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课程思政要完美融合,首先需要配备足够专兼职实验室安全教学人员,通过相关培训,养成课程思政意识和开发能力;然后通过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室安全教学模式,内化安全知识、培养安全能力和养成安全意识;最后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对实验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学生一票否定,重新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教育;化学;课程思政
  0引言
  化学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开展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重要基地。加强实验人员安全教育,确保实验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个人和家庭幸福、学校声誉、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课程思政”本质是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着重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倡导与引领,并将专业教育中所蕴含的隐性思政元素显性化,推动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紧密结合[2]。
  本文以课程思政的视角从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目标体系完善、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创新等层面探讨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1国外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随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不断发展,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配备了充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队伍,并通过严格规范的安全教育来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利用多样的方式增强教育培训效果[3]。
  虽然国外实验室安全教育开始的时间比较早,经验比较丰富,体系也非常完善,但是实验室安全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从制度、管理上要完善,还需要入脑入心,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
  1.2国内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近年来,一些实验室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高职院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过程中。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展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仍采用集中讲座等形式,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4];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在不同院校间差异较大,没有形成体系;实验室安全教育多以知识讲授为主,实践条件投入有待提高;多采用校内讲义或本科教材,具有高职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较少;重“单次”教育,轻长期动态管控[5],实验室准入制度有待创新。
  国家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安全教育,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从制度上要求学校每年开展面向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培训。如果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全面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缘事析理的能力,相信我国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会弯道超车,形成中国特色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
  2实验室安全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与困境
  2.1实验室安全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当前振兴高校教育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着力点[6]。“课程思政的基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7]。“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质就是要把‘育人’与‘育才’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专业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之道更加凸显出来”[8]。*时代,在育人与安全保障的双重责任下,构建合理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切实增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培养当代高素质人才、打造安全和谐的高校实验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9]。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既要提高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又要培养学生“民族意识”“环境保护”“以人为本”“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思政”通过建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将以往授业解惑课堂模式,逐步转变为传道授业解惑模式。
  2.2实验室安全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困境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需要系统研究和设计,思政教育与实验室安全专业教育“两张皮”“两条线”现象依然存在[10]。目前,对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特别是如何有效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润物细无声融入思政元素研究还不够。
  3研究的主要思路、研究内容
  3.1研究思路
  通过“六个一”工程,建立一个基于“课程思政”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对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达成课程目标。
  “六个一”工程是指组建一个具有开发课程思政能力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学团队;提炼一个含课程思政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目标;构建一个特色的专业+课程思政知识点或技能点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编写一本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新型活页教材;购置一套虚拟仿真软件/新建或引进一个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室。
  3.2研究内容
  3.2.1成立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教育师资队伍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课程教师团队的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安全教育效果。课程组通过“外引内培”组建了一支具有课程思政开发能力的专业化师资团队。首先是引入或选用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员,这类教师要经过“课程思政”开发能力培训;其次是专业的实验教师承担安全教育,这类教师要经过“课程思政”开发能力和实验室安全相关培训。教师团队深入剖析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中思政点,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必须处处体现育人的职责,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聘请消防部门和企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实验室安全教育兼职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在增强互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
  3.2.2完善系统化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熟悉个人防护用品的分类、性能,工程防护用品的分类、性能;熟悉常用的消防器材分类、性能;熟悉水、电安全的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特性,储存、使用和灭火注意事项,以及MSDS的认知;掌握实验室废物收集原则、注意事项,无害化处理办法;掌握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的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会使用相关安全防护设备;会选择、使用消防器材;会分类收集实验室废液;能安全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会排查水电、气瓶等实验室安全隐患;会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持有敬畏态度;引导学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厚植家国情怀、人类关怀;在事故面前,科学处置,不退缩,敢向前的使命担当;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提升法治意识。
  3.2.3构建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内容教学体系
