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和严峻挑战。而投资并购作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革新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高质量的投资并购活动,能够有效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经营活力,提升企业在同行业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促使国有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基于此,文章围绕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重要意义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企业后续推进投资并购工作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并购
在国家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同时,投资并购管理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围绕主业开展强化弱项为主的投资并购管理,不仅能够快速盘活国有企业的资本,让国有资产在并购的活动中实现资本增值,还能够拓宽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促使国有企业获得更加稳定的投资效益。然而,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在投资并购管理中仍存在资产评估不合格、体制建设不完善、投资并购交易存在风险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顺利实施。因此,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议题。
一、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意义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必须加速产品迭代更新,以持续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但从目前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出现了资金链断裂、设备老化、自身研发能力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致使国有企业的发展步伐受到阻碍。而投资并购管理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与成长中至关重要的策略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投资并购管理能够全面整合和利用企业的资源,有效弥补企业发展动力不足、资源短缺等问题,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解决实际的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此外,经营范围单一化是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将所有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某一领域,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全方位发展。而投资并购管理工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拓宽经营范围与收益渠道,为国有企业涉足其他行业领域扫清障碍[1]。
二、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评估不合理、不科学
就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整体实施情况来看,在实际的投资并购管理工作中,许多企业仍旧遭受资产评估不合理和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困扰,这就很难保证资产评估结果的精确性,进而使得国有企业在投资并购管理方面面临着重重阻碍。之所以会发生这类问题,究其根本在于不同评估机构之间的资产评估标准、评估方式和操作流程存在较大差异,加之资产评估工作容易受评估人员主观臆断的影响,一些评估人员缺少严谨科学的态度,没有严格遵循规范的流程进行资产评估,而是一味地按照自身的想法和经验对相关数据进行评估,这就导致最终的评估结果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自然也很难为国有企业落实投资并购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甚至会给国有企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部分国有企业过于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作出的资产评估价值,缺乏投资并购相关的专业分析能力与判断能力,并且仅将资产评估作为一个形式和流程,没有依据市场形势和企业发展实际对投资并购项目的估值进行准确预测,也没有将具体职责落实到个人,这不仅不利于保证国有企业投资并购估值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难以确保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实施效果,无法助推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2]。
(二)投资并购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考虑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涉及财务、业务、人力资源、法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要想保证投资并购活动的规范、有序执行,必须构建完善的投资并购管理制度体系,并致力于优化投资并购的法律框架,从而为国有企业高效开展投资并购活动营造一个更加优越的市场环境。然而从整体的实施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和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投资并购管理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规范的建设,但现行制度体系中依然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细节性问题,如投资并购相关法律内容的缺失与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法律条文之间存在冲突或重叠等问题,这就难以解决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不仅如此,针对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投资并购管理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为欠缺,加之对投资并购活动中潜在风险的监控与管理措施尚显不足,尚未覆盖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方方面面,在投资并购建设期间也没有对职工利益进行有效维护,甚至存在削减员工利益、随意裁撤等现象,这些都会对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造成重重阻碍。
(三)投资并购交易风险把控不到位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投资并购管理虽然是国有企业拓宽经营范围、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但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涉及的流程比较复杂,加上影响投资并购管理效果的因素颇多,投资并购交易中存在的风险也会导致国有企业的投资并购行为无法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首先,由于我国关于投资并购管理的实践研究起步较晚,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与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很多中介机构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投资并购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审批手续、操作流程等内容,这就无法为国有企业的投资并购活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甚至会使得国有企业在投资并购交易时出现风险投资、投资过度等情况,不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其次,由于个别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往往会隐瞒自身的真实情况和风险隐患,若国有企业没有提前对被投资并购企业进行提前调查和了解,将会使得投资并购管理工作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进而为国有企业开展投资并购活动埋下诸多的风险隐患。最后,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并未重视投资并购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合规性风险,如财务管理不规范、账务不实等,也没有对并购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工作流程进行充分了解,再加上并未针对投资并购活动制定完善的审批制度,整个并购活动的审批程序不够规范、合理,这些都会增加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进而影响国有企业投资并购后的经营效益,使其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三、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规范投资并购流程与资产评估标准
