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前提。农业是农村的首要支柱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既能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能逐渐缩小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贫富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环境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农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提升,但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持续优化农村的发展对策,克服困难,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本文以广西地区为例,对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广西地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行政区域下辖14个区市,10个县市,土地总面积为2376万hm2。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的传统农业经济逐渐向智能化农业经济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广西农业大力发展粮食、水果、蔗糖、蔬菜等产业,在全区及全国都创建了优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和使用,建立更多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如乡村游玩、生态游玩等。同时,把乡村的自然资源和当地的风俗相结合,不仅扩增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还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广西全年生产总值13092.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69.81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8938.57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092.49亿元,增长2.0%[1]。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第二、第三产业,由此看出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2022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68.9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持续实现平稳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比2021年增加了0.64万hm2,增长0.2%[2]。全年肉类产量同比2021年增长3.1%[1]。蔬菜、水果产量平稳增长,但甘蔗的产量较2021年呈下降趋势。
广西地区也加大了打造地区农产品品牌的力度,如河池巴马香猪,百色芒果,武鸣沃柑等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美誉度。截至2022年9月,巴马县香猪养殖规模68.29万头,出栏量43.29万头,年产值超2.2亿元,巴马香猪已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3]。2022年百色市芒果果园面积达9.1万hm2,产量105.6万吨,产值超47.2亿元,成为百色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4]。沃柑的种植已成为武鸣区农业助进农户增收的关键产业。2022年武鸣区沃柑种植面积达3.1万hm2,年产量达150万吨,大量销售到世界各地,带动发展了分选、包装、物流、电商等产业,沃柑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
2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的生产环境遭受破坏
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产环境,一旦生产环境遭到毁坏,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首先,在实际农业开展中,农民对土地不科学地进行开垦或者燃烧草木等现象都会导致地表上的植被遭到破坏,逐渐荒芜,广西地区更为明显。其次,农民肆意开垦坡地、陡坡开荒种树、扩增土地面积、烧毁林木等行为,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板结、肥力流失等。在2022年,广西水土流失面积为3.75×106hm2。再次,由于部分村民缺少保护环境的意识,随意把污水直接排放到田地中,甚至有些村民把未使用完的化学药剂投放到河水中,导致水源被严重的污染。最后,一些村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能降解的地膜或者使用过量的农药等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2.2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当前,广西农业生产已逐渐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机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众多的便利,农业机械化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特别加强精细化耕作田地方面。然而,导致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原因:首先,机械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利用率不高。其次,一些偏远山区的农业依旧还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且受当地地理因素、环境的影响等,造成农机推广受到阻碍。
2.3缺乏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员为保障,但因为农村地区农业的生产环境较差且经济收益低,造成广西地区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许多农村人口流失十分严重,留守乡村的大部分是一些劳动能力不强的人口,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将技术和农业生产经验集于一身的人才更缺乏。目前,所建立的农业人才队伍中在岗的职工较少,年龄趋于老龄化,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较低,难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方式,造成农业经济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4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发展盲从
在乡村战略下,广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较大变化,但当前运行的产业结构依然存在与行业高效发展不匹配的地方。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未完全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造成种植的农产品质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例如,一些地方的农民盲目跟风,大量种植市场上热销的产品,没有实际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等,造成产业结构调整之后市场价值变低。其次,广西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以传统的养殖、种植为主,未及时关注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忽视了两者的结合发展,错失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在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时只是引进机械,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的机械化水平,却忽视了旅游业、休闲业发展所带来的优势,未将农业与其相结合发展,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2.5网络覆盖率不高,科技应用不足
振兴乡村需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结合科技设备与信息化技术,充分对农村产业结构开展技术升级及整理信息,并利用信息的流通性来开拓农产品经济市场,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关注度。目前,在广西乡村建设中,由于网络信息技术设施没有完成覆盖到乡村建设、网络运行设备也不齐全,导致当地村民不能清晰地了解市场的需求,缩小了农业产业发展市场,造成农产品销售渠道过窄。并且,因为网络不发达,造成当地农业生产技术仍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不能进一步得到创新和改善,导致农业生产的质量不高且生产效率低。除此之外,因为网络覆盖率低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流,造成当地农民在发展农业时不能准确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不仅造成农产品浪费,还导致农户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3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广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3.1保护农业生产环境
