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户外运动环境深受幼儿的喜爱,不但可以提高幼儿运动的主动性,还利于促进幼儿园工作任务的高效完成。幼儿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大力创设出适宜幼儿的生态运动环境。文章以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主要原则,最后研究了让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的生态运动环境创设之策略。

  关键词:幼儿;户外运动环境;生态;创设;策略

  幼儿户外运动环境主要指的是户外场地和相关的运动设施,是发展幼儿情感水平、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强化幼儿身体素质的必要基础。所以,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设户外运动环境。但是,当前的环境创设过程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比如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根本作用未能够展现出来,此问题不利于较好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因此,针对该状况,就需结合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来实施逐一的攻破与解决,以便真正保障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效果。

  一、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下述两点内容中。其一,通过创设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推动幼儿得到健康成长。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可以在幼儿的学习探索、主动观察等方面产生载体作用,非常利于推动幼儿的身心发展。所以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大力创设适宜幼儿的户外运动环境,是幼儿成长发展阶段所不可忽略的关键内容。其二,通过创设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提高幼儿教育成效。在幼儿教学中,会表现出系统化特点,如想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就需要一同展开不同方面的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恰好能够作为开展不同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可以为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保障,从而能够在提高幼儿教育的成效上产生明显作用。
 

 
  二、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的主要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因此,在如今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应将安全性原则作为一项主要原则来贯彻和落实。如幼儿园应该关注幼儿户外运动环境中各项设备和器材的情况,必须确保在器材上不存在诱发危险的因素。在规划和设计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时,往往会涉及存在沙土、硬度较高的场地,为保障幼儿的安全性,幼儿园可以将人造草坪运用在现场中。在攀爬区,应对攀爬架进行高度控制,避免幼儿因攀爬得较高,而危及幼儿的安全性,在户外运动区所有的器材,都应该确保性能结构完善性,保障在边缘位置不存在尖锐突出的物体,防范幼儿在运动过程中不小心被刮伤。

  (二)环保性原则

  近些年,环保问题越发获得人们的关注,各个领域中也均体现出了一定的环保性特点,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也应充分明确环保的重要意义。在创设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时,就应该通过贯彻环保性原则,提高整个环境创设过程的环保性,如可以借助天然的石头以及木材等,为幼儿建设平衡或者滚动等的户外运动场地,这不仅可以体现出环保特点,还利于提升幼儿在该种自然运动环境中的身心愉悦程度。除此之外,也能够联合幼儿家长搜集不用的轮胎或是木箱等,自己制作出运动器材,从而利于丰富户外运动环境中的各项运动器材,也不会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非常利于实现绿色环保的环境创设目标。

  (三)趣味性原则

  在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中,必须要具有趣味性,幼儿不像成人群体,即便活动无趣,也能够参与其中。若想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主动性,就应引起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所以在园区中可以通过设置青蛙轮胎座椅以及廊桥等,建设出趣味性极强的户外运动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该种户外环境下,欢快地探险或是攀爬等,从而能够通过保障幼儿的户外运动效果,强健幼儿的身体素质。

  三、让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浅谈生态运动环境创设之策略

  (一)科学规划大环境,表现生态运动环境的整体性

  环境资源是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资源,科学规划大环境,可以推动幼儿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幼儿园应该根据环境情况,整体性规划户外活动场地,在具体落实期间,有效划分户外活动环境,真正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环境的活跃程度。对此,一方面应合理规划户外活动场地,主要内容会涉及:应该设置哪类户外活动区?要在哪些地点设置?对空间面积的需求有多大?不同区域之间是否有必要构建关联性等,在展开充分的探讨后,利于科学规划球类区、攀爬区、走跑区以及平衡区等,使幼儿在参与不同区域的户外运动时,均能够感受到乐趣。另一方面还应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情况,为各个区域发掘出最适宜的运动地点。

  例如,在生态运动环境的创设中,若想设置跳跃区,就建议将其设置在柔软的地面上,而若是想要设置投掷区,就需要关注到投掷的距离及方向,应最好和墙面贴近,如此能够产生阻挡的效果,避免危及他人的安全,同时也方便放置相关器材。总体来说,若想真正让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就应科学规划好大环境,表现出生态运动环境的整体性,这样幼儿身处于户外运动环境中,才能够尽快地投入运动状态下,从而能够展现出户外运动的作用,以便不断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推动幼儿的心理发展,使幼儿在和其他小伙伴的一同运动中,来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多加关注小环境,体现生态运动环境的多样性

  不但要重视规划好大环境,也要多加关注小环境,这是由于小环境创设,可以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有利于体现出生态运动环境的多样性。在幼儿户外运动环境创设中,一些小环境主要是指小的沙地及花圃外沿等位置,可以作为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适合位置。所以,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绝对不能忽略这些位置对幼儿运动发展所带来的作用。另外,在小环境中也应具有多样化的运动器材,这在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许多方面上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小环境的创设中,为幼儿带来多样化的运动器材,还应该确保运动器材的可实施性和层次化。通俗来讲,即为在落实幼儿园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联系户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前确定出适宜幼儿运用的一些活动器材,在具体选用期间,必须落实“多样化”这一重要的原则,从而提高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主动性。例如,在展开“娃娃家”的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可以在户外场地中放置多样化材料,如放置海绵球、小娃娃以及弹珠等,如此利于综合性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的主要特征,为幼儿的户外运动准备半成品或是成品材料,这样可以促使幼儿自主获得运动材料,进而幼儿的户外运动热情也会更为提高。再者,在生态运动环境的“多样性”体现中,也不能忽略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需求和运动喜好等方面,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便在生态运动环境中提高幼儿运动的主动性,有利于凸显出运动的作用,实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还能够强化幼儿的机体抵抗力。

