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对象有了全新的面貌,对待学生便有了新的要求。当代的学生知识见闻增广,信息反馈迅速,认知上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大多拥有一技之长。敢于反抗、敢于质疑,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一方面渴望别人了解,另一方面又不了解别人,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喜欢别人管,行为上追求OO和自尊;意志行动的OO性尚未成熟,易受暗示,喜欢模仿;极力表现与众不同,有时行为过激甚至出格;崇拜明星,却不崇拜英雄;依赖网络,喜欢用火星文;爱看动漫不爱读书。同时,仍不能全面而恰当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因此,面对全新的教育对象班主任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新的诠释,进行新的定位,形成适应时代与社会的管理风格。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管理风格的正确定位是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指南,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催化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新课程OO的关键。
2、1 OO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OO学生。作为学生心中的绝对权威,班主任的管理者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OO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管理型为主的“高压”方法似乎已行不通,应该向“服务型”转变。学生既是班级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管理的主力,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是为OOOO,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所谓服务意识,就是全心全意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学生家长负责,学校负责,通过班主任的服务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智力上、体能上以及劳动能力上都能得到正常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2 平等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过分强调权威地位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OO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4、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OO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正是在这种平等的情境和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事和教育情境。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1、????社会是一个大OO。中学生正是花季少年,爱美、爱艺术正是其天性。OO中艺术门类广泛,仅我校历史上就有美术(含文史类美术、理工类美术)音乐(分声乐、器乐。声乐含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器乐有钢琴、萨克斯、手风琴等)表导(表演、导演)舞蹈等等。我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入学成绩仅400多分),如果以此与省市示范高中竞赛纯文、纯理,其结果不言而喻。但省市示范高中一般不招艺术类考生(主要因为要求不统一,管理有难度)这正?给我们这类学校留下了发展空间。对那些专业起步晚、文化基础差的艺术类考生?不宜轻视、歧视。相反,我们要重视、引导、鼓励。对2003届学生,我从高一开始就主动、积极地诱导他们走艺术之路,发掘艺术人才。今年OO本科达线的七?名考生全是艺术类(音乐两名,美术五名)其中有两位是高一入学成绩仅200多分的扩招生。
2、?????矛盾特殊性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何况是?复杂的人?更何况是年少活泼的学生?更何况是要求创新的艺术类考生?在不触犯校规、校纪的前提下,应当关爱、保护甚至张扬个性。因为,个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创新的条件,是艺术成熟的标志。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没有鲜明的个性就没有杰出的艺术。2003届罗其金说、唱、跳才艺俱全;刘帅性格暴躁、乖戾......对此,因材施教,适当引导、鼓励发挥才有丰硕成果。
3、?????对艺术类考生的教育、指导,必须自觉运用教育心理学,运用夹生土豆片法?则,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不吝表扬、善意批评(详见拙文《批评的艺术》,载《煤炭普教》1992年第OO)既前瞻目标,又脚踏实地;既?渴求天上的彩云,更瞩目眼前的玫瑰。正是树立了目标并不懈地为之努力,才有栾涛、周宏宇从门外汉到一枝画笔闯北京,现在已小有成就。
