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国培继续教育OO范文_国培继续教育毕业OO模板

导读:国培继续教育OO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需要参考很多资料的,并且通过他人的写作模式或者是思路来借鉴一番,这样自己在OO写作时才会不慌不忙,也有一定的条理性。本文分类为继续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国培继续教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培,改变了我

  国培,本以为这是国家教育局又玩什么花样,不好好弄点实际的东西让我们学习,反而让我们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浪费。既做班主任又教两个重点班的我抱着非常反感的态度,算是完成OO性任务的心态,参加了国培的学习。刚开始还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慢慢探索后,知道了个大概。   原来,国培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考核系统和完整的学习体系。在网上可以随时查到自己的分数,发表的文章也能及时在班级OO出现,还可以与老师们交流,这点让我感到很兴奋。特别是发表一些自己平时苦思很久都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后,学员们的回复让我豁然开朗。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国培,不仅让学员之间可以进行无地域OO的交流,还可以进行无时间OO的交流,自己的文章还能被同行的各位老师OO员看到,让自己有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老实说,在国培过程中,我慢慢地改变了。我从反感,不喜欢,变成了喜欢,甚至转化为了习惯。这不,我一有空就想着上国培网,看看大家都有什么言论,看看大家都遇到什么问题了。真的非常感谢上级能够想到这点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既方便又有效。从国培中,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在教学上和班主任工作上,从国培学到的知识我也运用到了实际教学工作中,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而且效果非常好。
  我想,如果能一直在国培网上学习的话,我会坚持下去的。
  
  收稿日期:2011-11-24
  

遇见国培,遇见花开

  摘 要:一个人长期重复某一项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是人之常情。培训是激励、唤醒、点燃,国培学习会带给一线教师什么呢?作者截取自己参加国培学习的几个片段,分享国培学习带给自己的改变与成长。

