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论文网
【摘要】音乐区是幼儿园的重要活动区域,可以为幼儿提供音乐活动的平台,让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创造。在大班音乐区“星光大道”游戏前期,幼儿自主选择场地、讨论名字、进行设计、寻找资源、布置场地;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自主商量内容、快乐游戏、发现问题、讨论改进、创新游戏、区域联动,真正促进了幼儿音乐素养和自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大班幼儿;音乐区;自主游戏
笔者所在幼儿园一直致力于“跟着音乐去旅行”的音乐活动研究。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笔者发现幼儿不但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还能自己设计音乐图谱,并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活动结束后很多幼儿还意犹未尽,仍想继续练习。但是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由于幼儿缺少复习与巩固,慢慢地遗忘了所掌握的动作与节奏。如何提供一个音乐活动的平台,让音乐教学实现拓展和升华?让幼儿能够自主创设、自主游戏、自主拓展?如何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和幼儿展开了讨论。
教师:老师发现你们特别喜欢音乐活动,除了集体活动的时间,还有什么时间可以唱歌、跳舞、玩乐器呢?
恩恩:老师,我们可以在午餐前玩,晚上放学的时候也可以玩。
豆豆:下午起床后也可以玩。
朵朵:如果有个固定的地方那该有多好啊,想玩的时候就可以去。
茗茗:不如我们建个音乐区吧!
经过一番讨论,幼儿们萌发了“创设音乐区”的想法。
一、自主创设环境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笔者引导幼儿自主对音乐区的选址、名字、材料、布置等进行确定。
(一)在哪里玩
幼儿考察了活动室内外的各个场地,七嘴八舌地指出这些地方的优缺点,商量哪个地方更适合创设音乐区。
班级过道靠着教室,人来人往,太吵;厕所过
道挨着厕所,太臭了;楼梯过道靠着楼梯,危险;走廊尽头平时没人来,地方大。因此,最终幼儿确定将音乐区设置在室内走廊的尽头,这个区域是一个独立空间,平时人员走动较少,幼儿游戏时可以避免对其他区域造成干扰。同时,走廊上还有一扇窗户,通风采光好,活动时打开窗户可以分散音量,并且离班级活动室也较近,方便教师适时介入指导。
(二)起个好听的名字
选好场地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要给音乐区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我爱歌唱”“音乐乐园”“明星舞台”“星光大道”“闪闪亮亮”“爱莎公主舞台”。经过投票,最终确定了音乐区的名字为“星光大道”。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创设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1]地方选好了,名字也有了,幼儿们开始考虑音乐区环境的设计。
1.积累经验
幼儿向父母寻求帮助,在网上搜索了很多音乐区的图片,并将这些图片带回幼儿园与同伴们分享、讨论,看看哪些布置适合“星光大道”,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了很多新的想法。
2.自主设计
幼儿分别绘制心目中音乐区的样子,最后通过评选,妞妞设计的样式得到了大部分幼儿的认可。其他幼儿的设计图作为备选方案,成为日后改进游戏区装饰的参考。
3.寻找资源
资源利用是课程游戏化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创设音乐区过程中幼儿们讨论最多的话题。笔者引导幼儿有效利用家长资源、课程资源、园所资源,筹集音乐区必需的设施和设备。
第一,家长资源。笔者在班级群介绍了幼儿创设音乐区的初衷,并向家长征集资源,如提供家中闲置的小衣架、幼儿之前参加演出的服装和道具。
第二,幼儿自主制作。幼儿纷纷动手制作各种服饰和道具,如编织舞蹈帽、超轻黏土小发饰、折扇等,还将美工区的作品拿到舞台上进行装饰。
第三,园所资源。幼儿找到园长,向其借来了移动音箱、话筒、柜子、毛巾架。同时,还请笔者帮忙,沿着窗户护栏创设了舞台背景,即喷绘了粉色调的3D舞台和T台星光大道,便于卫生清扫,长期使用不易损坏。
4.合力布置
舞台背景板,幼儿自制了黄色的向日葵点缀,让舞台更有层次感。舞台右侧,用毛巾架改装成衣架摆放服装,小鞋架放上装饰品。舞台尽头设置观众席,地面贴上座位号方便观众对号入座。观众席左边矮柜设置成道具台,里面放置各种表演道具和呐喊助威道具。观众区两侧的墙面创设成表征墙,方便幼儿记录活动过程、想法和困惑。至此,整个音乐区的环境创设圆满完成。
二、自主进行游戏
(一)玩什么
音乐区的活动内容既可以结合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确定活动内容。对此,笔者再次组织幼儿讨论:音乐区可以玩什么?要准备什么?幼儿思考后七嘴八舌地回答:“要穿漂亮的裙子,还要化妆,让自己变得美美的”“要准备音乐,带乐器和谱子”“我是观众,要在下面保持安静”“我要为大家鼓掌、加油”……笔者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以音乐学科为基础,初步决定音乐区开设以下项目:歌唱、走秀、演奏、舞蹈。
(二)发现问题
