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化妆品市场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大牌化妆品开始以更平易近人的价格和更亲民的定位来吸引消费者。这一现象在国际大牌如欧莱雅、雅诗兰黛以及国内品牌如珀莱雅、薇诺娜等中都有所体现。大牌化妆品“自降身价”的行为,让消费者不禁怀疑,是否卖不动了?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最近的一些财报数据来看,一些知名大牌化妆品公司在中国的业绩确实面临增长放缓或者下滑的局面。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或者品牌形象塑造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以欧莱雅为例,近年来该品牌不断推出更加平价的子品牌,如巴黎欧莱雅专业线“沙龙香氛”和大众护肤品牌“巴黎欧莱雅”。此外,欧莱雅还在电商平台推出了针对线上渠道的定制化产品,价格更为亲民。据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排名前列,市场份额为13.7%,同比增长5.2%。雅诗兰黛则通过与国内电商平台合作,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平价彩妆品牌,如“倾慕”“芭比波朗”等。此外,雅诗兰黛还加大了对线上渠道的投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营销推广,并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据贝哲斯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市场份额为8.8%。
国内品牌珀莱雅和薇诺娜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珀莱雅通过推出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平价护肤品和彩妆品牌,以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泛营销推广,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珀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薇诺娜则通过与皮肤科医生合作,针对敏感肌肤和问题肌肤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在电商平台推出定制化产品,以更亲民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薇诺娜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自降身价”引热议
对于许多做大牌化妆品代理销售的人来说,2023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许多大牌化妆品的销售表现似乎开始下滑。尽管有些产品的价格下降了,但销量却并未因此出现明显增长,这让许多代理销售商感到困惑和担忧。近期,隶属于资生堂品牌的“红腰子”在价格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此种做法引起了广泛关注。曾经购买过红腰子的消费者称,原来购买50mL的红腰子需要找代购才能买到,并且价格需要600多元,而今在沃尔玛这些商超中就能买到,不仅价格比原来便宜,量上也是原来的二倍之多。这一现象似乎显示了大牌化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压力,以及销售策略的调整。2023年“双11”的销售榜单也暗含了大牌化妆品销售疲软的状态。这一现象或许表明,消费者对于大牌化妆品的追捧有所降温,而对于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国货产品则更加青睐。
大牌化妆品“自降身价”行为已经引发了广大消费者对高端美妆品牌的争议。例如,2023年“双11”期间,欧莱雅旗下的高端品牌YSL进入某头部主播直播间进行宣传销售,此种行为被消费者们评价“实在有失格调”,并认为其价格降至620元显得不礼貌。这一事件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大牌化妆品的价格敏感度以及对于品质和价值的期望。
2023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美妆市场销售中,资生堂销售额同比下滑了9%,其中电子商务渠道的净销售额受到了更为显著的影响。资生堂称,导致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日本特殊情况的出现,导致中国消费者减少对资生堂产品的购买。花王也表示,受中国市场销售额大幅下滑的影响,集团化妆品业务约亏损16亿日元。但排除中国市场的影响之外,实际上化妆品业务销售额比去年同期还是略有增长。除此之外,欧莱雅和宝洁在中国市场也陷入了业绩增长乏力的窘境。欧莱雅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仅为1.3%,而第三季度该市场的销售额甚至出现了下滑,同比减少了4.8%。美妆营销从业人士称:“在过去,大牌化妆品是通过价格和营销手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然而,在电商出现之后,这种方式已经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因为当品牌开始降价,消费者就会期望获得更低的价格。而这将使大牌化妆品陷入两难境地,即降价损失利润,不降损失顾客。”这些跨国化妆品企业在中国的业绩下滑,或许也与市场饱和度上升、竞争加剧有关。此外,消费者购物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产品,这可能对传统实体店的销售造成了冲击。
国内化妆品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新品牌和产品的涌现,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大牌化妆品公司面临来自各种品牌的压力,需要找到一种能够使自己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方式。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许多大牌化妆品公司开始重新考虑他们的定价策略。他们意识到,高价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利润,反而可能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或者不愿意购买。因此,他们开始放下身段,以更实惠的价格和更亲民的定位来吸引消费者。例如,欧莱雅和雅诗兰黛都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平价彩妆品牌。这些品牌的产品线更加丰富,价格更加亲民,符合了广大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这些大牌还在线上渠道推出了定制化产品,价格更为实惠。这些举措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现代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不再仅仅追求奢侈和华丽,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效果。同时,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也在提高。他们希望能够买到价格实惠但品质优良的产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牌化妆品公司不得不进行价格策略的调整。他们开始以更平易近人的价格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这些产品在配方、功效和包装设计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效果的需求。大牌化妆品通过“自降身价”,可以更好地贴近消费者,树立起更加亲民和实用的品牌形象。这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促进销售增长。通过推出平价子品牌或定制化产品,大牌化妆品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使得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更加亲切、实用。同时,这些举措也有助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消费者会认为这些品牌是真正关心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更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这种正向反馈循环使得品牌的销售额不断增长。
