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1、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的全面发展”战略被提上了议题,传统教育中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继承、教师的单向施予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观呼唤的是主动的、预期的和参与式的教和学。科技的突飞猛进,文化潜在的冲突使得原来的制度化教育无法适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也就在这种呼唤声中应然而生。教育政策因为教育问题而产生,也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而制定的,其过程涉及政策的形成阶段、执行阶段和评估阶段。
2、政策的形成阶段要“澄清其目的、价值或目标”。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赋有时代的意义,知识经济社会中的素质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即会做事、会做人、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同阶段的教育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理解。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本是针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片面性而提出的,提倡学校和家长要用“多元智能理论”的人才观和“多把尺子”的评价观来为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赋予更多的内容。大学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它强调的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其目标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贯通的掌握从而达到其智慧的提升,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知识、工作迁移融通能力。
3、然而从该政策的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讲,由于政策制定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并没有真正列出所有可能达到该目的的重要政策手段;不同的执行部门或单位都程度不一地曲解或片面地理解和认识素质教育的涵义,进而在执行阶段,不管是手段还是力度都是纷呈差异,以致于在基础教育方面出现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出现了大学素质教育高不可攀的尴尬境地。
4、在政策的评估阶段,制定机构和人员应该“审查每项可供选择的政策会产生的所有重要后果,并将每项政策的后果与目的进行比较,选出其结果与目的为最佳目标的政策”。面对素质教育所呈现出的“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的局面,当务之急,我们各方面的人员都应该要好好地冷静反思。
1、各发达国家把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素质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关规定的范围内,小学的课程设置由学校确定,一般都设有阅读、写作、数学、社会、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而音乐、美术属于必修的基础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土著课,专门教授本民族的艺术文化。日本小学把音乐学科作为重要的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学年开设80课时,占总课时的7%,占国语总课时量的30%左右。日本小学新教学大纲中,各年级的音乐教材都比过去增加了一首歌曲,为四首歌曲,并规定琴和日式鼓等日本乐器要引进音乐课堂教学中。英国小学也把美术、音乐作为必修课。法国小学各年级的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和教学大纲均由国民OOO门统一规定,设置了七门课程,艺术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五个年级中都有设置,并明确规定,要教会学生准确而优美地唱歌,引导学生对小段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参加歌曲创作和即兴演唱,学会基础乐谱;会使颜色和图像相协调,能进行美术的构图想象,逐步熟悉人物像和其它不同风格的图画作品。
2、各发达国家从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高度提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要求,从“纯粹艺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小学生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获得美感体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的形式结果,而“真正重要的是要唤起创造的热忱,帮助人们提高到一个更高的生活水平”。他们认为,学生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感知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利于学生积极灵活地适应面向21世界的社会的变化,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学会生存。
3、各发达国家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多层次的。主要有:(1)艺术学科教学。美国、日本等国小学对音乐、美术进行分科教学,德国小学把音乐、美术两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教学,韩国小学低年级把音乐、美术、体育三科综合,作为“快乐生活”课程。⑵渗透性素质教育,即在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以美国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一般每学期安排15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每单元有一个中心,根据教学内容,渗透艺术教育。如教“天鹅湖”这个单元时,教师讲“天鹅湖”的故事,欣赏“天鹅湖”的舞剧,还进行表演、画画等等。德国小学在劳技编织课中渗透艺术教育,让学生开展传统的编织,学会自己制作小礼物和美丽的包装,学会美化环境,使儿童懂得目的性和完美性是一致的。(3)课外文体活动。各发达国家小学都把课外文体活动作为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日本东京学芸大学附属小学每天下午均有一个多小时文娱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歌咏、舞蹈、剪纸、绘画、乐器演唱、合唱等课外活动。大根布东小学是日本内滩町的一所小学,学生只有595人,但校内有艺术制作教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该校每学年都要举办一次艺术文化节。在德国小学中儿童按艺术美的.要求精心布置教室内外,窗上和墙上都贴有学生自己画的彩色画、习字和照片,走廊上到处是学生自己栽培的花卉,上空挂着学生自己制作的工艺装饰物,五彩缤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艺术美的快乐学习环境。
