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教育类OO范文鉴赏(共2篇)
第1篇:评价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李秀荣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一中学(黑龙江省绥化市152100)
摘要: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创新,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是促进生物教育长远发展的有效措施。文章以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为研究对象,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进行阐述,对如何实现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探究,希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同时,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
1引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生物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生物能力提升、情感态度形成的过程。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无法有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形成。教学方法创新,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不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新课改需求。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2生物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实现以人为本教学。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发展关注的对象[1]。若是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则无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品质与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创新,可以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生物素养,符合新课程标准教育需求。第二,推动生物教育进一步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忽略教育发展。而教学方法创新,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以往教学方法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以此实现教学方法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会得到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久而久之自身教育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3生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3.1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教育法,是新课改中提出内容,得到教师、学生广泛喜爱。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2]。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兴趣教学法实现教学创新,改变学生学习状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此与理论知识结合,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生物知识。此外,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为例,这一内容主要讲解细胞膜研究历程,对其功能、成分进行明确的阐述。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情景,为学生学习细胞膜相知识做好铺垫。如,同学们,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拥有非常多的国家,是什么原因出现如此多的国家,这些国家确定自身领域的呢?然后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讨论,并引出边界这一概念。原来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才形成一个领土完整的国家。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课多主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边界与系统边界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讨论对边界的看法。当讨论结束后,则引出课本知识,使学生将学习热情投入基础知识学习中,了解细胞膜发现历程,掌握功能、成分。通过兴趣教学法,提高中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3.2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生物能力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会到探究学习的重要性[3]。传统教学生,教师会将课本知识直接体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该教学方法并没有体现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方式进行课本知识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解决问题,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例如,学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时,课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谁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什么?遗传物质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遗传物质,了解DNA的特点。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导,理清学生学习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学生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拓展,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3.3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法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为学生实验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当学生自己独自思考,参与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原理与步骤。实验作为生物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同时也会对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形成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分组,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实验方法与技能,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验能力。例如,进行《叶绿素提取》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座位分组,四人一组,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描述内容自主操作,完成叶绿素提取实验。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理解更加清晰,能够在实验中获取学习经验,体会生物学科的魅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创新,不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生物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探究法、实验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生物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生物教育更好发展。
第2篇:探讨陶行知思想在初中生物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任振荣(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734500)
摘要:生物学科与人们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就需要生物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的OO,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教育论著丰富,内容精妙,有助于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文章以初中生物教育为切入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应用陶行知思想的措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以期大幅度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生物教育陶行知思想应用分析
陶行知先生秉承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联系教育实践,孜孜不倦谱写出“爱满天下”与“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O得住寂寞与清贫,并在日常教学中把心用上、用心做事,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心,与教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物课程本身与现实生活间存在联系,教师应依据陶行知先生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发挥陶行知思想的作用。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青少年学习生物的基础就是初中生物,通过学习初中生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生物知识,并正确认识生物现象。随着中学素质教育深化,生物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并在整个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这直接阻碍陶行知思想的落实与运用,不利于教学质量提升。
1.学生对生物学缺乏认识