  关键词:国培;学习;改变;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0
  作者简介:璩艳霞(1978―),益阳师范艺术实验学校正高级教师,本科。
  曾经的我,也如很多一线教师一样,十几年坚守“两点一线”的生活,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期,“天花板现象”尤为明显。感谢那一场遇见,让我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了你――国培。遇见是一树花开,十分感恩,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我遇见了两次重要的学习――湖南省初中青年精英教师和湖南省首届教师培训师培训。这两次培训,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自我、听见了花开的声音。三年国培,精彩纷呈,我从中信手采撷几朵,与尔分享。
  一、同课异构,发现教学的不足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5年8月11日,我开启了湖南省初中青年精英教师学习之旅。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阶段学习中,我被班级推荐为“同课异构”的授课教师,与华中师范大学最优秀的免费定向培养师范生同场pk。毕竟关乎整个精英班的声誉,所以我们精英班的同学异常重视。那次我们授课的内容是一篇课外散文《雨丝》。
  同学们与我一起仔细研读文本,帮我出谋划策,确定教学目标,斟酌教学方法,找寻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有着一拨精英们的共同参与,凭着自己近二十年的讲台经验,我对自己还是有几分自信。那天的课堂教学按照设计思路完美地呈现出来了,我有几分笃定,几分期待,等待着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点评。
  胡明道老师用三十二个字“同根并蒂,共展同美;智慧异构,各展其美;寻瑕求疵,探根究源;困惑求解,方案再创”评价我们的课堂,她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帮助重构,她引导我去反思,去发现。她以一种超强的速记能力,将课堂上我和学生的所有语言一一OO。老师的语言不疾不缓,娓娓道来,我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汗颜,直至佩服得五体投地。曾因为,我的课堂深受学生喜欢,教学效果也颇好,所以我慢慢地淡化了“学习”这一概念,总认为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足以胜任工作,慢慢地就成为一只固步自封、不知天空广袤的井底之蛙。就在那一刻,老师的教诲像一记闷棍,敲醒了我。
  从这以后,我开始认真钻研课堂。我走进同事的课堂,汲取同事授课过程中的智慧火花。我在网络上听OO的课,成了余映潮、魏书生、于漪等老师的铁粉。我认真阅读专业书籍,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我一次次走进云录播室,录下自己的课堂,一遍又一遍地审视,找寻差距。我把每一节常规课当成公开课,从语言动作到问题的设计都一丝不苟……就这样,我的课堂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改变,语言更为严谨,教学设计更为科学,处理生成问题更为机智。
  二、专题讲座,开启教研的大门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永远把教学摆在首位,而不管学校领导如何鼓励,真正做科研的教师仍寥寥无几,曾经的我也是这大军中的一员。
  犹记得,那次科研OO写作,我把OO选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报送给我的导师――华中师范大学陈秀玲教授。她回复了一句话:“这不是OO选题,这是写书的节奏,选一个小点儿切进去比较好。”我开始思考,选一个什么样的点切进去,考虑到作文教学是我最拿手的,于是确定选题为《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并重新报给导师。陈教授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好了点,但还是不行,继续改,信息技术概念太大!”我继续琢磨,再一次缩小,改为《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陈教授看到这个题后方才点头同意。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关注工作中的问题,发现有越来越多的选题纳入我的视线,我开始了写作之旅。曾经的我,喜欢写些信马由缰的散文,但现在我经常把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及时记录下来,这里边有自我反思,有对学生的热爱,有对教育的思考,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成长吧。
  2016年7月,精英班研修的第二阶段,华中师范大学专门设置了教育科研主题培训,包括教学教研、校本教研、教育叙事、教育行动问题研究、教育调查、科研OO写作OO等。教授们的讲座,犹如一场盛宴,让我看到了教学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符平教授讲《研究选题与研究方法》,他以他的OO《“形异质同”与殿观重建中的国家/社会关系》为例讲解选题的现实驱动: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授课中,他指导我们如何去选题,讲述他深入农村做调研、确定选题的过程,而老师正好是我的老乡,他所走过的那些路,都是我所熟悉的,但老师所做的研究却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也可以做教研!
  2016年的冬天,那个寒假,我谢绝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把自己关起来,开始了我的研究之旅。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无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从学校、学生,立德树人已然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于是我把“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和优化策略”作为我的研究内容。我一个“课题小白”,主题确定了,开题报告怎么写,不会,老师教的那些东西,满足不了我的需要。怎么办,自学!我找到益阳市教科所研究课题的老师,查了大量已立项的课题申报书,找高校的老师,请他发了一些高校课题申报书,我从格式、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各个方面入手开始学习。当理论支撑不了我的研究的时候,怎么办?还是学习!第三阶段学习时,我请教华中师范大学的张自然博士,她教我如何查询,帮我找到很多有关德育方面的OO、著作。就这样,我一?揣摩、一边学习、一路实践,我的灵感不断被激发,我的思考越来越成熟,一个月后我完成了我的省级课题《基于家校联合的中小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与优化策略研究》申报工作,在湖南省教育规划办顺利立项并展开研究。随后,经湖南省教育规划办推荐,该课题于2017年12月20日在全国规划办立项。
  越学习越有收获、越有成就感、越能发现乐趣。近两年,我先后主持了两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全国规划办课题,参与五个课题的研究。正是国培给了我这样一个学习平台,给我们设置了科学的课程,更新了我们的理念;让我与一群优秀的同学同行,相互学习;让我们认识了一些知识渊博的教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就这样,我们在蜕变,我们在成长,我们在收获……   三、总结凝练,踏上培训的旅程
  2016年11月,我歪打正着被遴选为湖南省首批教师培训??高端研修班学员。从一开始的犹豫不决,到如今坚定地走下去,这成了我人生中一个最美的遇见。
  对一线教师来说,教师培训其实是很陌生的。第一,我们很少有为他人培训的平台;第二,我们有宝贵的一线经验,但要从哪些角度去选题、怎样组织语言去表达、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却是一头雾水。
  刚刚进入这个班级,班级严格的考勤制度、末尾淘汰考核制度,压得我喘气不过来。与我同行的,有从事培训几十年的老手、有高校的教授、有一线的OO、有知名的博士,我觉得自己就是那朵低到尘埃里的小花,哪怕是站上讲台说句话,都需要勇气。真的感谢自己能在最需要的时光里,遇见这样一群牛人,让我学会如何找寻学员的痛点、如何选题、如何构建课堂,我在这个团队中模仿学习,在压力中完善自我。
  特别想感谢一个人――我的班主任黄佑生老师。犹记得那次送教下乡,我需要给一所农村学校做师德师风的讲座。原本教语文的我,对这个专题不拿手,所面临的学校涵盖初中和高中学段,学员年龄普遍偏大,职业倦怠现象严重。我接下这个任务,就像拿到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说自己的经历多了,老师们会认为你在自吹自擂;讲先进事迹,他们会认为你脱离实际,说你来我们农村学校试试。我一遍又一遍地备课,总找不到最适合学情的教学设计。那一刻,我想到了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向他请教,肯定没错。我把我的课件和讲稿发给他,请他帮忙指点。老师很仔细地分析我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他的修改意见。在他的多次指导下,我终于自信满满地站上了讲台。从那次起,我开始从容地面对每一场师德师风讲座,并全部进入国培专家测评前三名。真的很感谢黄老师,是他,在我退缩的时候点醒我,给我走下去的勇气;是他,在我不自信的时候,不断地鼓励我,让我发现自身的价值;是他,在我讲稿不成熟的时候,不厌其烦地给我提出修改意见,让我完善每一次分享。感恩这场遇见,让我学会了总结提炼,如何去呈现自己的思想;让我有勇气站在人群中洋洋洒洒地说话,不再胆怯;让我走出了自己的校园,走向了三湘四水。
  感谢国培,让我在最迷茫的时期拨开了迷雾,遇见了不一样的自我;感谢国培,让即将步入不惑的我,成为了一名正高级教师;感谢国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事业,重新认识教育,一心只想成为一个纯粹的教育人……我想,这是培训学习带给我的福利。三年的历练、三年的积淀,才有了这一刻的绽放和一次次的人生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国培学习成就自我[j].读书文摘,2016(33):270.
  [2]仝凤梅.春日 春风 探春人――教师国陪学习心得[j].新课程(上旬刊),2016(7):23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学习  教学  教育  老师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