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 » 正文

  摘要: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大量危险品和高风险操作,因此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为有序推动化工企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提升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管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安全生产管理以及事故应急管理。文章分析了化工生产的特征,探讨了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并阐述了化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措施

  0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化工工艺水平和化工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化工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流程愈加复杂,存在于生产环节的各类风险问题易转化为安全事故。为此,应加强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助力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1新环境下化工生产的特征

  1.1物料危险性大

  化工生产期间使用的大多数物料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和易挥发的特性,如果在物料运输、贮存、使用等环节出现原料泄漏情况,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威胁现场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化学灼伤、火灾、爆炸等。例如,在2011年7月16日,大连石化公司出现“7·16”泄漏火灾事故,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显示,E-1007D管箱法兰出现原油泄漏问题,所泄漏原油流淌至三层平台,通过平台板缝流到下方二层平台换热器表面,在高温条件下导致原油燃烧着火,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幸未出现人员伤亡[1]。
 

 
  1.2工艺过程复杂

  随着化工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大幅提高,同时提高了化工生产的危险系数,安全事故的概率也逐渐增加。目前,化工产品在生产制造期间需经过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等环节,一旦出现错误操作、生产设备运行故障、工序衔接不到位等问题将影响产品质量,甚至诱发安全事故。同时,生产过程中存在氧化、还原、水解、氢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反应情况和化学产物受到反应条件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3安全事故触发因素众多

  在化工生产期间,化工设备、操作工艺、现场环境等,都会影响化工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例如,在辽宁盘锦浩业化工公司“1·15”重大爆炸着火事故,其最初配备316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管道作为烷基化装置水洗罐入口管道用来输送浓酸性、碱性以及稀酸性液体。在生产期间,由于增设聚结器与调整水洗罐尺寸,把部分节段管道从的316奥氏体不锈钢材质更换为20#钢材质,新更换管道的耐介质腐蚀性能不达标,长期处于碱液浸泡环境,最终造成碱脆裂故障,发生爆炸着火事故[2]。

  2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

  2.1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2.1.1创新宣传方式

  一些传统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采取悬挂安全标语、警示标志等宣传方式,常规的宣传内容难以给生产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企业应创新宣传方式,包括推送安全信息、宣讲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多种宣传方式。以推送安全信息为例,化工企业定期发布国内外典型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的解读视频,详细解读安全事故的形成原因、发生过程与事故后果,生产人员可以更直观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并通过解读视频掌握各类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和自救方法[3]。

  2.1.2丰富培训内容

  以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工艺流程、安全事故识别方法、安全防护技能等作为培训内容,逐渐丰富安全知识储备,确保生产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可以迅速正确应对。例如,以各类危险化工原料的化学特性作为培训内容,如果在生产期间出现原料泄漏、原料燃烧着火等安全问题后,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化学特性作出判断,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扑灭火势,或在出现无法处理较大火情时当即撤离到安全区域、拨打求助电话。

  2.1.3安全技能动态考核

  定期对生产人员安全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调整下一阶段的培训方式、内容与时长,帮助生产人员熟练掌握各项生产技能。

  2.2创新废料处理技术

  化工企业要创新废料处理技术,可采取富氧燃烧、快速碳酸化处理等技术手段进行废料处理。其中,富氧燃烧是通用配备新型回转式焚烧炉,废料燃烧期间持续向炉内输送氧气,通过提高氧气浓度来提升火焰内芯温度,来彻底改变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固有属性。快速碳酸化处理技术多用于处理氯化钾、氯化钠等工业废料,将工业废料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中,来加快物质反应速度,随之,工业废料结构变得松散,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析出。此外,在工业废料处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安全巡查工作,重点检查废料处理流程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使用仪器设备监测现场空气成分与有毒化学物质浓度。如果出现违规操作或有毒化学物质泄漏等问题,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2.3优化生产环境

  2.3.1配备安全防护设备

  现场要配备种类齐全的安全防护设备,当生产人员进入现场时,要按规定整齐穿戴安全帽、防护面具、防静电鞋、阻燃防护服等防护设备。管理人员还要定期核对和检查现场摆放防护设备数量,及时更换破损设备,禁止生产人员直接暴露在有毒有害的环境。

