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摘要:宇宙大OO理论现在可谓是深入人心,不论是科学界的高层还是芸芸众生,大OO理论显然已经是个家喻户晓的名词,而且加之哈勃定律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大OO理论似乎真的能够解释宇宙起源问题,然而,在我个人的思考与学习中,我发现(或者说是猜想吧)大OO理论的这两大支柱并不能够作为宇宙膨胀的基础,这其中还有点小问题存在,最主要的就是哈勃红移是否真的就是多普勒速度红移,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否真的是大OO之后残留的余温。而我得出(或者说是支持吧)的结论是与之对应的途中引力红移。
2、关于宇宙起源问题的讨论,从古至今都没有间断过,直到20世纪,才出现了两种比较有影响的“宇宙模型”。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OO理论。20世纪20年代后期,爱德温·哈勃发现了红移现象,说明宇宙正在膨胀。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两个发现给大OO理论以有力的支持。现在,大OO理论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一些反对大OO的理论也相继出现,我个人在一番思索之后,也对大OO提出了质疑。
3、小时候的夜晚,我常出门给家里买东西,因为外面很黑,我不得不打着手电筒前进。因为年纪小,啥也不懂,看着手电筒就好奇,因为它能发光,我可以用它照射我想看到的东西。当我仰望天空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个很好奇的想法,如果我把手电筒对着天空,那那束光将会射到哪里去呢?那时候的我无从知晓,我只知道手电筒附近的光亮我能看见,在天空的我就看不见了,而当我关掉手电筒,什么光都没了,仅此而已。
4、直至高中,学习了光学和波动理论后,才明白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那个问题,并且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当手电筒打开时,是有一束光子从里面射出来了吗?当手电筒关掉之后,先前射出的光子还在继续向前进吗?如果是,他们将运动到那里去呢?
1、其实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提出过反物质的概念,由于当时科技水平的OO,反粒子、反物质的研究以流产而告终,进入20世纪,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上也提到过反物质的概念,他说: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物质,一定存在一个质量为为m,带的电荷量为-e的物质(即反物质),1928年物理学家狄拉克注意到,在相对论方程和量子电动力学的方程中,质量都是成平方出现的,那就是说m2=(m)(m)=(-m)(-m)[相对论:W2/C2-PR2-m2C2=0和量子力学理论:[W2/C2-PR2-m2C2] Ψ=0 ],那么这个负质量是什么意思呢?于是反物质就被狄拉克这样轻松地从理论上推导出来了,并因此获得1932年的物理学奖金,到了20世纪60年代,许多基本粒子的反粒子都被发现了。
2、大自然万物,有雌雄,有阴阳,有正反,有对错,古代也有五行八卦阴阳对称,小时候我们学习了正数,负数,实数,虚数,还知道了白天黑夜,在我们所熟悉的环境中,似乎与很多对称,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面是我们的虚像,这似乎可以延伸到正反物质和粒子了,此外,科学家也想象很远的地方有和我们很像的一个世界,它是一个由反恒星、反房子、反食物等所有的反物质构成的世界。根据大OO理论,OO形成的反物质和物质应该是对称的,而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中的物质和反物质是不对称的,否则就会发生湮灭,也就不会有你我和这个熟知的大自然,那么与我们与轴对称的反物质哪里去了呢?现在还正在探索。
3、茫茫宇宙中,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了宇宙中还存在看不见的黑洞,黑洞是科学家通过万有引力计算出来的,但尽管如此,我们并不知道黑洞是什么样子,对于光速都难逃脱黑洞的吸引,我们实在无法直接观测黑洞,由于近几年科学家对反粒子,反物质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把反物质通道和黑洞结合起来,根
1、张汉壮 王文全, 《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2年 费恩曼 (R.P.FeynOOn), 莱顿 (R.B.Leighton), 桑兹 (M.Sands) 等著, 郑永令, 华宏鸣,吴子仪等译.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3卷. 新千年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2、黄淑清《热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2年 1赵凯华. 陈熙谋《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2年 1赵凯华 钟锡华.《光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1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12年 1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