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理教育叙事OO1800字_地理教育叙事毕业OO范文模板 导读:地理教育叙事OO1800字_地理教育叙事OO应该怎么写?想要在毕业之前撰写出自己满意的OO,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而现在OO的写作规范要求也是特别多,所以在写作之前,可以先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资料,本OO分类为地理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地理教育叙事OO1800字_地理教育叙事OO范文供大家参考。

  地理教育叙事OO1800字(一):初中地理教育叙事OO     我从事初中地理教育已有十几年,初中生在学习地理中面临的首要困难就是识图和记图,而且学生在考试中也是在地图相关的题丢分较多。针对这种情况,从06年开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除了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授之外,我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将我的经验总结如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己动手绘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将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填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依照初中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我感受很深的是进行了几种简单的描绘技能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描绘训练。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用彩色笔绘出所要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简明扼要、表现力强。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时,让学生在“人口分布图”上,用彩色笔描绘出“腾冲到黑河”的一线,突出我国人口东西分布差异的特点,以此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是拟绘训练。依照课本插图或地图进行绘图。指导学生边描边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名称、特片等,通过多次勾绘,学生对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海岸线状况就有了深刻记忆,使头脑中的地图形象更加准确,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例如:学习“中国政区”时,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按方位分成七大块,然后教师逐一指图读名,让学生借助地图依次拟绘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轮廓,就性状特征作拟物形象比喻,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勾出北回归线、长江、黄河,提醒学生注意: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哪些省区?长江、黄河各流经我国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自北而南沿海地区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还可以让学生标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及其简称等。有的同学将黑龙江画成了天鹅,有的将OOO画成了展翅的雄鹰等等,这些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三是绘简图训练。这也是我最常用的训练学生记忆地图的手段。用简洁的线条快速地把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图。这类图像,只取神似,不究细节,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先用简练的线条把中国轮廓画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在图中画出山脉符号,然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在空白的地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称。再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型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现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最后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农业生产等的影响。     在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中,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步进行空间思维的转化过程,所以,学生要想准确的记忆并分辨出来是很困难的,所以这时简绘就十分重要了,我是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进行这些地图的简化图的训练,然后利用课下时间逐一指正,大约两到三周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掌握这个图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中东和重要的海峡等内容的延伸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是补绘训练。就是对课本原插图加注一定的符号、文字,以补充其不足,从而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何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图,在教材中两侧空白部分,右侧填上阳光直射、斜射情况和地面获得太阳热能多少的内容;左侧填上有、无极昼极夜的相关内容。这样把相关的地理知识加以分析、综合和迁移,重新组成新的图像,不但使繁杂的地理知识成为简单的直观图像,而且课唤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还布置一些绘图练习,使学生养成随手画图的習惯。譬如,让学生根据当地各月气温、降水量资料,自己动手绘出当地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     通过以上方法的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明显得到提高。为了将动手绘图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我通过经常的绘图练习,有意无意地将一幅幅图像输入学生大脑中去。通过绘图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的整体学习地理的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穿插一些情景教学在其中进行配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的转向了主动学习当中来,也为学生学习地理指出了一条相对比较合适的方式。     地理教育叙事毕业OO范文模板(二):地理教育叙事OO     随着新课程OO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也在努力地转变观念,进行着改变教学模式的尝试。     今年我教高一年级七个班的地理课,有特优班和平行班。我尝试着改变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这节课的课题是《地球自转的特点》,内容理性又抽象,不难但也不容易。讲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导学案,由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和课堂目标检测三部分组成。     教学过程:     我首先讓学生通过看书自主学习10分钟,完成空白部分内容。同学们很快就进入了自学状态,10分钟结束,我让一个同学展示出答案,其他同学更正,因为在课本上能找到答案所以这部分几乎所有同学都是对的,也都在认真地学习。接着就由我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了。     师:“在平时生活中能感受到地球自转吗?”     学生顿时议论纷纷,     生1:“有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我们用的时间在变化”2:“家中面盆中的水往OO呈漩涡状”     生3:“炮弹运动方向偏离”     虽然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学生的回答确实让我吃惊,不少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了很多知识。