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XX)

目录:

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XX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

1、本人在某医院信息中心工作,我院建设于2011年,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医院数据量、业务量不断的增加,对于数据安全性、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原有的数据存储架构,不易管理;备份方式为主从热备,服务器利用率低;而且没有异地容灾。针对上述问题,院领导决定投入资金300W,用于我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方面的升级改造,2017年7月开始实施,工期为5个月,本人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主持本次项目。我通过采用RAIDIP SAN、双活容灾中心等技术的融合,构建了一套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备份容灾系统。项目完成后,运行稳定,得到了院领导的肯定。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一些辅助型医院系统没有在这次项目中改造,会在下次的改造中加以完善。

2、随着我国医疗XX新体制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本人在某医院信息中心工作,我院建设于2011年,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最近几年我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很大进步,逐步建设实施了HIS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各服务器之间存储系统各自XX,且利用率很低,管理难度增大;原有服务器备份方式为本地1:1主从热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太低;信息中心没有异地容灾备份系统。针对上述问题,院领导决定投入资金300W,用于我院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方面的升级改造,2017年7月开始实施,工期为5个月,本人作为信息中心负责人,主持本次项目,我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成熟技术,对我院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方面的升级改造,从医院现有业务的需求出发,对存储架构选择、RAID技术选择、异地容灾、设备重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采用IP-SAN、RAID1+0、双活容灾中心等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构建了一套高拓展性、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备份容灾系统。

3、存储架构选择。目前我院各服务器存储采用直连方式,存储以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存储的读写速度,随着服务器数量的增加,数据的存储管理难度也在增加,要实现对医院各业务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采用网络附加存储与存储区域网络的方式都能满足需要。网络附加存储,是采用基于文件方式的存储架构,一般主要应用于高吞吐率及海量存储的场景,网络附加存储的优势在于支持多协议、安全性较高、可以跨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共享。不足之处是不能有效的支持数据库的应用、不支持数据块方式的传送。存储区域网络除了具备网络附加存储的优点,还能有效的支持数据块方式的传送,可以实现对来自不同阵列厂商的存储设备统一管理,XX硬件设备的差异性。存储区域网络有两种模式FC SAN 和IP SAN,FC SAN是基于光纤通道传输的模式,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但是建设成本太高,需要专业的光纤维护人员。IP SAN是基于以太网传输的模式,建网成本低,考虑到我院光纤线路不多,大部分线路为双绞线,没有专业的光纤维护人员,且IP SAN 比FC SAN 建设成本低,决定采用IP SAN架构比较符合我院当前的业务需求。

4、RAID技术及硬盘类型选择。从硬盘类型上选择,对比SSD硬盘、SAS硬盘和SATA硬盘。性能上SSD硬盘相比SAS硬盘、SATA硬盘在磁盘性能上更占优势,价格上SATA硬盘相对低廉,SSD硬盘价格最高。考虑到我院HIS系统对数据的读写能力要求较高,从读写能力上来看适合采用SSD硬盘存储数据。PACS系统保存的图像从几十MB到几GB不等,且要求存储时间较长,从成本上来看适合采用SAS硬盘存储数据,最终决定采用SSD硬盘+SAS硬盘的混合方式做RAID技术比较合适。RAID技术目前比较常用的是RAID5和RAID1+0,从磁盘利用率上来看RAID5利用率高于RAID1+0,从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数据恢复能力、磁盘读写能力上来看,RAID1+0高于RAID 5。从医院各业务系统需求和成本上考虑,数据存储量小,读写能力要求较高的HIS、LIS、EMR等系统采用RAID1+0技术。数据存储量较大,且保存时间要求长的PACS系统采用RAID5技术。存储阵列有软件方式与硬件方式两种。软件方式在存储的主机上运行RAID程序,通过控制SCSI卡与磁盘组成形成阵列,采用该方式对于服务器的资源消耗过大,会引起服务器过载等问题,特别是在用户访问量大时系统容易崩溃。相比软件方式,硬件方式是在阵列柜里由主板来控制阵列中的磁盘,所有的控制由主板来完成,进而使服务器从高负载中解脱出来,可以有效的提升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降低故障率。考虑到我院业务系统需求的典型特点就是快速响应、高可靠;避免响应慢、系统故障等问题,使病人等待的时间过长,所以采用比较可靠的硬件方式实现阵列。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XX

关于档案管理工作的XX

1、在信息环境下,众多企业开始利用信息系统来实现业务电子化,企业在开展业务活动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电子文件能够及时的在线归档,对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及企业的管理效率至关重要.当下,电子文件的在线归档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ERMS的捕获和电子文件的归档,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范畴也大于后者.

2、ERMS的捕获,是指将业务活动中生成或接收到的数据对象作为文件及其元数据一起保存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的过程. ERMS捕获的对象由客体和主体组成.客体包括电子文件、实体文件及混合文件和它们的元数据,其中电子文件由于组件的构成不同,又可以分为单组件文件(非结构化文档),组合文件(因业务而紧密联系的文档)、复合文档(因技术而紧密联系的文档).主体是指人和系统,人是指电子文件形成者及管理者,系统包括文件形成的系统及文件管理的系统,人和系统是一一对应的.由此可知,ERMS的捕获是电子文件归档的前提和基础,这一过程对进入系统的电子文件开展检验,只有内容完整、可读,格式规范才能通过检验,并给予唯一的标识符,存入归档库中,而接下来的电子档案的整理及鉴定工作,则是ERMS的独特之处,因为一般的档案辅助系统对电子档案的整理、鉴定没有集成关系,而ERMS对电子档案的元数据捕获,把整理、鉴定、利用的工作规则设置在元数据中,就可以关联到电子文件的分类、保存期限、安全密级等方面,实现有效集成.當然在电子文件捕获过程中,系统是持续追踪记录,对一些误操作开展提示,同时计入XX日记.

3、可以发现,在捕获至归档的过程中,ERMS的具有一定的特性,即捕获的电子文件必须在内容、结构、背景等方面是一个关联的整体,在系统中作为一个对象存储、利用.一旦被系统捕获,电子文件的内容不得修改、删除、损毁,除非拥有相关权限,无论修改、删除、损毁等操作是否成功,操作都会被记录在XX日志中.另外系统捕获电子文件时,都会按照分类方案、类目及其他文件建立有机联系,作为整体的分支而非XX存在.这些特性也是ERMS和一般档案辅助系统最大的区别.总之,ERMS的捕获功能将在线归档的要求转化,提升了电子文件质量和管理水平.

4、档案数字化工程中应当以数据存储为中心,从系统需求分析、介质选择、备份策略、存储方式、软硬件集成等角度选择数据存储方案.的确,企业档案部门在接收电子文件的同时,还要数字化自身丰富的馆藏档案,面对海量的档案资源,档案的数字化存储是解决档案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档案数字化存储不再是档案管理的末端,而是企业档案开发利用的开始,只有做好档案存储工作,才能夯实档案服务的基础.虽然企业档案的存储方案需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在软硬件选择、存储载体、存储方式、备份方式等方面却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第三课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教材分析:本课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简单的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课本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介绍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列举一些实例加以说明。适当补充。...

2、《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说课稿――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儋州市那大中学 黄学鸿【教材分析】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因特网服务组织”、...

3、[课 题] 第3课 计算机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课时安排]1课时。...

4、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存储  系统  文件  电子  数据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