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海上油气井数量增多、生产作业时间长,油气井出现管柱封堵、破损、工具损坏等故障增多,且部分井需进行产能优化,调整注采井网,所以油气井修井项目也与日俱增。由于海上油气田修井作业存在设备老化、作业空间受限、作业人员不固定等安全风险,且安全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作业过程中常有事故发生。文章结合具体的工作经验,在总结海上油气田修井作业安全风险管理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海上油气井;修井;安全风险;安全管理
1加强海上油气田修井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海上油气井增产维护,措施井改造,处理井下复杂情况及处理井下事故,都需要进行修井作业。海上修井作业是一项高技术含量、高风险的人员密集型的作业。近年来,发生的几起海上油气田修井作业事故,深刻认识到事故的发生不仅有惨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会给企业甚至国家带来负面影响。海上修井作业面临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重大风险,作业过程操作处置不当,容易发生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生产安全事故。为保护海洋环境及作业人员健康安全,应做好海上修井作业的安全及环境管理。根据作业过程风险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风险防控,并严格执行,保障修井作业全过程健康、安全和环保。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实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更多的经济处罚及其他更严厉的处罚,因此加强海上修井作业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
海上修井作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是对作业全过程的风险管控,通过识别风险,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或可接受水平,并严格落实工程、管理、培训、应急等管控措施,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隐患问题,从而减少或消除事故发生[1]。
2海上油气井修井作业风险因素
海上修井作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该作业发生事故可能性大、突发性强、事故后果严重,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海上修井作业主要存在以下风险:海洋气候多变,极端天气下作业环境恶劣,易发生事故;电气师、仪表师、电气焊工、油漆工、吊车司机等特殊工种多,存在职业伤害风险大;连续作业,劳动强度大,体力劳动多、夜间作业容易使人注意力分散、产生疲劳,容易导致事故发生;修井平台二层台、钻台、井口甲板、生产平台、海洋船舶等多作业面可能同时作业,交叉作业多,人员容易忽视周围其他作业风险而导致事故发生[2];高处作业多,容易出现人员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伤人风险;电气设备较多且部分线路老化,极易发生触电事故;作业场地空间小,堆放物料较多,摆放杂乱,发生应急时人员不能及时逃离危险区;设备笨重,在维修和移动时,经常发生磕碰;现场吊装作业频繁,作业场地受限,容易发生人员碰伤、夹伤风险;作业班组临时组建,对平台设施设备不熟悉,容易出现误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等等[3]。上述各种风险可概况为四大类,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4]。安全专家认为:海上修井作业过程中的各种事故包括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及井下工程事故等,主要原因均是由人的因素造成。例如:海上修井井喷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通过对多起典型井喷事故研究分析后发现,井喷事故大多是由于设备设施操作失误、未按作业程序要求进行作业、未在井下管柱中设置内防喷工具、未及时发现井涌、作业过程麻痹大意、疲劳作业、应急处置不当等人为因素导致;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大多是人的因素造成的,包括人员素质低,向大海抛物;排放污染水;起管柱作业前未进行洗井,管壁原油落入大海;平台甲板滴漏阀门倒置,本来要回收的含油积水流入大海等。
2.2物的因素
物的因素主要包括设备及物料的本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安全特性及保证该系统正常运行的辅助系统、监控系统。由于海上修井作业气候条件恶劣,设备检查、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的操作性降低或者损坏,增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电子防碰天车失效导致游车碰天车事故;油管液压钳气压、油压不稳定导致液压钳旋转伤人等。
2.3管理因素
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管理制度、程序缺失或未按照管理要求进行作业;没有建立日常设备检查、保养制度,导致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与安全责任机制;不能正确引导作业人员遵循工作程序进行工作等管理问题,都可能给海上修井作业带来极大风险,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4环境因素
大多数环境因素是不可控因素,故其带来的风险和事故损失亦无法有效管控。海上修井作业环境因素包括平台所在海域地理条件、自然气候、通讯条件、地层地质结构、平台自身结构、照明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能对作业造成直接影响。例如,海洋气候变化异常导致突遇大风降雨,就会导致作业停止,有时甚至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害等事故发生。这些环境因素给海上修井作业带来了新的风险,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预测、预报有害环境因素,提前准备,做好预防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例如,台风来临前,可以预先停止部分或者全部的修井作业,待条件满足时再恢复作业。
3海上修井作业安全管理
在海上修井作业过程中,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海上修井作业安全管理应以作业现场为重点,以“控制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为目标[5],根据作业特点,采取各项积极的管理措施,提高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3.1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及其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企业负责人、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级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岗位操作人员等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人员全覆盖,作业范围全覆盖,有奖惩考核办法,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传递压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作业监督是海上修井作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作业安全生产负全责,负责作业全过程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监督负责落实各项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监护高风险作业,监督检查安全隐患并督促及时消除隐患。作业队队长、机械师、司钻、副司钻、井架工、甲板工、水手长、吊车司机等各岗位人员负责各自岗位设备管理,安全巡查,执行各项作业程序及设备操作,保障安全,从而实现修井作业全过程安全。
