羁的性格并且使之逐渐成长为一代绘画OO。

咏月的古诗句

咏月的古诗句

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月出》的情诗,每章开篇分别以“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来渲染男主人公月下遇OO的喜悦之情。可见,在诗人笔下,月亮自古就是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然而,同是一轮明月,由于人的心境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

2、我国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九歌》《九章·涉江》中分别写道:“蹇将蟾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反复披露了自己的志愿:取得高尚的人的永恒价值。与《庄子》“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字面相似,但代表的思想截然不同,屈诗是入世的,庄文是出世的。

3、在灿若繁星的唐宋诗词里,咏月佳句俯拾即是,苏轼有首著名的词《水调歌头》,表露手足情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揭示了一条自然规律,而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则是诗人内心深处郁结已久的痛苦无法抑制的迸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达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1939年11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1964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OOO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顾问、校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组顾问。历任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写作学会高级顾问、南京李香君故居陈列馆名誉顾问、北京市社科规划组成员、北京市社科联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校职称评委、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北京市  诗文  绘画  师范大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