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 » 正文

  摘要:为深刻汲取以往或类似液氨卸车作业发生的事故教训,加强液氨卸车作业安全管理,落实液氨卸车作业全过程的安全风险防控,文章通过对液氨卸车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梳理,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严抓落实,确保液氨卸车作业安全风险时刻处于可控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液氨卸车;安全管理;危险因素;风险管控;化工企业

  0引言

  液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肥、农药、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液氨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的物质,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并且很容易挥发,在工业生产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防范液氨卸车作业引发安全事故,结合以往及类似发生的液氨卸车作业事故案例进行剖析,找出液氨卸车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1液氨卸车作业流程

  某公司硝酸生产线配套的液氨球罐是一种中压低温球罐,设计压力2.16 MPa。液氨储罐区的辅助设备包括卸车鹤管、卸氨泵、氨冷冻机组和氨回收塔等,液氨卸车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液氨卸车主要步骤包括:液氨槽车驶入氨站卸车区域,并安全停靠(制动、拉手刹、熄火、放置三角木等);接上静电接地夹,消除静电(工作人员利用人体静电释放器消除人体静电);检查确认槽车上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可靠[1];连接液氨槽车切断阀远程控制装置;连接卸车鹤管快速接头,且必须连接牢固;“正在卸氨”状态牌摆放到位,30 m内无动火作业;检查确保无泄漏后先打开气相管,待氨车与卸车球罐压力平衡后,启动液氨泵往液氨球罐进行卸车(卸车时液氨泵先将入口管道空气排空,且不得在无液时运行)。同时氨冷冻机组需根据液氨球罐压力适时启动,将卸车中产生的气氨送至氨冷冻机组进行压缩凝结,从而使槽车与氨球罐压力平衡,便于卸氨泵卸氨。

  2液氨卸车作业的危险因素

  2.1液氨泄漏可能引发着火爆炸风险


  在液氨卸车作业中,多个关键部位存在泄漏事故的潜在风险,包括槽车、鹤管快接接头、垫圈、管线法兰、阀门以及机泵密封等[2]。当液氨发生泄漏时,液氨会快速挥发生成氨气,如果在接触到静电火花、电火花、明火或进入液氨储罐区的液氨车辆排出的高温尾气等各种点火源,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2液氨泄漏可能引发中毒风险

  液氨卸车作业期间容易发生泄漏事故,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附近岗位作业人员吸入中毒,会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严重时会导致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人员伤亡。泄漏的氨气同时会在风向条件下同时影响厂区内及厂区周边区域范围,影响较大。
 

 
  3液氨卸车过程安全风险分析

  3.1操作人员的不当行为


  在液氨卸车作业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操作人员可能会表现出违规行为。例如心理因素包括操作人员的假期综合征、对重复性作业的厌倦情绪、缺乏岗位责任心、逆反心理以及侥幸心理等[2],这些心理情绪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出现失误,例如出现工艺参数控制差、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器具、未对密封点进行仔细检查,以及鹤管快速接头连接不牢固等问题。这些违规行为不仅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后果。

  3.2设备设施的风险

  液氨卸车区爆炸区域内选用非防爆电气设备,若遇物料泄漏等则可能发生燃爆事故发生;液氨管道法兰材料质量不良或选用不当以及长时间的腐蚀等现场引起管道壁厚减薄,从而导致卸氨泄漏发生;液氨卸车区域未设置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或安装的报警装置数量和位置不符合要求,物料泄漏没有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3静电未有效释放的风险

  当液氨槽车进行卸车作业时,若流速过快且未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或静电接地装置发生故障,以及人体自身静电未消除,就会引起静电积累,从而可能引发自燃、爆炸等安全事故。

  3.4其他因素的影响

  液氨卸车时液氨储罐区存在违章动火、违章携带火种、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器具、检修时未与其他在用设施有效隔离、违章指挥等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液氨卸车风险管控措施

  根据液氨卸车作业中的安全风险分析情况,必须落实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结合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并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使得安全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避免事故的发生。

  4.1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地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形成体系文件,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考核;加强液氨卸车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抓好全员岗位风险辨识活动,切实抓好风险隐患防控工作。

  液氨卸车作业安全风险高,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同时要深刻吸取各类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监管,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有效落实。

  4.2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确保设备设施完好性

  针对液氨储罐区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对液氨储存和卸车区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在液氨卸车作业过程中,频繁的卸车作业会增加设备设施的故障性及卸车鹤管的疲劳强度,极易造成液氨泄漏从而导致事故发生。为了卸车作业操作安全,企业应定期对储罐、管线、阀门等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设施动静密封点进行检查,定期保养更换卸氨泵机械密封,定期对卸氨管道进行检测测厚,定期检查管道设施防腐保冷情况,定期检查监控系统,定期对卸车鹤管进行检查维护等工作措施,确保设备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另外,任何损坏或潜在的泄漏都应及时修复,以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引发的火灾或爆炸。

