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一刀切”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且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出发,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提出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符合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能够保障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保障处于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英语学习中取得进步,力求让英语教学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个体差异思想与分层教学,并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1.个体差异与分层教学

  1.1个体差异思想的内涵


  个体差异的教育思想是基于学情基础上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个体差异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并且能够在了解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教”可以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助力学生的学习,让处于低层次、中层次以及高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破,实现最大化的发展与成长。

  与常规的教育思想相比,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能够将学生始终置于核心位置,以此提升教师的针对性;第二,倡导因材施教,即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习者个体差异,选择、重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方式,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第三,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这也是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显著差异,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而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要求教师跟踪、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表现,并予以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1.2分层教学方法的内涵

  分层教学是指施教者能够在了解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按照学习者所处水平的不同进行科学的分组,并根据每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落实教育的差异化,以期实现教育公平,助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力求让低层次的学生可以吃得饱,让中层次的学生可以不断挑战新高度,让高层次的学生冲破常规、突破自我。

  分层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组,小组之间的学习内容、学习难度、知识深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根据分组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如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情况,选择教学内容、方法、资源等;第三,根据分层教学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案,打造差异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与分层教学虽然属于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二者之间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实需要建立在教师尊重、了解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做到科学地分层,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组织分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英语分层

  2.1根据学生情况,科学合理分层


  基于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情,只有做到充分地了解个体的差异,才能够保障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很多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接触了英语,经历了四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已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此时若是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倍感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感觉缺乏挑战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做好分层工作,不可以单一地以分数作为分层标准,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潜能等,做到综合地评判,科学地分层,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保障学生分层的合理性,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法实施做好铺垫。

  从学生步入初中校园开始,教师开始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每一次的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学生的综合评分进行分层,其中高层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较强;中层次的学生英语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态度比较积极,有着较好的学习能力,拥有一定的潜能有待被挖掘;低层次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抵触心理,极少主动学习英语知识,课堂上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思维不够活跃。教师通过综合评判了解了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并对学生进行分层,能够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低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薄弱等,那么教师就可以从低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教学指导计划,适当简化教学内容,降低知识难度,减少练习数量,让低层次学生可以重拾自信,攻克心理障碍,面对英语学习时不再焦虑,主动走向英语。

  2.2立足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组织提供导向作用,保障分层教学始终围绕同一个教学目标进行。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教学内容,从宏观的视角整合单元知识,让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具层次性与系统性。同时,在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教师还要控制目标的难度,避免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学情脱节,而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根据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保障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Seasons”的单元教学中,以“四季”为话题,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四季、天气等方面的英语词汇,能够表达对于不同季节的情感,说出自己在天气变化中的感受等。在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后,教师结合学生所在的层次,布置从低到高的教学目标,如要求低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本单元学习中掌握“rainy”“snowy”“foggy”等词汇,“look cool”“with nothing on”等短语,“Which season do like best?”“Which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等重点句型。这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较低,需要全体学生掌握,但是一般情况下中、高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单元学习中掌握,因此,该教学目标重点指向低层次学生,要求低层次学生夯实英语知识基础;指向中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听和读的方式,了解Eddie和Hobo对cool的看法,概括出Si-mon、Amy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的理由。此项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以及概括表达能力。而指向高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是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并且说明理由,鼓励高层次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表达。

  2.3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指导分层

  在基于个体差异的视角下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所在层次的不同,予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以及同伴的互助下,突破最近发展区,迈向新的台阶。
 

 
  在预习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层次的不同,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推送不同的预习导学案,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顺利且高效地完成预习任务。仍以译林版八年级上册“Seasons”为例,指向低层次学生的预习导学案设计需要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听不懂”“表达不清”“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了调动低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听得懂”,教师可以给低层次学生推送听力音频,要求这部分学生在课前结合语篇内容听音频,找出其中的陌生单词,通过资料查阅等方式,攻克英语词汇的难关,让低层次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听懂教师讲什么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前提;指向中、高层次学生的预习导学案设计则需要适当地提升难度,如要求中层次的学生预习阅读并尝试翻译课文,顺利地理解音频内容,尝试概括出音频讲述的主要内容,学会猜测、推理故事内容,整理自学中积累的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教师在此环节中可以组织互动学习活动,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学生的互动过程即为相互学习的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发现相互之间的差异,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角度,主动学习他人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从互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上册“Let’s play sports!”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引发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教师先设计从易到难的三个问题:(1)请阅读课文,说一说“at first”的用法以及“indoor”的词性、词义分别是什么。(2)“indoor”一词中的“in”作为词缀的含义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词汇是以“in”为词缀?了解词缀是学习英语词汇的重要路径,你还了解哪些词缀,请举例说明,并分析不同词缀在一般情况下在词汇中的位置以及表达的含义。(3)请以运动为话题,谈一谈自己喜欢的运动,以及特殊的运动经历。在不同层次的表达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指导,如低层次的学生在互动中常常遇到词汇、句型输出的障碍,教师的适当点拨可以帮助低层次学生顺利表达,形成语言表达的自信。

  2.4优化作业布置,教学评价分层

  首先,优化作业布置的形式。作业布置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教师同样需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能够根据学生所在的层次,适当调整作业的内容、难度、数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作业训练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Natural disasters”的一课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这样的分层课后作业:(1)概要写作作业:请结合阅读理解,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文本的中心思想;(2)阅读理解作业:教师给学生提供一段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后,用思维导图有条理地梳理出语篇关键信息,回答材料后提出的问题;(3)写作作业:自然灾害的类型较多,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或者给你带来较大震撼的一次灾害,精细地介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阐明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分层作业的布置虽然指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却并不是固定的,如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了作业(1)之后,可以尝试挑战作业(2),促使学生在挑战自我中获得成长。

  其次,实施分层教学评价反思。基于个体差异视角下的教学评价,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评价的侧重点,实施差异化评价。如,指向低层次学生的评价应侧重于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对语法、词汇、听力等基础知识方面的发展;指向中层次学生的评价应指向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指向高层次学生的评价应做到更加严格,不再满足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语篇的理解,而是要关注高层次学生对高级语法的掌握以及更复杂的交流。

  总之,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是教师对学习者之间差异的关注与理解,分层教学法的实施符合个体差异的现实,能够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让英语教学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改变“优生独舞”的教学现状,保障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提升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