  (三)积极打造野趣环境,彰显生态运动环境的自然性

  若想使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应积极打造野区环境,彰显生态运动环境的自然性。幼儿园应善于挖掘自然环境下的诸多教育资源,不能够被书本的内容所局限,而是应该让幼儿迈入到自然环境中,切实应用自然环境资源,助力幼儿的更好发展。在打造野区环境时,应融合自然要素,在具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梅花桩、小花园等来提高幼儿的户外运动效果,如梅花桩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而小花园可以为幼儿之间的捉迷藏提供重要的条件,若可以为幼儿创设该种野区环境,可以使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仿若身处于童话森林中,产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运动感受,从而也利于在身体、情感以及内心等许多方面上,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在打造野区环境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在激发幼儿的运动欲望、运动潜能等相关方面上有着显著作用。所以,不仅要体现出生态运动环境的自然性,还应将挑战性元素融入其中,使幼儿在富有挑战性的野区环境下更为迫切地展开运动,在此期间,也利于塑造幼儿的坚毅性格,使幼儿能够不畏惧困难,也可以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促使幼儿在参与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取得全面性进步和提升。例如,在打造野区环境时,可以利用掉落在地的树干以及树叶等(应该选用光滑的树干,避免危及到幼儿的安全性),打造出跨栏等器材,使幼儿在尝试跨栏的过程中,产生兴奋的运动感受,也能够强化幼儿的运动信心,让幼儿体会到户外运动的独特魅力。并且由于跨栏运动对幼儿而言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在参与该项户外运动时,也利于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促使幼儿形成坚定勇敢,不言放弃等优秀品质。

  (四)创设导向性环境,展现生态运动环境的教育性

  导向性环境指的是园内各项体育运动设施均有其各自的导向功能,教师应建立导向性的园内户外活动环境,以“如虎添翼”的方式使体育运动环境“活”起来,确保每项运动器材都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运动辅助作用。这也是对幼儿体育运动环境的延伸,使体育器材常用常新,以激发幼儿的体育运动兴趣。所以,面对上述情况,就应该将创设导向性环境,展现生态运动环境的教育性作为重点来实现。

  其一,需采用“保驾护航”的措施,构建导向性的户外运动环境,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教师应正确选用各项运动材料,针对户外运动区域的主要类型,选用高质量的运动材料,确保所放置的运动材料都有着支架功能,满足幼儿的运动发展需求。

  其二,应利用“游戏情境”的措施,建设导向性户外运动环境,应结合幼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联系幼儿的真实状况,确定出适宜幼儿的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情境,并指引幼儿投入游戏中,如此不但可以强化幼儿的探究能力以及实践水平,还可以凸显出生态运动环境的教育作用,真正为幼儿构建出导向性的户外运动环境。
 

 
  其三,需利用“耳目一新”的措施,建设导向性的户外运动环境,对大多幼儿来说,运动材料和设备均为支撑其知识学习、探索的关键载体,但若是长久固定,并未加以创新和改变,就不能提起幼儿利用运动器材和设备的主动性。所以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教师应善于采取“耳目一新”的措施来动态变化户外运动环境,及时更新户外环境中的老旧运动设备和材料,善于放置新的运动设备和材料,这样有利于保持幼儿对户外运动环境的新鲜感,使幼儿能够乐于参与到户外运动环境中,开展充分有效的户外运动。

  (五)建设合理性环境,呈现生态运动环境的特色性

  不同的运动项目针对运动场地也有着差异化的要求,比如足球场地要满足幼儿奔跑的要求,篮球场地要满足场地具有一定弹性的要求。但是,当下很多幼儿园在建设户外运动场地时,往往忽视了这些差异化的要求。其实,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场地应该根据其教学目的不同,个性化地建设硬质地、草地、人工草坪、沙地以及石地等,针对性地利用不同地质从而设置更合理的运动项目。

  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楼外侧建设一圈火烧板地,并且在一圈火烧板地根据不同位置从而设定有上坡、下坡抑或是转弯,这样的路段设置适用于幼儿展开骑行运动,所以,幼儿园可以统一采购各种各样的童车,如滑板车、三轮脚踏车、两轮自行车抑或是两人自行车等。幼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骑行车,然后在环形车道中快乐地骑行,一会上坡、一会下坡,偶尔还会来一个转弯,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幼儿对于户外骑行这项运动的参与兴趣,同时,在骑行的过程中幼儿的平衡能力、灵活性与协调能力均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四、结语

  现阶段,关于如何让幼儿户外运动环境“活”起来,已然成为幼儿教育人士所深入探讨的一项关键内容,对新时期下的幼儿教师来说,务必要敢于进行创新,善于进行突破,以便为幼儿创设出利于推动其身心发展、技能提升以及能力强化的户外运动环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