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班美术教育OO3000字_小班美术教育毕业OO模板

导读:想要撰写小班美术教育OO,你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了吗?相信不管是撰写什么类型的OO,大家应该都是会去大量的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吧,本文分类为美术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小班美术教育OO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班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经历,以小班美术教育为切入点,谈谈美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定的指导策略。本文将运用案例分析法,图文结合法,调查法作辅助说明。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美术教育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对传统的“临摹”式的美术教育都有了一定的改变,那现在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怎么样的姿态呢?笔者为你细细道来。

一、小班美术教育的目标

《指南》中指出小班孩子要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二、小班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幼儿美术教育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方式上都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下面以本班的美术教育为例,来谈谈小班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小班美术教学活动内容

小班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内容主要有涂色,简单绘画,简单线描,印画,添画,手工制作,棉签画等。

(二)小班美术教学活动方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在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时,我始终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和孩子共同学习绘画技能。打破传统的教师范画,幼儿临摹的错误观念。

(三)师资力量和美术资源

美术是一门单独的学科,虽说幼儿年龄小,所需要学习的美术技能不是很多,也不需要很深入。但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独特的美术技法,比如撒盐画,水墨画,水油分离,刻板画等带有特殊技法的有难度的绘画方式,很多幼儿园老师并不了解。现在很多的美术创意培训机构收费颇高,正是因为美术活动所消耗的材料很多,费用很高。还有一些特殊的工具。这些都是消耗品。因此美术资源的欠缺也给开展美术活动带来了不便。

(四)幼儿表现

美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儿操作环节。大多数的孩子对美术活动是十分感兴趣的,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在美术活动时会全程乱涂乱画。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就选取了三次小班美术教育活动,分别是印画类,添画粘贴类,涂色类,划分成了三种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制成了图表。从图表的统计可以看出,第一种借助工具印画的美术活动最受幼儿喜欢,而单一死板的涂色类活动则容易让幼儿失去兴趣。

三、小班美术教育的指导策略

根据小班美术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作画方式,教师指导,幼儿个体差异性,师资和资源等方面,笔者给出了以下五点指导策略。

(一)教学活动内容选择源于生活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比较欠缺,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在春天的时候开展的主题活动桃花开了,桃花在幼儿园中就有,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作为教育资源,采用印画的方式,借助辅助气泡膜和木头积木来印画桃花,选材来源于生活,效果颇好。

(二)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激发创作兴趣

黑格尔说:“想象是艺术创作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1]。”爱想象是幼儿的天性,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比如手印画中,你觉得你的手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小手像章鱼,有的孩子说两只小手在一起像小鸟。这时孩子们已经有了丰富的想象,再来作画,所呈现的作品一定是丰富多样的。

(三)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作画方式

美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从使用的工具材料上区分,可分成蜡笔画、彩色铅笔画、粉笔画、彩色水笔画、手指画、棉签画和水彩画等。[2]如此多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种类都适合小班的孩子来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画方式。比如根据前面的调查表可以发现,小班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借助辅助工具的印画,既简单,又有好看的效果,满足了他们的心理特点。所以印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单一刻板的涂色有趣的多。

(四)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的创作需求和个体差异

小班的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度高,东西越多,越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单一的材料无法满足所有幼儿的兴趣,丰富多样的操作性强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美术活动中所准备的材料可以丰富多样,比如桃花可以印,可以画,可以用皱纹纸粘贴……丰富的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的创作需要,激发他们创作的空间,当然这也为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了可选择性。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印桃花,简单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画桃花或者粘贴桃花。

(五)重视活动过程,正面评价幼儿作品

旧的传统观念是教师要通过一节课就教会幼儿画树或画花等,目的性强。学得好不好就看幼儿画得像不像,在课改的背景之下,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不能一味地追求表现技能和标准化的活动结果。[3]3-4岁幼儿处于涂鸦阶段。此时教师应该耐心指导,而不是批评教育,首先肯定他绘画的积极性,其次在讨论绘画内容方面的欠缺。

四、结语

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没有对错,它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是能够激发幼儿无穷想象的。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4]在课改的背景之下,我希望美术教育之路能够越走越好,越来越贴近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画。

参考文献

[1]瑜青.黑格尔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崔勇利.金华市区幼儿园美术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1

[3]王玲.OO表达快乐创造———小班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65-166+169

