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这里我想提一下三中的一个教语文的老师,他姓张。他给我们讲课时对鲁迅的著作讲得特别经心,对鲁迅作品里的思想阐发得也特别透彻。而且不但讲课本上选用的鲁迅作品,还自己选了不少鲁迅其他的作品,刻字油印发给同学。他还希望同学们自己出钱去买鲁迅的《呐喊》、《?厢濉罚?并且愿意替同学去买。我从他讲课口气,估计他是一个XXX员。我估量老师可能是XXX员的有两位,一位是在五卅运动时带我们上街的第二师范附小的老师。他到底是不是XXX员,没有机会证实;还有一位就是我这里说的三中的姓张的教员。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也没有机会证实,不敢确认。对这位老师,我在1995年出版的《我的编年故事》第一册里只写了一句:“新小说中鲁迅的《呐喊》和《?厢濉坊故呛芟不兜摹H?中初一教语文的老师对鲁迅的作品讲得很好。”没有把我的猜测写进去。
2、几年前,三中要我担任校友会的名誉会长。有一次我去三中参加我母校的校庆,和校长谈起这位老师。他对校史有研究,一提这位老师,他就说他知道。这个老师的名字叫张苏。校长说:“你估量得完全正确,根据学校所做的调查,这位老师那时的确是XXX员。”
3、建国后在北京,我认识了张苏同志。我们工作上没有太多的联系,他在政法部门工作。在接触中感觉到他是一位党内的长者,而且我还知道他在察哈尔工作过。可是不知道他就是初一教我语文的那位老师。那次总算弄清楚他就是我怀念的那位老师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见张苏同志。三中校长告诉我,张苏住在红霞XX,而我的秘书小胡的婆婆正好也住在红霞XX,而且她婆婆知道张苏的房间。于是我就马上去那里找他,可是在找到那个房间后,发现住在那里的已不是张苏家。这家人说,张苏同志在不很久前过世了。而且张家已经搬了家,邻居也不知道这家人搬到什么地方去了。因此至今没有能够向他表达自己对他的怀念。这是我的一件憾事。
4、这里我XX去讲一下,在1925年我虽然受过一次XX的洗礼,但是毕竟是一个没有任何XX水平的小孩子,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在1927年初,离开了上海这个当时XX上比较先进的地方(广东也许更先进),来到张作霖统治下的北京,我就不再像在上海的时候那样敏锐,XX上很麻木。搞乱七八糟的“哲学”,搞鸳鸯蝴蝶派文学,也许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思想状况的表现。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