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环境教育学OO案例(共2篇)

 人参与  2022-08-05 14:29:56  分类 : 教育论文  点这评论  作者:团论文网  来源:https://www.tuanlunwen.com/
关于环境教育学OO案例(共2篇)   导读:环境教育学OO怎么写?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最为关心的大概就是毕业OO写作了吧,但是由于很多人也都是第一次接触OO写作,所以也不知应该如何下笔,本OO分类为环境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环境教育学OO范文供参考。     第1篇:数字化学习环境下OO教育学生注意力失焦的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内涵,与传统教学环境比较的优势,然后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注意力失焦”的问题的对策,包括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投入度和自控力,引导学生提高信息的识别和提炼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     关键词:OO教育;数字化学习环境;注意力偏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和教育的逐步融合,学习型社会观念和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1],传统的以老师课堂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OO教育作为我国终身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之一,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面向学习者的OO式、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资源丰富、服务统一、成本低廉的学习支持服务[2]。数字化学习环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网络世界的复杂性、海量信息与有限认知负荷的矛盾會使学生学习注意力产生偏移,出现“注意力失焦”现象,导致学生学习时忽视本质内容,影响学习效率。     1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概述     1.1数字化学习环境内涵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资源共享、多种协作形式等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它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学习资源、信息管理和传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呈现的多媒体化,是一种适应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新型学习环境。     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改变了传统课堂以老师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注重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协作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实践体验、交互协作等途径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现终生教育和泛在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多元化提供环境支撑。     1.2数字化学习环境优势     与传统课堂教师面授的学习环境相比,数字化学习环境学生参与程度更高、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更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1.2.1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关键。数字化学习资源就是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进行编辑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供学习者自主、合作学习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3]。OO教育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远程网络教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主要有: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网络课程数据库、OO网络课程、慕课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微课等。与传统的诸如教科书、讲义等形式的学习资源相比,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呈现形式多样、信息规模海量、交互方式友好、资源获取和共享便捷等特性,使学生能够跨越时空的OO,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多样的知识呈现形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1.2.2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课堂面授、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控制学习进度。网络强大的搜索和链接功能,使学生随时能快速查询有价值信息,或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扩展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OO相结合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可以达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有效的学习效果。     1.2.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面授、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内容、进度等方面都是老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的学习模式导致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差的“消化OO”。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习内容的选择、进度的控制等活动都由学生自己主动完成,教师仅仅是OO和协助,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综合能力的提高。     2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失焦问题及原因     2.1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失焦问题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便捷的资源获取等条件为教学模式向变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提供了环境支撑,实现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然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学生有限的认知负荷容易导致“注意力失焦”,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时被其它无用信息吸引,注意力被分散,降低了注意力的使用率,影响了学习效率;学生接受海量的信息,难以深刻理解,实质上分散了注意力等现象。     2.2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失焦产生的原因     2.2.1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导致注意力分散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在各种类型的资源之间快速切换,注意力容易被无用信息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的现象[4]。海量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下降,影响学习效率。     2.2.2碎片化信息的获取     在这个信息OO的时代,信息的碎片化在方便学生搜索查询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知识获取逐渐趋于碎片化,未经筛选的信息被学生接受,大量无用信息填满了学生大脑,导致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长此以往,逐渐偏离本来的学习目标,实质上产生了“注意力失焦”。     2.2.3信息阅读的“快餐化”     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的学习资源过于追求界面的绚丽,花哨的页面往往喧兵夺主,吸引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加上网络时代流行的浅阅读,大部分学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肤浅化、被动式的学习难以从数字化学习资源中获取想要的知识,浪费了自己的注意力资源,变相造成了“注意力失焦”。     3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解决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失焦的对策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OO衡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有限的注意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投入度和自控力     面对学生自控能力不足,专注度不够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如建立有效的学生上网行为评价体系,结合一定的奖罚机制,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专注度;设置单项学习内容倒计时,促进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知识上,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自控能力。     3.2引导学生提高信息的识别和提炼能力     面對海量的,碎片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应培养学生迅速识别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如思维导图法等,使学生掌握快速识别信息的主干,提炼有效知识的能力。高效的知识识别和提炼减少了注意力的消耗,等同于集中学生了注意力。     3.3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深入的阅读,持续保持专注度,提高注意力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兴趣,明确自己真正的学习需求,围绕学习需求设定目标或任务,严格按照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注意力失焦”。     3.4精心设计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     研究表明,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5],和OO资源相比学生对文本注意力持久度显偏低。因此,在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时候应适当增加OO的时间,文本资源尽量保持短小精悍。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推送不同类型的资源。     4小结     数字化学习环境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海量的、复杂的、碎片化的信息、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注意力失焦”的情况,影响学习效率,如何在各种干扰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学习专注度,提高注意力的使用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第2篇: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学》课程教学创新及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逐渐成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如何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高师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学》课程教学,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其环境意识,同时可以培养高师院校学生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环境教育学;教学创新;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OO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A12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02.075     环境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OO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第一次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等“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实施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成为了当务之急。我国从20世纪80年OO始,在中小学、高等院校推广环境教育,旨在培养和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伦理观念。而高师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学》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的教学内容     秉承英国学者卢卡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环境教育学》课程教学主要采取演讲并重策略进行环境教育教学。教学建设主要从介绍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开始,比较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现状;讲授环境教育教学策略以及方法手段;对环境教育的跨学科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授课的过程中,对比国内外环境教育教学的特点,分析国内目前环境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出发,针对目前热点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温室效应等,并且结合其他环境领域相关的知识,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和介绍。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环境相关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     2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幻灯片和OO作为课件的两大组成部分。首先,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多媒体课件均由任课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有图和表,以及与课程有关的相关内容。并且,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还会以专题的形式,针对热点的环境问题,进行讲授。同时,在《环境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专门会设有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制作环境教育学方面的课件;另外,针对讲课过程中的演讲与口才也设有专门的课时进行讲授。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开始,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环境相关知识理解当今环境问题以及传授知识的能力。     课件中还会以OO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当今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所采用的OO虽然来源于网络,但是均为任课教师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OO,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学会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讲授课程,从而传授知识的方式。     3加强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高师院校的学生,课堂实践尤为重要。对于《环境教育学》这门课程,首先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精髓和内涵,在前面所说的了解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及课件设计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演讲的形式,培养和考验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制作课件的能力以及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能力。     因此,在《环境教育学》的课堂实践中,学生分别以“斯德哥尔摩公约”、“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热点问题为主题,分组分工合作,制作课件,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示课件并展示环境教育教学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课堂实践,可以看出,《环境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和设计是合理的,不但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通过课堂实践,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直接体会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结语     广西师范大学作为一所高师院校,环境专业不仅培养的是在一线工作的专业型人才,同时也是培养未来从事环境领域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环境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对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他们未来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学技能。所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丰富的课堂内容为基础,加强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开拓他们的视野,使其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李艺,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学习  环境  学生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 赞助本站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2136924号-2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