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通过这些现象可以感受到地球在自转运动,那么地球是怎么自转的呢?请同学们观察我的演示。”(身体动作:我在讲台上自西向东的转了一下)     师:“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我把北半球贴一个红色的纸带,南半球贴一个绿色的纸带)另一个同学观察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看,从上面北极俯瞰,从南极俯瞰。”     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积极举手。课堂好不热闹。我环视四周后点了刘东鑫同学来演示,周文学同学说出自转方向。刘同学站在讲台上,左手扶着架子右手很娴熟的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然后方向不变的把地球仪倒过来转动,周同学观察出了自转方向并总结出了规律: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师:“两位同学表现都非常不错,那谁能在黑板上画出方向呢?”我在黑板上画了三幅图:地球侧视图、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有几个女生跃跃欲试想举手又似乎很害怕,我微笑着说:“不要怕出错,错了也不要紧,同时也要相信自己”。话刚说完马小兰就立马站了起来,走上黑板画出了侧视图、俯视图的方向,下面开始有人小声说“反了”,小兰的脸很快就红了,难为情极了,这时我笑着说:“错误是增长知识的必修课,错过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印象更深刻”。下面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我顺势说:“你们先看后面挂的钟,指针转动方向是怎样的?相反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小兰看看钟,很快意识到自己错在哪儿了,迅速改正过来。(这个过程让班上的学生都会画自转方向了)紧接着第二个问题     师:“看导学案上的材料”     探究材料:恒星日是用距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点,连续两次在同一地上中天所经历的时间。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点,连续两次在同一地上中天所经历的时间。而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天是指一个太阳日。由于恒星距离遥远,所以地球连续两次面对同一颗恒星时,可认为地球是在原地转动3600,在轨道上移动距离为0.而太阳离我们较近,自转的同时在轨道上移动的距离不能忽视。用图可简单概括恒星日与太阳日之间的关系:     师:“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很抽象,我决定亲自演示。     演示一:以教室后面的电扇作为遥远的的恒星,我的右手伸出正对恒星(电扇),站在原地旋转3600又一次正对恒星,转的角度是3600,用时23时56分4秒。     演示二:以教室前面的电扇为太阳,我的右手正对太阳(电扇),以讲台边为公转轨道,我一边自西向东转动身体一边在轨道上向右走,等到我转了3600时,右手正对的方向并不是太阳(电扇)必须再自转一个角度,手就正对太阳了,此时我自己转了3600多,用时24时。     同学们似乎有些明白了,蠢蠢欲动想演示一下,我请一位同学演示了一下,演得非常好。我于是接着问:“(思维延伸):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得相反为自东向西,结果有变化吗?”一片沉寂,大约过了几分钟就有部分同学举手,我选择了王晓刚,他小跑到讲台,把自己的理解用行动演示了一遍,然后说:“我觉得结果应该是这样的,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应该变短,因为第一次到第二次正对太阳地球自转了不到3600,也就是说此时太阳日比恒星日短些。”我心里很是欣慰----学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继续拓展,师:“那如果自转公转方向全部变相反,结果又如何?自转方向不变,公转方向变相反呢?”大部分同学能得出正确结论,于是我总结了一下:自转公转方向相同,太阳日比恒星日长;方向相反,恒星日比太阳日长。前提条件是速度不变。虽然这个问题是个难点,但通过这样的身体教具的演示,形象生动,学生体味到了其中的内涵,能举一反三,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培养,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第二个问题顺利解决。     师:“读材料:做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夹角称为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称为线速度。读课本第十四面“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问题:图中两个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北纬600,北纬300,和赤道处都为————,这说明什么问题?如何求出?     图中600N纬线,300N纬线和赤道在两个子午线平面之间的线段长度不等,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规律?通过数学方法能否得出600纬度处线速度和赤道处的线速度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几个问题学生似乎觉得很简单,纷纷举手,     生甲:“一小时都是150,说明角速度相同”     生乙:“3600除以23时56分4秒,得出角速度约为150每小时,且都一样,极点为0.     生丙:“线速度全球不同,赤道处最大,极点为0.     生丁:上台演板,求出了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公式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有谁能以地球仪为例讲一下?”话刚说完,齐刷刷的有很多同学站起来,我让一位女生上来讲“角速度是用夹角除以时间,而地球上除了极点外转一圈3600,用时都是23时56分4秒,所以角速度全球一致,而极点为0.线速度是转过的弧长除以时间,而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长度不一样,赤道最长,极点为0,所以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减小”听了学生的回答,我不得不感叹这些学生思维的严密,和很强的观察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接着又探究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同步卫星和卫星发射的问题”,还进行了课堂目标检测,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踊跃回答问题,积极思考,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通过学生比较满足的笑容和正确的的检测答案可得出这节课学生是有所得的而且很开心。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可能谈不上非常好,但是对我而言确实很有价值。因为这是我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可能就是一次思想的变革。与之前上同样一节课比,我觉得我个人很轻松,一节课中我讲的并不多,主要是组织课堂,解放了老师,而学生掌握的还比较好。课堂非常活跃,几乎没有人走神,睡觉,都能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是非常和谐的,有生命力。学生们有学习热情和OO。以前讲这个内容总觉得对学生不放心,老师从头讲到尾,基本上是在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主要是听,只能被老师牵着走,没有发挥其个性。感觉学生云里雾里没听懂,课堂是没有被点燃的,教室里很安静,气氛沉闷压抑,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一下课全趴下了,关键是教学效果绝对没有这节课这么好。通过这节课我也明白了,教与学应该是互动的,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为导演,学生才是主角。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用心去听,开口去说,动手去写,积极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载体,真正体会到“我学习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激亮学生求知渴望的火种,让他们士气高昂,精力充沛,提高实效,而不是泯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这节课为契机我会继续去探索!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学生  地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136924号-2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