  4.3定期检查维护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液氨卸车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是液氨泄漏,应根据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等规范要求安装设置固定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并配置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从而一旦检测到气体泄漏或浓度超标,立即发出警报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应定期对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进行检查、检测及维护,确保气体检测报警设施正常,时刻起到预警的作用。

  4.4减少或消除静电因素影响

  液氨运输通常采用低温液体输送半挂车,在液氨槽车安全停靠完毕后,为防止在卸车作业期间产生静电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静电减少或消除措施。在开始卸车作业之前,必须正确连接安装静电接地夹,确保其与地面有效连接。此外,操作人员需使用人体静电释放器来消除自身静电,以确保安全地进行下一流程。在进行液氨卸车作业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液氨的卸车流速,以防止因流速过快而产生过量的静电荷。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液氨槽车的安全卸车作业。

  4.5严格执行液氨卸车管理制度

  在液氨卸车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企业液氨卸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液氨卸车作业操作卡,做到步步到位。卸车作业中员工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定时检查液氨槽车的压力、温度等参数,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卸车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液氨卸车管道、阀门等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卸车作业,按照企业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生产储存装置的安全运行,必须正确启用安全保护设施和报警仪表。任何情况下,严禁擅自取消这些重要的安全措施和报警装置,一旦出现各类报警信息,应及时进行核实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以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4.6加强卸车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卸车安全可控

  液氨槽车司机和押运员应遵守纪律,严禁将烟火等违禁品带入厂区。在厂区内,液氨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5 km/h,同时必须关闭车辆阻火器,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行驶路线进出。进入液氨储罐区前,氨槽车司机和押运员应将违禁物品存放,严禁带入液氨储罐区。

  液氨车辆在操作人员引导下停靠指定位置,液氨卸车前,应针对液氨槽车司机和押运人员开展一车一安全训示工作,分析液氨卸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重申纪律要求,明确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升员工的岗位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此外在卸车作业前应开展安全检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液氨卸车流程“五步法”程序检查表》《液氨槽车卸氨安全操作确认记录》等流程。

  在开始卸车时,氨槽车司机和押运员应在指定地点守候,操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此项作业。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泄漏,应根据泄漏的具体情况,迅速且准确地决定是否启动液氨槽车切断阀的远程控制装置或液氨球罐输送管道的紧急切断阀,此外,还应严格遵循公司的应急预案,妥善处理并有序撤离,切勿惊慌失措。同时在面对暴雨、暴雪、大雾、冰雹以及6级以上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必须坚决停止卸车作业。同样,当遭遇洪水、地震等不可抗力情况,或是企业周边单位发生火灾等不安全因素时,也应立即停止卸车作业,并按照企业应急预案进行有序撤离至安全地点。

  4.7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与应急演练活动

  为了提高液氨卸车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是必须开展实施的。企业应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专业素质能力提升训练、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使其了解液氨的性质,识别潜在的火源和危险情况,切实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及专业能力。

  同时为避免液氨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应定期组织综合、专项、现场等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升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救援意识,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进一步提高公司应急救援管理水平。

  4.8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液氨卸车作业安全受控,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卸车鹤管、鹤管快接接头、垫圈、管线法兰、阀门、机泵密封、液氨槽车切断阀远程控制装置、液氨球罐输送管道紧急切断阀等设施定期检测维护,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性。另外对槽车司机、押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及槽车资质进行检查,对槽车的安全附件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要针对各级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按照“五定五落实”、追根溯源、举一反三的原则来进行整改落实,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5结语

  液氨卸车作业易发生事故,结合以往及类似液氨泄漏事故教训,对液氨卸车作业开展全过程风险识别,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严抓落实,确保企业安全风险时刻处于可控状态。此外,企业需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救援预案,确保既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另外,需定期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及专业素养。

  与此同时,为提升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应针对性地开展综合、专项及现场应急演练活动,以实战化的方式训练强化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企业在应对液氨卸车作业中的突发事故事件的能力,确保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安全可控。

  参考文献:

  [1]赵红霞,张志辰,马巧梅,等.基于博德理论的液氨卸车安全风险防控[J].化工管理,2022(16):118-122.

  [2]张立新,龚元虎,张磊,等.乙烷卸车作业的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23,39(1):11-14.

  [3]耿鹏.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措施[J].科技风,2018(29):15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