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导读:德育教育案例OO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OO太难了,本OO分类为德育教育O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德育教育案例OO范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德育教育中的案例教育也叫实例教育或个案教育,它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有效方法。其中道德情感的激活最为关键,道德情感是人们用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道德规范去衡量别人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对道德认识的提高有直接推动作用,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是人的品德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氧化剂,是联结“知”与“行”的中介和桥梁。
关键词:德育教育;案例;意见
现行的德育教育状况是,过多的古板的枯燥的令大多数学生厌倦的说教,即或采用案例教育,大多数情况下,只在追求教育方式的灵活新颖,片面强调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行为的规范,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的过程。这不仅使教育中“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更不利于整体教育目标的达成。那么,怎样才能让案例教育深入到位,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呢?
一、案例的选择
1、注重形象性
鲜明的形象富于感染力,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学生通过画面容易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导向。
2、注重时代性
引用的案例不应总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形势,是发生不久的。只有这样,才能切中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从而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接受教育。
3、注重本地性
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这样,学生会觉得平易亲切,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激起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案例的运用
第一步:引导感知,激OO感
在案例教育的?^程中,我们应首先抓紧“情感”这一导线,然后因势利导。因为人的道德认识是与道德情感相伴随的,学生对一定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强烈的爱憎之后,才能从心底中明辨是非。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设计展示案例时讲究一些技巧,引导学生深刻感知领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第二步:模拟体验,利于导行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谁都不可能事事亲历。模拟体验即让学生“亲临其境”,设身处地,运用案例中所蕴含的道理去解决新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上联认知目标,下促行为目标,巩固道德认知,引导道德行为的目的。
第三步:开展活动,规范行为
广泛开展包含鲜明的德育目标的社会活动,会让学生在初步的社会实践中强化道德情感与认知,锻炼道德行为,事实上,每个活动的情景、每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都是活案例,参加活动的每个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思想的支配下,面对相同的事物或情景有着不同的表现,活动中的每个个体会自觉地相互参照,相互感染,相互影响。这时他们已经具备了用一定的道德思想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他们会通过自我反省自觉地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情、行”的协调统一。并且同学们会将活动中获得的成功的道德体验固化在心灵深处,形成进一步培养自己道德品质的张力。
三、目标、效果及评价
1、目标
我们将德育案例教育目标理解和划分为“接受――反应――态度――行为”四个由低到高的有序层次,并由此形成一个目标导向体系,即以“接受”促“反应”,以“反应”促“态度”,以“态度”促“行为”。
2、效果
接受层、教育者在案例教育中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案例内容产生了注意。其主要标志是学生能关注案例中具有道德意义的事物。
反应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思辨活动,对道德事物产生了情感体验,能积极参与道德评价活动。其核心内容是带有感OO彩的道德评价活动的开展。
态度层、这是案例教育的较高层次和水平。其标志是学生对一类道德规范形成了稳定、持久的选择愿望,具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念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行为层、这是案例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效果要求。其标志是学生能运用已拥有的某种道德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具有了某种道德品质。
3、评价
评价是指用可操作性的语言对案例教育各目标层次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进行具体的描述,并计入学情档案。我们对接受层所收到的教育效果通常采用“察觉”、“专注”等字句来加以描述,对反应层多用“对……有了感受”、“爱好(厌恶)……”等语句加以概括,对态度层在表述上使用了“具有了……看法”、“有了……态度”等语句,对行为层常常用“具有了……表现(行为)”、“表现好(一般、差)”等词句来表达。
以情感的激动、激活为特征的各种教育OO实验悄然兴起、方兴未艾。德育案例教育正是一个以道德情感的激活为关键,以情感促思想,以思想促行为的教育方式。可以说德育案例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是顺应“情感教育”这一主题的产物。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一问题长期不懈的研究和实践,一定能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定能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OO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王秀芝.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2]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03)
(作者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和学校 135000)
摘要:中职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在德育课上更好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案例教学法的模式从案例要与德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案例在德育课堂上的应用要具有真实性、案例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德育教育;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17-01
