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 » 正文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73例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的指标包括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对该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较常规心电图更高(P<0.05);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方面,动态心电图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相较于常规心电图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且用时较短、操作简单,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效能

  0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发病后可引起胸闷、胸痛以及气喘等症状表现,有一定的心律失常风险,从而增加患者病死率。由于冠心病心肌组织缺氧缺血会诱发多类型不规律性心律失常,部分患者的心电隐匿性可能会对疾病的诊断产生干扰,导致疾病漏误诊情况发生[1]。目前,临床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可对冠脉狭窄程度、数量、位置进行精准判断,但检查有创伤性,很多患者对此缺乏耐受度,且价格较为昂贵,因此在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筛查中不建议使用该法[2-3]。心电图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多,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是目前常用的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为探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展开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73例疑似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45例,女28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63.84±2.75)岁;合并高血压24例,合并糖尿病27例,合并高脂血症22例。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了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胸闷、气喘等疑似冠心病症状表现;②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知晓本研究目的及方法,自愿在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有恶性肿瘤者;③精神疾病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认知功能障碍者;⑥对研究所用检查方法不耐受者。

  1.2方法

  (1)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从检查前3d开始,患者应暂不服用对检查结果有影响的药物,保证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检查前2h禁吸烟。

  (2)取平躺体位,提前和患者**,尽量使患者放松身心。

  (3)两种心电图检查的操作如下。①常规心电图检查:选择迪姆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的DMS300-B7701型号心电图检查仪,设置增益值为10mm/mV,走纸速度为25mm/s;检查期间应尽量排除干扰因素,维持图像清晰以及基线稳定性。②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迪姆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的DMS300-4A型号动态心电图检查仪进行24h心电变化持续性监测;提前对皮肤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减轻皮肤电阻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干扰;准确记录24h内患者在不同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号变化情况;完成24h心电记录后取下记录盒,并连接计算机,通过相关软件对*息数据进行解压和扫描,随后将数据传输到系统内并对其做统计分析;打印患者的心电图记录纸,经由至少2名高资历影像学医师对图纸内容进行分析和诊断。若2名医师的意见不一致,应共同探讨出结果,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冠脉造影检查。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将冠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的指标包括不同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对该疾病的诊断效能。

  (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4]: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且下移超过0.05mV,T波倒置或低于本导联R波1/10,则属于ST-T改变,可评定为阳性。

  (2)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5]:参考电位基线,若ST段呈下斜或水平型,与实际距离超过0.1mV,在1min内ST段有2次移位则属于心肌缺血,可评定为阳性。

  (3)诊断效能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患者数量]×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收集的数据均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结果对比


  冠脉造影金标准的诊断结果显示阳性6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显示真阳性57例,常规心电图诊断显示真阳性46例,见表1。
 

 
  2.2两种心电图对检查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对比

  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的诊断特异度,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的诊断效能方面,动态心电图的准确度和敏感度较常规心电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种心电图方法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类型病变的检出率对比

  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的检出率方面,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系统病变,主要病因在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导致该疾病[6-7]。心律失常是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加重患者病情并增加死亡风险,故为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需要尽快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有效诊断并确定心律失常类型,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冠脉造影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属于金标准,效果虽好,但有创伤性,无法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检查且费用昂贵,故临床应用受限[8-9]。

  心电图是通过心电图机经患者体表对患者每个心动周期引起的心电活动和变化进行图形形式的记录,该检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可重复检查且对机体无创伤性,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10]。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应用较多,可对病变程度有良好显示,但检查时间短,故漏误诊风险较高。该疾病患者的运动状态、情绪变化及周围环境均会对其心电活动产生影响,因此对部分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会导致心肌缺血反应效果欠佳,从而延误治疗。同时单纯ST段下移无法作为该疾病的诊断依据,原因是检查期间可能受到导联和病变位置、人为或机器误差等因素影响。为进一步提升该疾病的诊断效果,需要选择更为有效的心电图检查方法[11-12]。动态心电图能够持续获得患者24h周期内不同状态下的动态心电活动,对患者日常活动下的心电活动进行捕捉和记录,可有效弥补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不足[13]。此次研究发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变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更高,且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有更高的敏感度准确度。并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度无明显差异性,因此提示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更理想。这可能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时间较短,且通过检查仅能够获得短时间内的ST波变化情况,无法精准地捕捉ST波段变化,因此漏误诊风险较高有关。而动态心电图可以持续监测患者24h内的心电*号变化,受患者饮食、运动及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对于偶发或隐匿心肌组织缺血、非持续性心律失常也可进行良好检测,因此诊断准确率更高[14]。

  综上,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可获得较高的效能指标,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效果良好,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重复检查,能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荣根.动态心电图在鉴别诊断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3):63-65.

  [2]刘艳,林继华,赵纯.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关系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33(15):1865-1867.

  [3]胡萍,吴志红.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3,31(6):75-79.

  [4]刘俊卿.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3):712-714.

  [5]贾慧芳.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息,2023,36(11):126-129.

  [6]张建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息,2023,29(10):123-125.

  [7]王嘉明,刘秀梅,李锦,等.动态心电图用于筛查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状况的调查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23,49(3):379-381.

  [8]郑颖,言述,邵明容,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1):82-85,90.

  [9]李正丰,马少青,赵灿灿.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3,9(1):14-17.

  [10]陈丽娟.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学,2022,42(11):66-68.

  [11]刘鼎力.24h动态心电图诊断T2DM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药,2022,35(4):898-900.

  [12]田颖.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息,2022,28(11):79-81.

  [13]鲍菲菲,张松文.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诊断作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30-31.

  [14]周静.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2022,42(3):87-89.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