3.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好现场隐患排查
造成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操作、强令冒险作业、误操作、应急处置能力差等,因此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根本性措施。安全教育培训要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合理、培训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定期进行。
开展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是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并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隐患排查以自检自查形式为主,定期对生产过程、全范围开展全面安全状况检查。检查的重点工作是高风险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重点设备保养情况、工艺流程关键节点、现场安全生产条件、安全卫生设施以及作业人员的行为等。发现有危及人员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制止、消除。作业监督要设立一个以自己为组长,其他单位及部门相关人员参与的隐患排查组,建立隐患排查制度,按原则采用定期、不定期、专项和特殊时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隐患排查,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制止人员不安全行为,整改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管理漏洞,杜绝事故发生[6]。
3.3加强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
现场每一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都必须参与到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到全员参与,每一名人员都按照管理制度、作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等要求进行作业。
加强作业过程安全,海上修井作业必须实行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只有标准动作,没有自选动作。首先,针对不同作业平台、作业类型、作业程序完善标准化管理规定和标准,做到管理要求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其次,对照规定和标准,细化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个作业环节要求,使作业人员养成标准作业习惯。最后,在各单项作业开工前,要明确作业安全分析中工作步骤、作业风险和控制措施,形成作业指导书,并严格落实,根据作业特点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现场作业人员要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安全工作规程、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作业,发现人员违章、违规行为立即制止并纠正,消除人员不安全行为。
3.4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素质,强化现场安全监管
安全监督在修井作业生产现场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包括:(1)制止并纠正作业现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人员不安全行为;(2)检查现场的HSE管理情况,对作业队基础管理工作、设备设施管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防治、高风险作业管理、应急管理及资料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3)对重复发生的,关键装置、关键部位发现的,安全措施不落实、高风险作业无人监护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对安全监督进行安全职责、作业安全、环保、应急及现场管理等内容培训及能力考核,提升安全监督个人能力,严格每次修井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考核,增强安全监督责任心,促进作业现场生产安全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5运用HSE管理体系提升修井作业现场安全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消除事故,核心是风险管控。风险管理是通过对作业进行事前风险分析,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通过实施工程、管理、培训、应急等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度,从而将风险降至最低或可接受水平。因此,识别海上修井作业中的风险点尤为重要,根据海上修井作业不同的作业类型、作业程序、作业井地层性质、油藏性质、井下管住参数、作业环境等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对修井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才能制定出相对有效的管控措施,并通过实施,从而减少或预防事故发生。出现事故或问题后,体系管理是从体系本身是否有管理缺陷、职责和管理程序是否明确、管理制度和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完整、操作规程是否适用、岗位培训是否到位等角度对事故或问题原因进行多层次分析,持续改进预防管控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因此,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保证海上修井作业安全[7]。
4结语
海上修井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及隐患,安全管理工作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加强对海上修井作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海上修井作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HSE管理保障体系,识别出作业场所、作业过程、作业环境的危害因素,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控制、消除危害的措施,并加强作业过程监督实施,将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通过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作业全过程安全监督检查管理,从而减少或消除生产安全事故[8]。
参考文献:
[1]公慧.石油钻井施工与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12):398.
[2]冯卫华,卢中原,张兴华,等.海上平台测试作业的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246.
[3]彭清东,周新田.浅议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9):161-162.
[4]叶正权.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71.
[5]梁敏,王兵.修井作业的变更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8,8(12):7-9.
[6]莘宇迪.井下作业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16):247.
[7]孙国玉,李刚.石油井下修井作业管理方法经验谈[J].化工管理,2014(18):88.
[8]董成标,王毅.浅析修井作业施工安全管理[J].工业,2015(2):6.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