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知识 » 正文

压疮的防治(地榆外用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压疮的防治

地榆外用的功效与作用

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怎么使用

压疮的防治

压疮的防治

1、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氧、缺血、营养OO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不仅发生于卧床病人,许多也发生于坐位。也称OO性溃疡。压疮问题广泛发生各级医疗系统中,一直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而神经外科病人常有严重的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病情危重,长期卧床不起,不能自行翻身,因此压疮的发生率高,发生压疮会增加OO的工作量,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护理人员应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护理常规的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2、传统观念认为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有患者长期卧床,许久不变换,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OO造成。新的观念认为:造成压疮的三个主要物理是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全身因素:引起压疮的全身因素包括昏迷、瘫痪、全身营养OO、年老、体弱、长期发热、恶病质、水肿等。

3、1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当患者积分≤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关研究表明,OO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会自动退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OO必将加重损伤程度。

4、2间歇性解除局部OO,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30°侧卧更换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内;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透明敷料如3MTegaderm)、保护敷料来减少。

地榆外用的功效与作用

地榆外用的功效与作用

1、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中药地榆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熟地榆磨成粉外用。结果:22例Ⅲ期压疮全部治愈,平均疗程为(9±2)d。结论:中药地榆治疗压疮疗效好。

2、关键词:地榆;Ⅲ期压疮;疗效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 发症,尤其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科以及骨科患者最常见。有关压疮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为寻求一种疗效可靠,简单 易行,费用低廉的治疗方法。2007年~2009年江苏省东海县OO医院应用中药地榆粉对神经内科及老年科的Ⅲ期压疮患者22例进行治疗 观察,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22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26~86岁,平均65岁。脑血管意外17例,肿瘤晚期2例,糖尿病l例,类风湿 1例,其他1例。压疮最大面积10 cm×10 cm,最小1 cm×5 cm;压疮发生部位:骶尾部20处,髋部1处,臀部1处,背部1处;根据《 护理学基础》中压疮的分期标准,22例均符合Ⅲ期压疮诊断[1]。 2 中药地榆的制备方法:将地榆切片炒干磨成粉状即可,或到中药房购熟地榆磨成粉。 3 治疗方法: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等综合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以局部治疗,即用碘伏消毒擦洗压 疮疮面后,将地榆粉扑于疮面至疮面全部覆盖一层即可,暴露疮面,无需包扎,如怕污染床单可在疮面上盖上清洁的纱布或棉制隔垫即 可,每天换药1~2次至疮面愈合,治疗中如发现疮面过于干燥可加用金霉素眼膏起湿润作用。 4 治愈标准: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 2 结果 22例Ⅲ期压疮患者用药后第2天,局部红肿明显消退,渗出液显著减少,疮面开始干燥结痂,患者自觉疼痛减轻,平均(9±2)d 全部治愈。与常规用络合碘消毒疮面,用庆大霉素8万U以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将无菌纱布浸湿敷于疮面上,外盖干纱布,每天换药2 ~3次,治疗Ⅲ期压疮的治愈时间(18±6)d[2];以及常规用鹅颈灯照射创面,1~2次/d,10~15 min/次,照射后以外科无菌换 药法处理创面的创面愈合时间13~20 d相比,时间明显缩短[3]。 3 讨论 1 地榆治疗压疮的机理:研究表明地榆制剂对烧伤、烫伤及伤口的愈合有明显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组织 水肿,减轻疼痛,且药物在疮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收敛作用,可减少皮肤擦伤,防止感染,促进愈合[4]。体外试验表明地榆对金OO 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5]。 2 体会:通过对22例Ⅲ期压疮的临床治疗观察,发现中药地榆对疮面收敛作用强,减少疮面渗出效果好,同时还具有消炎、抗感染、 减轻组织水肿、减轻疼痛的作用,从而促使疮面干燥、结痂和愈合,加速了创面的愈合时间。而且治疗方法简便易行、OO低廉、药物 配置简单,护理人员及家属都能掌握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有过敏反应及其他OO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殷 磊.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OO卫生出版社,2000:12 [2] 冯海霞,孔贺利.利磺新治疗溃疡期压疮46例临床观察[J].国际护理学OO,2007,26(4):35 [3] 吴卓葵,藏传兰.外用中药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J].OO进修OO,2007,22(13):122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OO卫生出版社,2007:2 [5]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山版社,1998:18