初中生年龄偏小,且生活经验不足,本身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可以让他们具有更强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生物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并进入一个新鲜的世界。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或观察时,存在过度关注表面现象、忽略实验的生物原理问题。学生对于实验兴趣较大,却无法深入理解实验产生变化的原因。
2.学生不重视理论学习
学生进入初中学校后初次接触生物科目,开始抱着积极态度去学习,对生物课本上的新鲜知识兴趣浓厚,但随着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大量抽象性概念出现,这就会削减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换阶段,无法完全感受生物教学中的抽象知识,如染色体、基因等,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课堂的知识存在局限性
初中生物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理解相关生物名词,还要让学生利用生物知识了解生物体现象与生活生物现象。教学时,要将生物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推动生物教学的快速发展。但教师教学时存在只讲述教材内容的情况,并未对知识点进行拓展,这直接造成学生理解能力下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初中生物教育中陶行知思想的应用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生物课堂充满爱
(1)平等对待学生
部分教师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重视平平无奇的学生,直接忽视落后生,不想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还对其缺点耿耿于怀,这就导致牺牲部分学生的利益以获得教学成功。陶行知思想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师要转变这一观点,挖掘所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
(2)挖掘爱的素材
生物本身就是研究动物、植物及人的学科,人和动物存在感情,植物也不例外。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挖掘与爱相关的素材。例如在《生殖与发育》知识点教学中,可以插入“羊羔跪O、乌鸦反哺”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既然OO都知道报答养育之恩,自己也要孝顺父母。
(3)知识点拟人化
生物学知识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对这些内容拟人化处理,就可以降低理解难度。如,保护色与拟态,本身就是弱者保护自己的手段,警戒色则是强者挑战与警告他人;“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因是保护自己,避免自己直接暴露。
(4)重视教育“售后”
建立坑塘进排水分家系统,形成“长藤结瓜式”结构,引、蓄、提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将本地水和外调水通畅地蓄进坑塘,将处理后符合灌溉水质的坑塘污水通畅地灌溉农田。坑塘经过改造,清淤加深,扩建防渗,修整配套,做到废弃土地建新塘,小塘并大塘,旧塘扩新塘,村村建立当家塘,保障水能蓄得住。
2.“教学做合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先进思想,即是对传统“从做中学”理论的批判性继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教学体系的OO。“教学做合一”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的教法要与学生的学法紧密结合,而教法最终又要依据学生实际做法而定,三者相辅相依,属于一个有机整体。要落实这种教育理念,就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下两点:
(1)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能主动提问题的学生已经很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尊心太强,害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提出后会遭到教师批评和同学耻笑,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宁愿自己琢磨,也不会主动向教师请教。还有的学生自身基础、能力差,没有形成思维能力,因此不知该怎样提问,更不会向教师提问题。
这就导致整个课堂没有学生提问,而且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例如,在学习“变异与遗传”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身边亲人和朋友的一些性状进行调查了解,对遗传方面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记录,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提问,如“为什么OOO卷发遗传给了我”“为什么我不像父母一样都是卷舌”“为什么三代以内OO不能结婚”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时教师要鼓励提问题的学生,对他们给予赞赏,同时对学生问题进行仔细、耐心解答,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能够继续主动提问。
(2)注重师生互动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师生互动,如此既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师生双方的眼神互动和言语肯定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积极性。于教师而言,师生互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练习。如“物质的跨膜运输”知识点学习中,教师将洋葱表皮分别在浓盐水与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接着将其制作成临时装片,利用高倍显微镜对装片上的细胞变化进行观察。整个过程的表述通过现场实验完成,也可以播放相关的OO,让学生发现浸泡在清水中的细胞膨胀、浸泡在浓盐水中的细胞出现皱缩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创设情境教学
初中生对于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对人、事、物都充满着浓厚的好奇心,无法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生物的学习上,发呆、讲话以及做小动作这些行为在课堂上都很常见。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创设情境教学。有趣的问题更能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学习和认识生物知识。如在学习《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学习,然后让学生针对学习认知提出质疑,教师综合学生质疑情况,优选教学问题,展开师生互动交流,形成问题共识。在整合学生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表现给出适当点评。整合问题大多集中体现学生关键思维认知:生物大分子基本构成元素包括哪些?在鉴定淀粉和麦芽糖的实验中,如何联系低血糖人群健康状况进行鉴别?如何联系生OO验,认识脂质的种类、结构和功能?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较高含金量,为师生互动研究提供重要问题素材,促使教学顺利进行。
3.“生活即教育”理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生物课程实践性较强,强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结合生活需求并选择合适素材,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OO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生物教学中应结合陶行知教育理念,将生物学习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
(1)认真观察生活现象
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用生物知识来阐释生活现象,让学生感悟生物之奇妙。教师要细心发现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加以记录,然后将其用简单易懂的生物知识讲授给学生。用生物知识有效地解释生活现象,这便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只有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原理。比如,在夏天,相比于闷热的房间,人们更愿意在树荫下乘凉,这一事件便与生物知识挂钩:因为蒸腾作用,植物的水分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蒸发吸收了热量,带走大树周围的一部分热量,因此人们更愿意在树荫下乘凉。此外,夏天往地上洒水会变得更加凉快,也是因为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这一生物原理。将生物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并讲解其中的奥秘,能使学生产生共鸣,产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可利用这一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其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2)关注问题情境设置
教师要将问题情境设置得较为简单、贴近生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清晰地理解生物知识。情境所涉及的生物知识要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学生接触得较多的,以使学生能够充分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运用生活化的生物案例来对知识进行铺垫,从而带领初中生掌握和吸收生物知识。如在学习《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然后给出问题设计:某个地区正在流行一种传染病,一名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咳嗽,假如你是医疗工作者,你该怎样对这名患者进行诊断?在东南亚某个地区大量家禽不明原因死亡,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该如何应对?一个母亲患有一种传染病,而她腹中的胎儿也有可能遗传此病,该如何对胎儿进行检测来确认其是否患有该遗传病?学生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都表现了无奈的神情。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结语
陶行知教育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初中生物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切实发挥陶行知教育理念的作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