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思维品质反映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对初中生来说,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定义,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初中生正处于理解世界、建立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意义。正如一句老话所说:“思维决定出路,品质塑造未来。”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抓手,可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注入持久的能量。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和思维方式,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英语阅读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和平台来进行阅读,帮助其培养出优秀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词汇、提高语感。然而,单纯地记忆单词和短语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通过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分析文章结构和推理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将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能力的提升。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思维方式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然而,初中生往往面临着受限于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困扰。这时,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固有思维的束缚,开拓思维的边界。比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加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文章,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理解,而是能够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则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建立更丰富多样的联想和图像,增强对英语的感知力和记忆力。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英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多元化思维。本文将从借助问题设计、设计挑战任务、鼓励多样表达和进行拓展阅读这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借助问题设计,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思维品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核心,主要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观点或信息时,通过分析、评估和推理,进行深入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种思维模式不仅要求个体能够独立思考,还需要具备不偏不倚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批判性思维,才能够对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借助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学生需要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主旨,从而培养出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思维的深度。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6 Food and Lifestyle”教学为例。本单元以“食物和生活方式”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食物和生活方式相关的议题。在这一单元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问题“Do you think fast food is good for health?”(你认为快餐对健康好吗?)引发了学生对快餐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教师还将学生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认为“快餐对健康有好处”,另一个则是“快餐对健康有坏处”,并鼓励不同阵营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以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和分析,有理有据地做出判断,发表自己独有的见解。比如,在思辨讨论过程中,持“快餐对健康有好处”这一观点的学生认为:“快餐对健康有好处,因为快餐可以快捷地为身体供应能量。当人们感到饥饿时,就希望能马上吃到食物,以满足自身能量需求,但一般的餐厅,需要先点菜,然后排队等餐,通常都需要等一段时间才有食物供应,这样不易满足人体即时的需求。”“快餐进食方法简单,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用餐,非常受到都市忙人欢迎。”而持“快餐对健康有坏处”这一观点的学生则提出:“很多快餐注重肉类、糖类及油脂类供应,缺乏蔬菜、水果、纤维质等。若长期食用,导致身体营养失衡,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大多数快餐的调味料很浓,含有大量盐分,对心脏血管及肾脏有害。长久食用,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且这种损害是日积月累的,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
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单元英语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当然,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反对与否定,而是一种全面而合理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可帮助其发展具备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英语阅读任务时,能够运用逻辑和推理进行准确的思考和判断。
(二)设计挑战任务,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它使我们能够超越既定框架,勇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创造性思维意味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发掘潜能、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并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挑战性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5 Amazing Things”一课为例。在学习这个单元的知识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挑战任务:设计一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性发明。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够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学生们面临的任务是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这要求他们不仅要充分理解问题的本质,还要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被迫思考不同的方案,并且需要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例如,有学生提出设计一种能够快速清理塑料垃圾的机器人;还有的提出发明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学习英语的智能设备。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将被充分激发,他们将变得更加有创意和敏锐。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还会引导学生评估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实用、可行,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此时,学生需要考虑到自身的设计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是否符合人们的需求,并且需要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由此,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也将得到锻炼和发展,他们将变得更加具有洞察力。
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一段英文短文,要求他们进行改编或者写一个结局,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者创造一个英语作品,通过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多样表达,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相对于收敛性思维而言的,它强调思维的创造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拥有更加灵活的思考方式和更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提升其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被要求总结归纳文章的主题或者提取关键信息,这样的任务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导致他们只关注答案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性。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章,并能他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以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8 Natural Disasters”一课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描述自然灾害,不仅包括书本中的例句,还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词汇和句型来进行表达。比如,教材中描述了一场洪灾,教师便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场洪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或者用图画、漫画、照片等形式来展示洪灾的场景;教授有关地震的知识时,教师让学生提出如何减少地震灾害的方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想出各种创新的防灾措施。在多样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发散思维,找到更多与自然灾害相关的信息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还引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一起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教师还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问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思维,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比如“你认为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该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不同的应对策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四)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多元化思维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关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领他们逐步成长为善于思考、创新并具有多元化思维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依托拓展阅读的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其多元化思维。拓展阅读是指通过读一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书籍和文章,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拓展阅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译林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Unit4 My cousin and DIY”一课为例。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家人关系以及手工制作的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语言材料和实例,组织拓展阅读活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和扩展知识面。在进行拓展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新闻,这些材料包括传记、自传、文学作品以及科普文章等。通过阅读这些多样化的材料,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家人关系和手工制作的信息。
在拓展阅读后,教师还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讨论环节中,引导学生围绕家人关系和手工制作展开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家人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手工制作对他们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思考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在写作环节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拓展阅读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人关系或手工制作的文章或者故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写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从教材中获得知识,还能够通过拓展阅读和相关活动,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思维品质发展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潜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英语学习者。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