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数字化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治理形式,在社区治理中具有多重功能,为促进社区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共治提供了新的契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数字化公共艺术项目“协同设计”,可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分析现代社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及公共艺术介入的必要性和适切性,以“共治共策共享”为核心理念的社区更新治理模式,可帮助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分享资源、增进联系,进一步建立社区的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

  一、构建数字化公共艺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一)共治:社区治理的数字化维度


  从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出发,数字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可以为社区治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个模式下,政府、公众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形成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其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在数字公共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通过公共空间建设、公共资源开发和公共产品生产等方式,为社区治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例如,政府可以投资建设数字公共艺术作品,改善社区公共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数字公共艺术的发展,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而公众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公众可以通过在线参与、在线投票和在线讨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进行互动和合作。数字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平台,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和合作,提高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数字公共艺术作为多元主体合作的平台,可以实现政府、公众等多个主体的有效合作和互动。这种合作和互动不仅可以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数字化产品。
 

 
  (二)共策:社区治理的展示方式

  数字化技术为公共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展示方式,增加了作品的互动性、沉浸感和多样性。它为居民创造了更丰富的体验,并鼓励居民参与到艺术作品创作和互动中,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和社区的参与度。传统的城市公共艺术,从创作到完工,都是由政府或者艺术家主导。但是,数字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却与此不同,它从创作到完成的全过程中,始终将观众放在首位,关注的是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当艺术作品被呈现出来时,它还没有完全完成。只有在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的过程中,观众才能真正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成为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设计理念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数字时代下,城市公共艺术既能结合城市建筑和景观环境,又能从生活和文化层面和城市里的人沟通互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改变了传统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了新的社区治理形态。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基础,数字化公共艺术是一种基于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公共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数据集成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多主体合作平台,能够帮助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数字化公共艺术在社区治理中具有多重功能,其应用可以促进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有利于搭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平台,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通过对数字化公共艺术在社区治理中功能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完善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

  (三)共享: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内外的城市公共艺术都在向数字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例如北京G·PARK能量公园:这个公园是一个数字赋能公园的典型案例。将人在公园的常见行为方式从跑步、骑行、跳跃、跳舞、触摸、聆听、手势互动六种纬度,通过数字技术及装置的叠加,可以构建出一个“人+物联网实体”的互动场景,将公园从单纯的物理空间转变为交互空间,公园与游客的关系由被动变为互动,人在公园发生的行为也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市在火车站附近设一个圆形“门”,连接着600公里之外的波兰卢布林。这个圆形设备由摄像机和大显示屏实时直播城市影像。组织者表示将来会计划将门户网站加到另一个城市。还有在俄罗斯莫斯科的全息影像金字塔,该项目形体独特,搭配不寻常的材料以及功能化的设计,该展览馆将提供全天候的户外观影体验。

  数字化技术在居民参与和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虚拟现实、全景摄影和视频等技术,居民可以参观艺术展览和文化遗址。这种方式使得居民可以欣赏作品并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同时,居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其他居民和艺术家进行互动和讨论。例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把“艺术+互动”列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原则之一。艺术家们设计了儿童艺术互动作品《弈趣》,这是一款把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变成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的互动装置。该设备采用围棋棋子及六格板作为呈现方式,集实用性及艺术性于一体,生成了一种可以在休憩坐踏之余动态交互的作品。作品表面材质手感良好,指触即有字,营造高雅趣味特色交互,给人全新感受。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城市公共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可能性,使得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实现更加动态化、交互化的效果,拉近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增强观众的体验和参与感,从而为城市文化和公共空间的营造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公共艺术介入社区更新治理的价值与意义

  (一)数字化公共艺术为社区更新提供载体


  数字化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将艺术与社区融合的新的创作形式,为社区更新提供了独特的载体,推动了社区的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公共艺术融合了艺术与技术,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机会。

  数字化技术可以为社区提供一个平台,让居民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例如,在社区公园或广场中设置一个艺术装置,居民可以通过参与设计、制作和安装等环节来共同打造一件属于自己社区的艺术品。这样的参与感和协作精神不仅能够增强社区凝聚力,还能够培养居民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也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和自豪感。当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时,会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和自豪感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二)数字化公共艺术推动社区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公共艺术可以丰富社区的文化氛围。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呈现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拓展和创新,为社区带来了更多元化的文化体验。通过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引入,社区可以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演出和工作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意的碰撞。

  数字化公共艺术能够为社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数字化平台,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销售和推广,例如周边、海报、各种文创产品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前来欣赏。这不仅可以增加社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可以为当地商业活动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然而,数字化公共艺术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数字化公共艺术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设备配备,这对一些资源匮乏的社区可能存在困难。其次是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数字化公共艺术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的艺术家和从业人员,这需要社区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数字化公共艺术是推动社区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艺术作品,可以提升社区的文化氛围,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为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数字化公共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并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促进社区智能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共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具有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的潜力。通过在社区中引入艺术项目和活动,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和有活力的环境,增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公共艺术作品的存在可以提升居民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和重视。当人们看到城市中充满了艺术的元素时,他们会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共同生活的空间,这种意识的提高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推动邻里关系的发展。通过共同参与艺术创作,居民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也得以加深。这种参与感和归属感将进一步增强邻里关系的紧密度,使社区更加和谐。公共艺术干预社区更新使得社区居民通过公共艺术所营造的场景进行沟通与互动,减少了认知与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居民之间的共同话语,增进了邻里关系。

  三、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介入主要体现为“协同设计”模式下多元主体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合作。在该模式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具体项目设计中,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多方资源共享。数字化技术增加了居民的参与度和共创性,提供了更多参与公共艺术的机会,使社区居民能够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展示和评价过程,数字化技术为公共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快捷和灵活的渠道,为社区治理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