4、????思维方法――在普通高中就读的艺术类考生,专业要请最好的,文化课跟着?上;而在专业学校就读的则反之。文化课五科(数学仅少数设计专业按比例计分)宜依照“木桶理论”补缺补差
1、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专心致志的专注精神。古希腊哲学家德诺克利特说过“:对一种特定对象的强烈OO,使灵魂看不见其余一切。”说的就是这个理。我上高中的时候,在一次期末考试动员大会上我们的一个副校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人的要求越多,注意力就越分散。”班主任成天面对一群学生,这就要求从内心里升腾起为他们服务的使命感,用最美的爱心和最真的OO专心致志地哺育他们,爱岗敬业就是专心的表现。的确如此,当今社会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动摇着部分老师的道德思想。为了追求轻松,出现了无人愿意当班主任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有人认为:班主任工作既累又苦,报酬又少,还不如趁闲暇之时做些其他事情。这种想法与“行为师范,德为人表”的师德相违反。我觉得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自觉承担成为师范、人表的道德义务,拥有“专心致志,不慕名利,不谋富贵,甘为人梯”的敬业精神。孔子之所以被后人颂为“万世师表”,虽颠沛流离,累累惶惶却教诲不辍,一生始终如一,倾心执教的道义性追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2、人之初,性本善。无论多么捣蛋的学生,在心灵深处都有一泓清澈的泉水,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慧眼和双手去寻找泉眼,像疱丁解牛似的依其理、取其法,让那清澈的泉水汩汩地流出来。所以情感教育对班主任来说就是要拥有家长的`心肠,让心底的爱如莲花般绽放。班级管理教育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那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让自己既是一位深沉似海的严父,又是一位耐心细致的慈母,只有这样才会把孩子内心的星星之火,燎绕到幸福的彼岸。经努力,最后这泓清澈的泉水终会汇成父母、老师的希望之河。爱心的付出必须无微不至,就好象身上的血液随时渗透到身上的各个毛孔,如有不慎,就会造成肌体的损坏。管理班级爱的河流必须流向班级的各个角落。班主任应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上。譬如:那些平日比较顽皮、学习成绩欠佳、性格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也有被爱、被肯定、被赞赏、被尊重的OO,这种OO一旦被满足,他们身上平素所难以被人察觉的许多潜能便会奇迹般地激发出来,从而获取出人意料的成功。相反,如果这种OO屡屡受挫,或是一直受到压抑,一个人身上的潜能便有可能化为乌有,甚至引发悲剧性的惨局。所以对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一声夸奖无异于滋润心田的甘露,可以激发孩子们勃勃向上的生机。
3、走在校园里,时常听到同学们在谈论班里面的事情,他们常用“班头”、“老班”这一类的词语来称呼班主任,我认为这是孩子内心里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表达爱的方式,看似简单却含义颇丰,显得格外亲切,足以表达你和他们已通过班级这样一个平台融于一体。他们愿意交你这个特殊的朋友,在他们心中,你已成为一块磁石,强有力地吸引住了他们。这时,班主任就应该放下“官”架子,拾起精诚的火种,去深入到班级这块巨石当中,和他们手握手、心对心地交流。教师和学生交流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不是你想和他们说掏心窝的话,他们就会敞开心扉,给你倾诉心声。这就告诉我们须对学生的情况做细致全面的了解,通过家访、观察、开座谈会、看他们的周记等形式了解他们的家庭、兴趣、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寻找到交流的突破口,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播洒你爱心的种子。我班的杨争同学平时表现良好,从不迟到早退,可最近经常迟到,考虑到她个性很强的特点,我没有批评她,而是通过她的周记了解情况,知道了她最近和好友闹别扭,心里老想这事,茶饭不思,夜不能寝,致使迟到现象屡屡发生。我就找了他的那个好友问清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那个同学因临时有事没有按时赴约,致使他脆弱的心灵受到创伤。我先教育那个学生,给他讲信用很重要,有事可以给杨争先打招呼,不能不遵守诺言,并让他向杨争说明原因;后来我又找杨争谈话,先肯定了她把学生友谊看得很宝贵是无可厚非的,并让她一定要原谅好友的过错,从而调整好心态,按时上学,杨争脸上顿时有了喜色,并答应我以后决不迟到,并且和那个好友重归于好。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接触到这些“点子”上,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职业的专心和对学生的爱心,将在真挚、深厚的情感教育中形成强大的暖流,让我们怀抱一颗宽容心,以交心、换心的方式使这股暖流漫过他们精神的冻土地带,就好像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春天我们用真诚播洒希望的种子,用爱心的雨露来哺育他们,于是,在岁月的轮回中那些正在茁壮成长的生命都能满载辉煌,更加蓊郁芬芳。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