大牌化妆品牌的“自降身价”策略,使得消费者可以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化妆品。这种变化直接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高品质的化妆品。对于那些原本只能购买平价品牌的消费者来说,现在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了他们对高品质化妆品的需求。此外,大牌化妆品的降价策略也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的决策更加灵活。他们不再只追求高价位的品牌,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适合自己的需求。
大牌化妆品牌的“自降身价”策略,对化妆品市场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降价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买,这无疑提高了市场的消费水平,推动了化妆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其次,降价也加剧了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其他品牌为了应对竞争,不得不调整价格策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种竞争使得市场上的产品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竞争也促使品牌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创新能力,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大牌化妆品自降身价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消费者可能会怀疑产品的成分、配方、功效等方面是否与高价产品相同。这种疑虑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品牌的口碑和形象。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大牌化妆品的降价可能会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原价产品后不久,产品就降价了,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因为他们支付了过高的价格。这种情况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抱怨,进而引发社会评论的关注。此外,大牌化妆品自降身价可能会影响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果一个品牌的产品降价过多,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转向其他价格更合理的品牌。这种情况可能会让该品牌的销售额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其退出市场。一些人认为,品牌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不是随意降价。如果品牌随意降价,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其社会责任的质疑,进而影响品牌的形象和口碑。
中国市场业绩“拖后腿”,品牌商极力挽回
在跨国化妆品企业的财报中,中国市场的业绩普遍表现不佳,甚至有些“拖后腿”。近期,多家跨国化妆品企业发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业绩表现各有千秋。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中国市场的业绩普遍不尽如人意。根据财报数据,多家跨国化妆品企业的中国区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其中,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国际大牌的销售额均呈现下滑趋势。与此同时,本土品牌如珀莱雅、薇诺娜等则表现出色,实现了业绩增长。
近年来,中国化妆品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政策监管加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都给跨国化妆品企业带来了挑战。此外,经济下行也对市场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些跨国化妆品品牌在中国的定位不够清晰,未能有效吸引消费者。同时,部分品牌的产品线过于繁杂,导致消费者对其核心产品缺乏认知。在中国的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中,跨国化妆品企业面临着来自本土品牌的竞争压力。部分跨国企业未能及时调整渠道策略,以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对全球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首先,中国是全球较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其业绩下滑对跨国企业的全球业绩造成了直接影响。其次,中国市场的疲软表现可能引发其他市场的观望情绪,影响企业在其他市场的销售。
即使跨国化妆品企业在中国市场面临业绩下滑的困难,但他们依然认定中国是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并且将继续在中国市场投入精力,以此来提振销售。雅诗兰黛集团表示,2024年,他们将继续关注推动市场增长,包括实现亚洲旅游零售库存正常化,并在中国持续扩大高端美妆市场份额。
在原有产品遭遇销售困境的同时,跨国化妆品企业计划将更高端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某跨国化妆品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高端产品以高科技和功能性产品为主,重视功效和技术。据调查,中国消费者对高端功效类护肤产品的需求明显上升,且品类细分化,基础护肤越来越走向精致化。
为了应对市场风向的转变,在化妆品领域之外,许多大牌化妆品企业开始布局其他领域,寻求多渠道发展。例如,欧莱雅成立投资基金,计划在中国市场开展医美上游原材料生意;资生堂则瞄准了中国的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向“医疗美容”领域进发。资生堂表示,中国市场在未来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集团将加快业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和盈利。例如在品牌组合和营销活动方面,关注渠道盈利能力和SKU(库存进出量)合理化;在运营改革方面,减少库存,推动本地化并减少外包费用等。这些跨国化妆品企业的策略调整表明,他们正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通过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这些企业有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好的业绩和增长。
中国是全球较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增长空间。而且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这对于跨国化妆品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吸引力。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不断提升,对化妆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他们追求高品质、安全、时尚的化妆品,为跨国化妆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中,本土品牌逐渐崛起,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跨国化妆品企业要想保持其市场地位和影响力,需要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努力。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化妆品企业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以保持其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中国市场对于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具有重要影响,挽回中国市场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此外,跨国化妆品企业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其全球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跨国企业需要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加强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投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