  课程教师团队多年实践、数次研讨,充分认识到显性课程思政内容的引入要避免生搬硬套,隐性课程思政的挖掘要水到渠成。这主要从中西方悠久的历史中总结相关发展历程或提炼警示案例,从业务主管部门发布的规定、标准里学到具体的管理方法等找寻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加入显性课程元素。通过对以往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进行课程重构,挖掘隐性思政元素。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项目化”课程的课程内容体系,对课程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调整,分为八个项目(图1)。每个项目由发展历程介绍(案例警示)、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研读、项目知识认知、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五个教学任务组成。发展历程(案例警示)环节形成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研读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法制意识,项目知识认知环节主要挖掘创新精神,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是提高学生人文关怀,应急处置主要考虑使命担当。
  通过以上设计引入、重构课程内容,每个项目分 别从为什么这么做 (价值塑造) 根据什么做 (知识传 授、价值塑造),具体怎么做 (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如 何预防 (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出了问题怎么做 (能力 培养、价值塑造) 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 密结合。项目中每个教学任务都进行精心设计,显性 和隐性挖掘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 安全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论文
  3.2.4“三段六步法”组织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
  通过“三段六步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总结三个阶段。课前预习是学生在线上根据“咨询”中引导问题自我学习相关知识点。课堂学习是学生在线下根据“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中一系列引导材料完成任务的过程。课后通过师生讨论等活动为延伸总结。
  发展历程(案例警示)环节让学生从悠久的历史、案例解读中进行价值塑造。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研读环节以学生线上自学、线上讨论为主,通过学习国家标准(法律法规),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塑造。在项目认知环节,在小组讨论、班级展示过程中进行价值塑造。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环节中以线下虚拟仿真练习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价值塑造。
  3.2.5校企合作开发活页教材
  校企组成专家团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引入适当的学习任务,开发活页教材。在教材内容编排上,采取“理论知识+仿真操作+在线课堂”的结构,突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活页教材整合多媒体资源,在教材中添加二维码,学生扫描二维码后可以查看相关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视频、动画和交互式卡片等,增加可视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活页教材引入互动元素,如提示、问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入评估环节,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采用活页设计,教材更易于更换组合,有助于适应专业群内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
  3.2.6校企合作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实践教学条件
  从“虚”和“实”两个方面考虑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条件:“虚”是购置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虚拟仿真软件,通过软件,学生查找实验室安全隐患,处置实验室安全事故,锻炼相关技能,发挥虚拟仿真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是指自建相关实体设备或相关科教企业合作,带领学生到相关专业实验室去参加实训,通过VR等技术,学生可以真实体验触电感觉、静电引起爆炸、跨步电压等相关项目,解决课程实践教学短板,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3.2.7建立多维度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通过多维度的跟进式评价得以实现。将“课程思政”纳入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位考核中,定性和定量考核,客观和主观题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课前预习布置国家环保政策、实验室安全管理国家标准学习,课前测验中考核学生对相关发展历程(警示案例)学习情况,对国家政策、标准的认同程度;课堂教学在小组讨论、任务实施过程中会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家环保政策、安全标准的应用情况;课后把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实验室小助手等课后活动作为考核指标。在任何情况,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对国家环保政策、实验室安全国家标准不认可、不服从,或对他人、社会有危害倾向行为的一票否决,学生不能获得相关学分和实验室准入资格。
  4创新点
  4.1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手段赋能“课程思政”教育。借助课程教学平台,以动画、微视频等方式将课程思政资源上传网络,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程资源时间、地点,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虚拟实验室安全软件,采用3D虚拟现实技术,依据实验室实际布局搭建模型,按实际实验过程完成交互,完整再现了整个楼层多个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软件,学习实验室安全文化、规章制度、实验室个人、工程防护和消防用品,查找相关安全隐患。3D操作画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发挥的舞台,具有很强的操作灵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体会安全的重要性,有助于从隐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担当等精神。
  4.2到企业参观实训,对学生进行隐性价值塑造
  实训设备的引进是课程建设难点:一是相关实训设备成本较高;二是实训场所不足。课程组和相关科教公司合作,带领学生到公司进行相关实训,解决了课程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到企业实训还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培养家国情怀。
  4.3每个教学项目添加发展历程(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显性价值塑造
  在危险废物处置项目中的汞应用史和治理环节: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讲述“汞与颜料”“汞与炼丹术”“汞与医药”三个方面的应用过程,让学生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其次,从无机汞到有机汞两个部分人们认识到汞的毒性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最后,通过“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政治认同。
  5结语
  课程开设两个学期来,课程组重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900多名学生接受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相关课程思政教育,获得实验室安全准入资格。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水电安全、消防安全和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知识由不了解到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隐患能够主动排查、采取相关防护措施。逐渐认识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的重要性。能进一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为应用化工技术、海洋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等专业职业院校师资、化工、第三方检测企业等新员工200人提供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张贺.“课程思政”理念下地方高校实验室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0,40(4):116-120.
  [3]李冰洋,黄开胜,艾德生.世界一流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念及清华大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299-305.
  [4]顾昊,曹群,孙智杰,等.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81-283,292.
  [5]陈亮,戴灵豪,关旸,等.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2):286-290.
  [6]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7]盖庆武.*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25.
  [8]吴寒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文化理念与基本原则[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10):152-155.
  [9]罗敏蓉,张静,卢丽娟.“课程思政”理念下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4):90-92.
  [10]徐圆圆,曹蓓,曹旭.“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模式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11):291-293.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 >>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