4、所谓方法个别化,就是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基础上,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主要表现有:一是OO学习。例如,德国有一所小学,在图画课上,教师不规定主题,由学生任意画,作画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则随时提示、检查和讲评。画到一半时,教师坐下来读一篇童话,学生边画边听,这样童话里的人物、鸟儿、花草等各种景物不仅可以丰富儿童作画时的想像力,还能启发学生和老师一起设想童话中的情境,促进学生OO思考能力的发展;二是个别指导。英国小学专门开设了OO课,其目的在于对基础不同或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要求的艺术教育OO。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多种条件,设置多种情景,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例如,在编织课上,有刺绣、贴花、缝花;在美术课上,有贴画、写生画、剪贴画等等,教师不规定范围,只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个别指导;三是小组教学。按照学生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为他们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定时训练,促进发展。在发达国家城市中,假日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街头进行演唱、演奏或作画表演,他们非常强调学校艺术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公众。
1、教育要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这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界的共识。怎样实施素质教育,走出特区素质教育的新路?深圳中学作为深圳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2、第一级目标是:“培养一流的富于现代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一个总目标,它建立在时代要求与中国社会尤其是特区社会以及深圳中学作为重点中学的背景上。一流的富于现代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有优化的思想观念。为此,我校确立的第二级育人目标就是:深中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十大观念,即:(1)价值观念:(2)是非观念;(3)审美观念;(4)环境观念;(5)效率观念;(6)创造观念;(7)竞争与合作观念;(8)示范观念;(9)成功观念;(10)主体观念。观念属于上层建筑,如没有能力来支撑,便是空中楼阁。所以,我们强化以下八大能力作为育人的第OO目标。这便是:(1)是非判断能力;(2)审美能力;(3)学习能力;(4)动手能力;(5)创造能力;(6)广泛地交际能力;(7)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8)自我设计、自我调节、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这OO目标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观念为先导,以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层层深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整体性、全面性。这些目标是我校素质教育的根本导向和学校一切工作的着力点。
3、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依托。应试教育违背教育宗旨片面追求升学率,将课程局限于应付考试的狭隘范围,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我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基础性的要求出发,创立了“五个结合”的崭新的课程模式。
4、“五个结合”的新型课程模式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知识课与活动课结合;显性课与隐性课结合;传统课与创新课结合;普通课与特色课结合。这五个结合的新型课程模式,贯穿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具体内容,体现了对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目标的积极追求。为了使这种新型的课程结构发挥整体效能,我们特别强调五个结合内部的有机性和五个结合之间的谐调性。为了保证这种新型课程结构具有旺盛的活力,我们特别注意强化对“五个结合”中后者的落实,既不搞OOOO,也不搞实用主义。如,我们为了落实普通中学普遍容易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建立了系列化的劳动技术教育基地,做到了场地落实、设备落实、教材落实,队伍落实、经费落实和制度落实,开设包括工艺木工、烹饪、无土栽培等在内的六大类九门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列入正课,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植物无土栽培课程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实践观念、又增强了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和从事现代科技活动的能力,得到了OOO副总理的肯定。再如,德育活动课开展了“情系老区,共同成长”和为弃儿罗岭军小朋友送温暖的活动,具有形象性、实践性、感染性与教育性等优点,既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的主动精神与乐于负责的社会使命感,又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还如智育活动课开展的辩论比赛,由语文科组组织,在全校各年级展开。辩题从“特区中学生能否担当深圳第二次创业的重任”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要不要对严肃艺术采取倾斜保护政策”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表达技巧,还做到文道统一,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1、别抱怨你手上的牌 当年意气风发的我,带着对未来的几分憧憬,踏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开始扬帆起航。也许是因为我们是受传统教育的一代,想当然的我把自己当成了名副其实的...
2、审题指导:杂感从形式上还是议OO,只是比我们平时所要求的规范的议OO更OO活泼些。材料中的墨鱼、螃蟹、马鲛鱼等都是象征,象征着人们的某种目标,这则材料讲的实际上是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现实生活之间总是存在着重重纠葛的矛盾,甚至是现实有时有意在跟人们开着玩笑,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现实,切合实际,并且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目标,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现实。文章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立意,当然也还有其它角度,但不管怎样,不能脱离材料的中心内涵。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