将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是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
首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引入绿色防控技术,利用毒素低、效率高的农药对农作物进行喷施,并持续减少化肥的施加次数,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积极实施统防统治,实现化肥农药的增量减效。其次,积极建设农业生态工程,不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来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以推动农业的平稳发展[5]。
3.2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既能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大量节省人力、物力,广西地区要积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优势。
首先,加大对机械设备的推广力度,积极到乡村地区对农业机械进行大范围宣传,让更多地区的村民了解到使用机械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便利,不断提高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对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减轻农民购买农机的压力。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做好农户使用机械进行农业生产后续的保障任务,积极落实农机使用人员的技能培训,不断解决农户使用农机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在农机保障服务中不断完善农机的使用,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3.3引进技术人才,加强人才培养
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广西地区要积极引入高技术人才并进行培养[6]。
首先,制定优惠政策,引入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特别是一些具备高学历且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人才,要把他们培养成当代农业生产的先锋并带领农户共同进步。其次,创建一支专业素质高、有职业素养的农户团队,将目前所拥有的资源和资金进行综合利用,对农户开展一系列实用、有价值的技术培训,比如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植保无人机播种等,从而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成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持续开展农业技术活动,积极引入一些有志气的农业技术人才参与现代农业的生产。最后,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宣传力度,不断稳固农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引入更多人才加入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4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农业生产中,要摒弃落后的思想,重视对市场调研及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政策的引导下将产业方向调整为能获得经济效益高、质量高的农业生产;积极结合当地特征,持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结构模式,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对农业产业结构实行调整时,要大力展现整体把控的能力,结合当地特色及风俗,打造地区“一乡一品”格局,实行区域特色产业链,扩增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此之外,大力推进农业生产,重视对龙头企业的培养,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
首先,推动企业和农民的合作,积极引领农民扩增销售农产品的数量,不断优化与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其次,积极引入更多优质的企业进入城镇和乡村,不断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有序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有效结合,逐渐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动周围村庄农业产业的调整,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
3.5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推动产业高速发展
目前,广西部分地区农村信息化普及范围较小,农产品市场上销售常常存在供应和需求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农产品大量堆积且售卖不出去,造成农户利益受到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要注重乡村信息化的建设,不断扩大村庄网络的覆盖面积和信息化设备的推广,便于农户获得最新的市场动态,从而迅速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减少由于市场客观因素而导致农户发生经济损失,保障农户的经济来源。除此之外,加强广西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对巩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改革具有关键的作用。广西地区要开展实践,进一步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推广。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乡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积极下乡宣传和普及,不断提升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其次,大力创建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对接平台,让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进行沟通交流,将农业生产资源与市场资源有效进行整合,以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最后,帮助当地的农业生产者创建网络销售业务,积极拓展网上的售卖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将乡村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从而扩大农业产品的销售范围,为农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4结语
农业是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部分,为进一步推动广西农业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农户增收致富,要时刻紧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所带来的优势,解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重视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不断扩大乡村的网络覆盖面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3-31)[2024-02-13].http://tjj.gxzf.gov.cn/tjsj/tjgb/ndgmjjhshfz/t16223280.shtml.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22年全区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EB/OL].(2023-01-30)[2024-02-13].http://tjj.gxzf.gov.cn/tjsj/jdfx/qq/t16446821.shtml.
[3]佚名.祝贺!巴马香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成立[EB/OL].(2022-10-10)[2024-02-13].http://www.hcwang.cn/5148.html.
[4]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百色芒果开采今年产量预计达125万吨[EB/OL].(2023-06-10)[2024-02-13].http://gx.people.com.cn/n2/2023/0610/c179464-40452078.html.
[5]李新龙,杨林钟,赵芸.乡村振兴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新零售发展经验及推动广西新零售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23(07):16-19.
[6]吉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发展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3(02):156-15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