活动内容确定好以后,幼儿进入音乐区开展游戏,笔者将捕捉到的几段游戏过程视频放给幼儿看。看完视频后,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我已经换好衣服了,可媛媛非要先唱歌”“老师,喜喜跟我抢话筒”“老师,我拿扇子,圆圆非得跟我抢”“哎呀,好乱呀啊”……
通过深入讨论,幼儿发现游戏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幼儿不明确游戏目标,无任务意识,胡乱敲小鼓、转小伞,没有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开展游戏[2]。
②幼儿出现了争抢服装道具的现象。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古风服饰,刚刚换上一件,发现有更漂亮的,就立刻又去拿其他的。③观众出现消极等待的现象,从头到尾摆弄手机,还会争抢手机拍照,不愿使用其他加油道具,甚至干扰演员演出。④游戏结束后场地脏乱,过道里全都是散落的服饰和配件,幼儿不知道该怎么收拾。
(三)解决问题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笔者引导幼儿遇到分歧时协商解决,如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等。
“找出了问题后,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幼儿又一次展开了讨论。
“老师,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规则,让大家知道该怎么玩”“游戏结束后,东西要放回到原来的地方”“再多准备一些漂亮的装饰,大家就不会抢了”……最后,幼儿们整理出以下改进措施。
1.制定规则
全班幼儿通过商量、投票制定了游戏各环节的规则,并共同绘制了规则海报,张贴在了游戏区的墙面上,具体如下。
进区流程:分角色、议内容、换服装、选道具、去游戏。
演员要求:面带微笑、有序表演。观众要求:对号入座、保持安静。
2.增添材料
现有的游戏材料只能短暂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时间长久后就无法满足幼儿的探索欲,因此需要不断充实服装、饰品、道具。如美术活动“京剧脸谱”结束后,笔者将幼儿绘画的脸谱放在音乐区,供幼儿进行表演。操作材料多了,游戏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幼儿的游戏水平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同时,将舞台右侧的角落作为后台,幼儿进去换装、作上场准备,就不会影响T台上表演的幼儿,大大减少了幼儿游戏时的碰撞。“星光大道”两侧墙壁粘上一排小挂钩,用于悬挂新增的服饰,幼儿取放也方便。
3.增加标签
幼儿绘制了各种标签,如服装、饰品、化妆间、道具柜、表征墙、图谱区等,粘贴在游戏区的相应位置,整理道具时可以对应摆放。
4.互通角色
所有幼儿轮流做演员和观众,唱歌的幼儿可以边唱边舞,走秀的幼儿也可以高歌一曲,观众拍照贺彩,还可以在表征区进行游戏表征,这样的调整减少了消极等待的时间,使幼儿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
三、自主创造游戏
(一)我是星光小达人
星光小达人出场啦!他们或跟着伴奏像明星一样唱唱跳跳,或换上各种服饰有模有样地走秀,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拿着乐器尽情演奏。观众区的观众有的现场写生,记录下精彩的瞬间;有的像个点评家讨论着各自的表演;有的像个摄影师举着手机到处跟拍。
(二)又遇到问题
“我想唱歌,她想跳舞,我们到底听谁的呢?”“老师,你觉得谁表演得最棒呀?”“老师,我们新学的歌怎么没有图谱啊?”
(三)一起来解决
1.增加角色
幼儿提出增加主持人这一新的角色,承担报幕串场的任务,还可以组织观众为演出的节目打分,从而使得游戏过程更具条理性。
2.丰富表征
游戏前期,笔者过多关注游戏内容和游戏环境,忽略了游戏表征。因此在这一阶段,笔者重点关注如何丰富幼儿的表征,让幼儿融入游戏中,更多地与他人互动。每次音乐集体活动结束后,幼儿自行绘制图谱放入音乐区,游戏活动时可以根据图谱提示歌唱、舞蹈、演奏。游戏结束后,幼儿用自制的小星星插牌给喜欢的节目投票,在侧墙张贴小观众们拍摄的照片,从而丰富表征墙。
四、自主拓展游戏
游戏不停止,研究无止境!“接下来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讨。
(一)动手做道具
笔者提供一些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从而满足幼儿多种需求,让游戏更贴近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区域大串联
角色互动:演员和观众两个角色可以互动。演出结束后,演员可以征求观众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观众也可以模仿演员的独特表演。
邀请观众:可以去其他区域邀请同伴来音乐区当小观众,从而联动班级的各个游戏区,使幼儿体验到互动游戏的快乐。
巡回演出:待整个音乐区活动开展得比较成熟时,演出团队可以到其他班级进行巡回演出。
综上所述,在音乐区游戏中,幼儿歌欢畅、舞优美、秀自我、心飞扬!大班音乐区“星光大道”成长记说到这里还并未结束,幼儿还有许多想法、玩法……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幼儿的脚步,携手探索、放飞心灵、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莉.幼儿园音乐区的创设与活动指导[J].动漫界,2021(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本文标签: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