[4]高红.儿童想象画启蒙[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作者:殷铭佳 单位: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游戏化探讨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游戏化探讨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长期在农村幼儿园工作的一名教师,我深感,当前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理论上重游戏,实际操作上重上课,美术教育内容选择上重技巧学习的倾向,造成幼儿美术作品模式化的局面,严重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和思维,扼杀幼儿的创造意识;二是重知识性目标轻情感、能力目标的倾向。许多农村幼儿教师对新课程不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局限于省编教材里的活动建议,一直习惯于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到农村的实际,只会按照教材上课。在美术教育方法运用上很多教师重视紧扣美术教育的知识性目标,而忽视幼儿内在的体验,轻视幼儿的情绪情感、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潜在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OOO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的艺术领域中强调:“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OO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这些文件都为我们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提出了指导思想和意见。我认为,小班美术教学必须注意采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因为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让幼儿感到快乐的一种基本活动。
  一、教学环境游戏化,丰富幼儿的体验
  (一)创设优良的物质环境
  优美的大自然是艺术教学的最广阔的课堂,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最迷人的场所,应当利用起来。如在“春天”的主题活动中,可以把我们的孩子带到教室外,让幼儿听听周围环境的声音变化,看看百花盛开、百草变绿的景象,學生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获得对春天的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指导幼儿将自己的体验融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如在“过新年”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模仿民间过年的习俗,在活动室门上贴上OO题材的剪纸作品,小班孩子直接在墙面上装扮新年树,挂上红灯笼;请幼儿在墙上张贴大班哥哥姐姐创作的剪纸、染纸作品等,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热闹、欢快的节日气氛,从而激发其美术创作的积极性。
  (二)创设宽松、OO的心理环境
  宽松、OO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OO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小班幼儿,教师要为其创设游戏情境,使美术活动具有娱乐性。比如: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绘画活动的发展一般经历了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命名线四个阶段,以线条为主。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每天早上来园到做操的这一段时间里开展OO绘画游戏活动,刚开始孩子们还跑过来问我:“老师画什么呀?”我回答:“你最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孩子们听我这样一说都兴奋起来,有的马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有的则在一旁观望,但是没过一会儿孩子们自我陶醉其中了,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毫不拘束,行为和思想不会受到OO。在每一次绘画活动后我们还可以耐心地听幼儿讲述藏在每一张画后的故事,并通过提问、谈话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考,从而调动其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美术教育活动一般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处在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非常喜欢游戏,有强烈的自主游戏的需要和OO。小班的孩子亦是如此。因此,教师选择的美术内容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孩子熟悉且感兴趣的事物,特别是生活化、情节化、游戏化的内容最容易唤起幼儿的兴趣。
  (一)绘画活动
  小班孩子常把绘画当作游戏。此时,教师应主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使其大胆作画。因此,在技能上不提过高要求,主要认识并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逐步控制手的动作。比如:在画“小动物打电话”、“小蜗牛”时,可以指导幼儿画螺旋线和电话线的基本技巧。在《太阳》这一活动中,针对孩子喜欢涂鸦,我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点一点,先小点,再大点,转一转,转出个太阳;用手指蘸颜料抹一抹,抹出太阳的光芒。幼儿看到这么容易就画出太阳,也非常积极地投入画太阳的活动中。
  (二)手工活动
  最初可以让小班幼儿任意玩泥,任意拿捏橡皮泥,任意塑造出一些简单形体,使其在玩泥中体验泥工活动的快乐。同时,我引导孩子欣赏一些教师和中大班孩子的泥工作品,引起小班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过了一段时间,我设计了一些让他们用一种或者两种基本技能来塑造简单物体形象,如:“苹果”、“汤圆”、“面条”、“饼干”等。到后期我设计两个基本形体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物体的课题。比如:讲两根一样长的小泥棍拧一拧,做成油条;将两个小圆球叠在一起,做成葫芦娃等。
  手工活动主要以玩为主。对小班这一时期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不要过急,要按照幼儿自身发展的速度,循序渐进。为小班幼儿设计的课题主要是玩纸、撕纸、粘贴。小班幼儿喜爱玩纸和撕纸,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颜色各异、性质不同的纸让幼儿撕着玩。在撕玩的过程中体验纸的性质及各种形状的变化。如:“蘑菇”、“球”、“太阳”、“饼干”等。另外,还设计一些粘贴简单物体形象的课题。如:粘贴“草莓”、“菠萝”。在小班后期,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认识并初步使用剪刀,学习一些简单的剪纸技能。
  (三)美术欣赏活动
  由于知识经验少,生活范围较狭窄,小班幼儿欣赏的作品在内容上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接近,这样容易为他们所喜爱。如:日常用品(钟、背包);或者名人的画作,主要是主体突出、形象鲜明,能引起儿童的想象。如保罗、蒙德里安、米罗等画家画的抽象画作品,让幼儿欣赏并从作品的抽象符号中想象。我还引导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中的自然景色,蓝天白云、桃红柳绿的春之美,银装素裹的冬之美等。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幼儿  美术  教育  活动  孩子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