德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好课本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辩证的思维来思考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且学会如何做人做事,不仅如此,还要重视学生OO思想、法律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案例教学法在德育教育中比较常见,教育效果也有目共睹,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需要把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1.案例要与德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采取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众所周知,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素质相比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要落后一大截,但他们也是一群朝气蓬勃,充满阳光,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只是当前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或者思想观念出现了偏差。故而,德育教师有必要帮他们改正缺点,助他们成长成才。在德育课堂上,采取案例教学法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为学生所准备的案例要避免一味地穿插,因为这样往往很多案例和实际的教学内容联系甚小。为了让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效果,需要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简而精,与德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述《哲学与人生》中"联系的特点"的时候,我选取了《泰姬陵的保护神》这个案例:泰姬陵是印度国家的象征之一,随着印度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污染的气体被排入大气中,而天气下雨又导致酸雨越来越严重,这在无形中对泰姬陵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印度OO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由此要求生态学家来解决这个问题。生态学家在泰姬陵的周围全部种上桑树,因为桑树一方面好比过滤网,阻挡了化工厂方向吹来的废气,另一方面,桑树又是一种极好的抗污染的树种。这样以来,泰姬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举出这个例子后,我问学生,泰姬陵为什么会遭到破坏,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印度OO为何要保护泰姬陵?桑树在保护泰姬陵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我通过对学生循环渐进的引导,让他们结合课本自己归纳总?y出联系的三个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由此加深了学生的对知识点的印象。
2.案例在德育课堂上的应用要具有真实性
案例教学在德育课堂上的应用,也带有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的目的,因此保证其真实性相当重要。很多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时候,想要鼓励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他们喜欢用雷锋、邱少云等感人事例。毋庸置疑,这些故事对于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化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职学生基本上都是00后,上述案例离他们遥远不说,而且与学生有些距离,学生更愿意听他们周围发生的真实案例。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解《哲学与人生》"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的时候,我举出的是90后"无臂超人"杨孟衡的励志故事。杨孟衡七岁的时候,因淘气不小心被高压电被击伤,从此以后他失去的双臂,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向命运屈服。他以顽强的意志最终学会了用脚写字,用脚练习书法。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联系,杨孟衡书法练得极好,还参加各种比赛,不仅如此,他乐观的面对生活,努力的学习,最终以594分的成绩顺利考入中山大学,我在课堂上还给学生播放了杨孟衡参《我是演说家》的OO。他那饱含深情的演讲,让课堂下的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感动,我然后又继续引导学生,让自己对照一下杨孟衡,自己身健健康康,生活幸福,学习成绩却是如此的糟糕,难到不感到羞愧么?人生不是总会一帆风顺的,只要有信心,什么样的困难克服不了呢?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思考。
3.案例一定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
德育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模仿的这些特点,对他们的思想正确的引导。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准备与学生相关,深受学生喜欢的话题。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只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学生不想学习都很难。中职阶段的学生虽然纪律观念较差,学习成绩普遍不佳,但是这不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只用不断思考、分析案例,不断地积累案例,不断地提高经验认识,对事情的认识就会更加地开阔。
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职业道德与法律》中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的这一章节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我依旧采取的是案例教学。我在给学生讲授这一章节的时候让他们利用星期天,通过实地调研来意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我将全班的学生一共分成五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对城镇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比如,第一组调查空气质量,第二组调查水源质量,第三组调查固体废弃物等。当学生调查完毕后,在课堂上我让他们汇报调查结果,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等等,然后大家进行交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必然会让学生兴致高昂,由此提高教学时效性。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模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当然,德育教师在采取案例教学法的时候也要根据学校、班级以及讲课进度。课本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而且还有不断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何欢.试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2]李广洲,王业松.浅谈OO课教学中的案例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 2003(1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