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1、【摘要】 意图 剖析对手术全期压疮护理理念在手术患儿医治中的临床作用。办法 90例行手术医治的患儿, 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调查组在手术期间给予全期压疮护理, 对照组给予惯例护理。比较两组压疮发作状况及护理满足度。成果 调查组患儿在手术期间呈现压疮6例(133%), 对照组呈现17例(378%), 调查组压疮发作率显着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112, P<0.05)。调查组满足42例, 不满足3例, 护理满足度为933%;对照组满足34例, 不满足11例, 护理满足度为756%;调查组护理满足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41, P<0.05)。定论 对手术患儿在医治期间施行全期压疮护理干涉, 可有用防备压疮发作, 有助于患儿康复。

2、 1 一般材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行手术医治的90例患儿作为研讨目标, 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 各45例。调查组中男24例, 女21例;年纪4~11岁, 平均年纪(27±08)岁;

3、其间呼吸系统病症18例, 外科疾病12例, 胃肠类疾病10例, 心血管病症5例。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3例;年纪3~10岁, 平均年纪(87±84)岁;其间呼吸系统病症12例, 外科疾病13例, 胃肠类疾病18例, 心血管病症2例。两组患儿年纪、性别等一般材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具有可比性。

4、 1 术前拜访 因心情过于严峻可使糖皮质素分泌量添加, 导致蛋白质的组成遭到必定按捺, 困此术前医护人员应多与患儿进行沟通, 消除与患儿间生疏感, 下降患儿严峻焦虑心情发作。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怎么使用

1、料:选择2007年6月~2012年11月我科收治的26例压疮患者,包括院内和院外带入的,男18例,女8例,年龄26~92岁,平均50.5岁。Ⅱ期压疮占8例,表浅溃疡(肛周皮肤因大便OO而表现为干燥或因充血水肿呈现发亮但无组织脱落者)占14例,Ⅲ期压疮占4例(1例伴感染),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商品名为汇涵术泰,本品为复方银离子抗菌剂(生产许可证号: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5-0112)由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

2、2? 方法:将26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Ⅱ期4例,表浅溃疡7例,Ⅲ期2例(1例伴感染);对照组:Ⅱ期4例,表浅溃疡7例,Ⅲ期2例(不伴感染)。治疗组:表浅溃疡及Ⅱ期压疮用银离子抗菌剂均匀喷洒于创面及周围5 cm以内的皮肤,3~4次/d或根据创面情况增加使用次数,每次喷洒毕,尽量将创面置于暴露状态;Ⅲ期压疮根据创面深浅,每次用原液喷洒后并用纱布浸湿敷于创面上,再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对照组:用0.5%碘伏消毒、红外线照射加烧伤膏治疗。

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应用银子抗离菌剂喷洒,Ⅱ期压疮及表浅溃疡创面应用1 d即可使创面干燥,分泌物少,3~7 d创面完全愈合;Ⅲ期压疮,应用银离子抗菌剂每天喷洒湿敷换药,5~6 d后,渗液逐渐减少,创面感染控制良好,肉芽生长迅速,3~5周即可痊愈。对照组:Ⅱ期压疮用红外

4、银离子抗菌剂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使用方便,覆盖面广,主要成分包括银离子、高分子稳定剂、去离子水等。银离子对细菌体内-SH的亲和力较强,易结合成不易分解的硫银化合物,束缚-SH干扰细菌的呼吸作用,导致细菌死亡[1-2]。银离子存在于液态环境中,对组织渗透性强,杀菌作用明显。银离子抗菌剂中还含有医用明胶,明胶中有大量的甘氨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是细胞生长的必需成分,尤其是脯氨酸可营养局部创面,促进表皮细胞增殖,对创面的愈合有良好的推动作用[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治疗  护理  创面  作用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