新时代视域下,国有企业要想保证投资并购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实施,必须基于国有企业投资并购中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有针对性地规范投资并购流程与资产评估标准,让整个投资并购活动的每一个流程和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权责到人。首先,为了妥善应对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中频发的资产流失难题,国有企业必须全面深化对现有工作体系的监督与管理,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运营状况和战略发展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同时,加强资产并购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指导,以助力国有企业有效预防并化解投资并购管理中的潜在风险与挑战[4]。其次,在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当挑选具备高水平专业能力和相应评估资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并应全力配合该机构开展必要的调查工作,严格遵循资产评估要求和行为规范,以确保资产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从而为后续推进投资并购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最后,国有企业应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持续开展投资并购相关工作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层和投资并购决策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从根源上保证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的发生。
(二)健全投资并购管理制度及法律体系
为了切实保证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落地见效,仅靠规范投资并购流程与资产评估标准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基于国有企业并购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投资并购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法律体系,以便为后续推进投资并购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首先,相关监管部门应理顺国有企业在投资并购管理方面的审批权限,制定统一、详细的审批标准,对于不同的投资并购行为,需要采取与之对应的审批流程、标准和权限。在此基础上,还应严格按照实现权责清晰、有效制衡和协调运转的治理目标,建立多位一体的治理机制及监督体系,积极落实责任追溯机制,尽可能避免投资并购管理权责不明、互相推诿责任等问题,促使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其次,国有企业应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通过建立健全投资并购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明确投资并购管理的实施标准、具体流程和责任划分,尤其是针对投资并购的投后管理,需要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力度,依法确定股东会、董事会、监理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董事会决策机制,强化董事会个人职责,以充分发挥监事会对各项财务活动和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投资并购管理的科学性,从而助推国有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最后,考虑到投资并购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为了有效避免因个人事务或舞弊给相关利益者造成重大损失,必须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为重点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提升管控效能,进而为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高效率、高质量开展保驾护航。
(三)加强投资并购风险的动态监督管控
鉴于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严谨性和专业性,为了顺利实现投资并购的预期目标,必须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框架,深化对投资并购过程中潜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精细化管理,以此来识别、预防和控制国有企业在执行投资并购管理时所面临的风险隐患[5]。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根据对目前国有企业投资并购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中依旧存在违规操作流程、协议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国有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风险。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每一个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执行标准,并通过制订科学严谨的投资并购方案,确定投资并购交易过程中的价格制定策略、并购协议关键条款、交易货款支付方式、股权比例等,以免造成投资并购交易的错误研判。
有关部门应适当加大对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积极构建良好的资本市场秩序,为国有企业后续开展投资并购管理活动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也应加大对目标企业的考察力度,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业界声誉、资产结构等信息,以免做出错误的投资并购决策。此外,针对投资并购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搭建覆盖投资并购活动全流程的风险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对投资并购风险的动态监督和管控,确保投资并购管理得以落地见效。
为了更好地防范投资并购管理风险,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国有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全过程管控,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重大风险防控机制,提高企业对经营环境变化、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并结合内部控制体系监督评价工作中发现的管理缺陷和问题,综合评估企业内外部风险水平,提前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发生颠覆性、系统性的重大经营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是新时期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助力国有企业快速融入市场的必由之路,对于调整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起到不容忽视的深远意义。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投资并购工作,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精准把握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规范投资并购流程与资产评估标准、健全投资并购管理制度及法律体系、加强投资并购风险的动态监督管控等措施,让国有企业能够选择更加灵活、有效的投资并购方案来实施相关并购活动,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从而为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革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杰.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的投后管理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0):26-28.
[2]陈佩.国企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投资并购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3):70-71.
[3]李星辰.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对策[J].现代企业,2020(10):54-55.
[4]王均,陈娣.国企改革背景下大型建筑安装企业投资并购研究[J].商讯,2020(16):109-110.
[5]黄珊.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投资并购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9):85+91.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