  2.3.2环境监控

  在现场布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监测仪等设备,持续监测现场环境质量状况。检测到现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远程遥控工业除湿机等设备,始终维持恒定的生产环境条件,并在检测到有毒化学物质泄漏问题后发送报警信号,迅速组织现场人员撤离生产现场[4]。

  2.3.3完善安全事故应急设备

  由于化工生产车间内含有大量化学原料,在遭受火灾侵蚀后会与空气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危害员工以及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企业需要配备以下应急物资和设备:第一,安全防护物资,例如报警装置、发电设备、空气呼吸机、安全绳、灭火器、消防栓等;第二,大量的医疗物资,例如医疗服、防毒面具、解毒药品、氧气袋、眼睛清洗剂等;第三,实地抢险救灾物资,例如防毒呼吸面罩、橡胶手套、可移动消防栓、安全隔离带、安全服等;第四,应急监测物资,例如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器、便携式检测装置等。

  2.4建立长效化维护保养机制

  首先,采取日常保养和预防维护措施,维持生产设备健康运行工况,预防运行故障发生。措施包括:

  (1)在化工生产开工前与停工后,擦拭化工设备表面灰尘污渍与残留的有毒化学物质,观察设备运行工况,统计故障问题,定期维修一般性故障,立即抢修严重故障;(2)每隔一段时间,停工期间将生产设备拆解为零部件状态,逐项检查零部件使用状况,修复破损部位或更换全新部件,维修完毕后,将生产设备安装成型,立即组织功能性试验,消除设备的潜在故障隐患[5]。其次,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工作,以生产设备运行工况、保养记录、调试检查报告作为巡查内容,发现生产设备出现异常工况后,立即把疑似故障生产设备停机运行,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措施

  3.1建立应急指挥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发生安全事故后,应急指挥机构可以有效组织现场人员,引导无关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扑灭火势,控制事故影响范围,等待消防救援队伍抵达现场。以某化工企业为例,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总经理担任总指挥,生产经理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由办公室、安全管理部、生产车间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明确规定指挥部全体成员的工作职责,总指挥负责统筹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负责协助开展对外宣传语和安警戒等多项工作,指挥中心负责开展事故信息接收、下达执行各项指令、现场伤员抢救、生产系统开车或停车调度协调等工作。如果总指挥不在生产现场,由副总指挥代行总指挥职权。
 

 
  3.2编制应急处置预案

  为减轻安全事故受损程度,缩短事故发生后的管理决策时间,应提前收集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搭建数学分析模型,模型内设定事故类型、现场生产条件,模拟推演爆炸起火、危险化学品泄漏挥发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从中总结安全事故客观发生规律,准确预测安全事故出现时间、地点、危害程度与影响范围。例如,出现液氨泄漏事故后,少量泄漏液氨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处置人员穿戴防护设备,站在上风口处,迅速关闭紧急切断阀,对各处泄漏点加以封堵处理。大量泄漏液氮时,疏散现场全部人员,处置人员必须穿戴全封闭重型防护服与空气呼吸器,利用喷雾水流稀释现场泄漏的液氮,直至现场氨气渐渐散去。

  3.3应急安全演练

  在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期间,各项救援抢险、应急管理工作都具备较高危险系数,如果管理人员不熟悉预案内容,或处置人员未熟练掌握各项安全技能,将给企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对此,在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完毕后,化工企业需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模拟爆炸着火、化学灼伤等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处置人员和现场滞留人员,严格按照应急处置预案内容有序采取各项处理措施,同步观察演练过程,对指挥效果、救援抢险能力、事故响应速度进行客观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把生产安全隐患消弭于无形。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坚持走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创新废料处理技术、优化生产环境、建立长效化维护保养机制的优化路径,完善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立应急指挥体系、编制应急处置预案等多项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措施,显著改善安全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晖.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J].当代化工研究,2022(21):26-28.

  [2]赵同艳,高延财,韩振.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分析[J].清洗世界,2022,38(5):165-167.

  [3]顾明华.TY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化工大学,2022.

  [4]周建东.台橡宇部(南通)化学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3.

  [5]黄辉.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举措[J].当代化工研究,2023(14):182-184.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