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假定以及教学流程等诸多方面,具有针对性、创新性与实用性。文章把产出导向法理论运用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从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核心教学步骤中来探寻在教学中怎样引领学生以用促学、以学助用,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发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展开交际,提高听说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产出导向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着重借助听力练习、口头模仿以及朗读训练,助力学生养成一定的语感,增进其表达时的自信以及流畅度[1]。学生通过在听说课上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可以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加深文化理解,从而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英语教育需应对的两项根本问题是“学习与应用割裂”以及“语言技能培养和个人素养塑造割裂”。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听说教学倾向于重视听力输入/轻视口语输出,存在只有听没有说、多听少讲或者将听与说分开的情况,致使学生的所学和所用难以有效衔接,很难达到输入与输出的一体化[2]。
产出导向法推崇“学用一体”,是针对学用分离问题所开的“良药”,其不但具有针对性,还具有系统性,旨在令学生得以以用促学、以学助用、并学以致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注重将听力输入和有效口语产出相结合,使听说教学中的各环节(驱动—促成—评价)紧密相扣,实现听说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强调以产出为导向,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第一,产出导向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二,产出导向法能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通过强调产出,教师能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产出导向法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产出导向法的具体操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环节:
(1)任务环节: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产出任务。(2)驱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3)输入环节: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技能和材料。(4)促成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5)评价环节:对学生的产出进行评价,包括内容、语言、逻辑等方面,而后提出具体的建议,帮助学生改进。(6)反思环节: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以改进后续教学。
在实施产出导向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任务设计要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二是输入材料要与任务相关,具有针对性;三是促成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评价要及时、客观、具体,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五是反思环节要认真对待,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产出导向法对高中英语听说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能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交际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产出导向法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学从传统的以输入为主转向输出导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产出导向法能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中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块的听说教学设计为例,依照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详细阐释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过程。
该板块主要由两段听力材料构成。在体裁上,两段材料都是对话形式,主题是邀请朋友去参加体育活动。在内容方面,两段听力材料都选取了当下非常流行的体育活动,分别是电子竞技和彩虹跑,介绍了体育活动的内容、举行时间、举行地点,其中第二段材料还提及彩虹跑的意义及票价。在语言方面,两段材料包含邀请朋友去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回复的句式。在语音层面,重读实词强化了“邀请”这一交际目的。
(一)驱动
驱动是产出导向法的起始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尝试产出,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在驱动环节中,教师可先呈现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听说交际活动,之后教师再分三步引导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分析总结。
步骤一:教师呈现真实的听说交际情境,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步骤二:教师设计相关的问题链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交谈,让学生尝试完成交际活动,获得初步的口语交际成就感。
步骤三:教师阐明口语产出任务,让学生了解交谈体育赛事及邀请朋友观赛所涉及的重点内容与语言、结构。
具体来说,教师先呈现如下的交际情境:“2023年10月26日,巴黎奥运会女足预选赛亚洲区中国女足所在小组的比赛将在厦门白鹭体育馆进行。为帮助宣传赛事并示范如何邀请身边的外国友人观赛,学校宣传部开展了最佳短视频比赛,鼓励大家拍摄一段谈论该赛事并邀请朋友观赛的短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网上进行网络评选。”然后,教师通过问题链“What sports events do you like to watch?Why?”“Do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holding this events?”“How can we make a successful invitation?”引导学生进行初步交谈,完成产出任务。
教师借助真实情境,可激活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打造语言运用的条件,助力学生明晰口语产出任务的实际运用场景,如此一来,当未来碰到类似的交际情境时,学生便能从容不迫地应对,解决实际问题[3]。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引导,高效完成了产出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促成
促成环节主要用于帮助学生构建所需的支架,以确保产出任务顺利完成。促成环节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学生最终产出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1.内容促成
在内容促成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听力文本内容设计相应的听说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逐步完成思考及归纳,掌握一定的交际素材,为产出任务作准备。
(1)听力填空。教师呈现听力材料的关键问题链,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把握语篇主要内容,构建语篇框架(见表1)。
Activity 1: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1
Part 1.What is Shen Qi's main purpose for talking to Amy?
Part 2.Try tofind out some detailed information.Content( )
Time( )
Place( )
(2)补全对话。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Part 3.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used to make an invitation and give your response.
(3)产出练习。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同桌互动,根据图片信息,运用前面所学进行简单对话的创编。
Part 4.Make a dialogue.
在内容促成环节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都指向产出任务。本环节的听力填空旨在让学生了解邀请朋友观赛需涉及的重要内容(如content、time、place、requirements、reasons等);补全对话旨在让学生归纳出此情境中所需的功能句;产出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内化和运用关键内容,做到用练结合,学以致用。
2.语言促成
在语言促成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听第二段对话,并归纳分析出接受与拒绝邀请的不同表达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结合听力材料引导学生对该类型对话的目标语言进行理解运用,以提高学生口语产出的准确性,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3.结构促成
在结构促成环节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听力语篇内容划分出对话的整体结构框架。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产出任务表达的完整度,从而完成听说产出任务,进一步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成就感。
(三)评价
评价是产出导向法的最终环节,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冲刺阶段[4]。产出导向法倡导师生合作评价,在教师主导、学生为主的评价理念指引下,教师需检查学生在进行听说产出任务时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改进教学。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是以评促学;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是以评为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评价表(见表2),以评价表中的反馈内容为依据改进教学。
三、结束语
产出导向法始于输入,终于产出,强调让输入为产出服务,达成了输入性语言学习与产出性语言运用的有效融合,极大地提升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于高中英语听说课中践行产出导向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教学效果[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献臣.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听说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44(2):1-7.
[3]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4]袁汉邦,王卫华.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45(10):43-48.
[5]季薇,桂靖,朱勇.“产出导向法”教学中输入促成环节的设计与实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0(3):33-40.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