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在实施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要从财务共享的视角推进会计转型,探索会计转型的路径,构建起财务共享的模式,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视角,打通新的思路,适应企业在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要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文章分析了企业会计转型中财务共享的意义,提出了财务共享视角下企业会计转型的路径,目的是构建起财务共享平台,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充分利用,提高财务会计工作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财务共享;企业;会计转型;路径
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日益增加,要转变传统的会计模式,加强对财务共享路径的探索,构建起全新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整合内部的财务资源,在共享资源、协同应用资源的过程中,为企业提供灵活、高效率的财务管理支持,提高企业财务共享水平,加快会计转型的路径,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模式,推进企业的转型,创造理想的综合效益。
一、企业会计转型中财务共享的意义
(一)财务共享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财务共享作为企业会计转型的主要探究方向,提升了财务管理质量,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财务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避免了信息孤岛,使得财务数据得到全面、准确的汇总和分析,准确掌握企业财务状况,实现科学决策。财务共享将会计处理、财务报告等重复性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处理,降低了重复劳动的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集中管理财务流程,有效地利用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财务共享平台汇聚了企业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准确地评估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制定科学的财务策略。财务共享平台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借助标准化的财务流程、审批制度等,有效地防范了财务风险,保障了企业财务安全。财务共享使得财务部门从传统的财务数据处理者转变为战略决策者,在数据分析和财务模型的建立中,财务部门可以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参与到企业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
(二)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企业会计转型中,财务共享的意义在于整合和共享财务资源和信息,为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并提高效率,将财务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加强了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多个部门或子公司可以共享同一套会计系统和财务工具,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采购和浪费。财务共享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化处理,不同部门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可以实时同步,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管理层决策和财务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持。财务共享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财务流程,避免了重复的手工操作和数据传递,共享财务系统和自动化工具,财务报表的生成和分析过程高效、准确,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财务共享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各个部门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利用财务数据,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避免重复的财务人力和设备投入,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共享财务人员和外部服务,企业可以在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上实现节约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1]。
(三)增强了内部部门的合作沟通
实施企业财务共享,促进了内部部门的合作沟通,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打破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得财务数据得以共享和透明化。共享财务数据,各部门可以及时地获取到所需的财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变化,促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有利于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财务共享使得各部门能够共同参与到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中,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准确性,避免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当出现财务方面的问题或者需求时,各部门之间可以在共享平台中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商,快速解决问题,避免了因为信息传递不畅而导致问题积压。各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企业整体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共识,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支持,建立起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让各部门的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和公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企业财务共享视角下的会计转型路径
(一)构建财务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建模
企业财务共享下会计转型,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财务共享平台,采集信息,加强数据建模,提高财务自动化精准性水平,投资建立一个财务共享平台,可以是一个集成的财务管理系统或者是一套云计算平台。在该平台整合各个部门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运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采集各个部门所产生的财务数据、交易信息和核算数据,该环节对自动化采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数据接口等方式进行合理地运用。
数据被采集后,企业可以借助数据建模工具对财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帮助企业理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并提供财务管理和决策所需的分析指标,实现财务工作的自动化处理,提升精确性。在自动化的财务核算、报表生成和财务分析等工作中,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自动化的财务报表解读和财务分析,帮助企业快速识别风险和机会,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业务决策和竞争优势。对大量的财务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解读,使用文本挖掘技术从财务报表中提取关键信息,包括收入、支出、利润等,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帮助企业理解财务状况,明确未来发展趋势,使用异常检测算法来发现潜在的欺诈行为或违规操作[2]。
(二)注重会计人才培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注重企业会计的人才培训,推动会计转型,企业应制订全面的会计人才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采取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会计及相关部门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的重点和内容。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责,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包括集中培训、现场实操、案例分析等,注重提升会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包括财务软件的应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培训过程中,强调财务共享的理念和实践,让会计人员明白共享对于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以适应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工作需求。邀请外部专家或者资深会计从业者来进行培训,分享实践经验和最新的会计理念,提升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了解培训成果,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持续关注会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保持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竞争力。
(三)建立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保证数据安全
在企业财务共享的实践探究中,探索会计转型路径,要建立会计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隐私、及时性和完整性,对会计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将敏感和非敏感的数据进行区分,设置不同级别的权限管理,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和处理敏感的会计信息。采用可靠的加密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强调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安全协议、虚拟私有网络(VPN)等方式,提高加密效果,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和审计机制,监控和记录对会计数据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建立数据备份策略并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制订灾备计划,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数据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对数据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包括加强密码管理、避免使用公共网络、注意社交工程攻击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会计信息管理体系,遵循相关的法规和合规要求,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保护法等,确保会计数据的处理和共享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数据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3]。
(四)引进第三方审计,提高企业会计水平
企业的会计转型实践中,要注重引进第三方审计,以提高企业的会计水平,实现财务共享和财务安全,选择与自身业务相关且具有良好声誉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此类机构应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经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对企业财务共享平台和相关数据进行审计,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验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原始凭证的一致性以及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由第三方审计机构为企业提供审计报告,其中包括对企业会计水平的评估和意见,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企业会计水平。保持独立的审计过程,向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者证明其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共享数据的价值和可靠性。第三方审计机构要具备对财务共享和会计准则的深入了解,帮助企业遵守相关的合规要求和法规,保证企业在财务共享过程中遵循规定和政策[4]。
(五)提高会计操作自动化水平,建立信息化资金管理系统
提高会计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在财务共享视角下推动会计转型,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化记录、处理和分析,提高会计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信息化资金管理系统,实现资金流动的自动追踪、管理和报表生成,为企业提供实时、准确的资金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如ERP系统、支付系统等)实现有效的数据接口整合,促使信息的互通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采取电子化发票管理的方式,将发票的录入、审批和存档等过程整合,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快发票处理的效率,减少人工错误的发生,配置财务信息系统,使其能够自动进行账务处理,如自动记账、对账等操作,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处理效率。在建立信息化资金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措施,保证财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5]。
(六)明确企业会计转型的目标和财务标准
明确企业会计转型的目标和财务标准。企业在财务共享视角下,应明确会计转型的战略目标,包括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优化财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目标设定,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标准和规范,保证会计操作符合国际、国家、行业的相关财务准则,保障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让内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度、流程、审批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财务运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强化企业财务合规性。
设定明确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包括内容、频率、披露形式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准确传递。建立财务审核机制,强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等方面的措施,保障财务数据的独立审计。建立财务共享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定期对财务共享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障财务运作的顺畅和高效[6]。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会计转型实践中,加强对财务共享路径的探索,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强化企业的竞争力,要求会计人员重视会计转型的方向,充分利用财务共享的价值和作用,推动会计工作的现代化转型。灵活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共享模式,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现代化水平,强化企业竞争力,在总结经验和实践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潘金霞.财务共享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转型的机遇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2):212.
[2]何孝容,李德庆.财务共享模式下大型企业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4):117-118.
[3]朱珍珍.财务共享趋势下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思考[J].当代会计,2020(22):103-104.
[4]刘军.基于财务共享的企业会计转型浅议[J].财讯,2020(21):49.
[5]白刚.财务共享趋势下对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思考[J].财经界,2020(25):107-108.
[6]黄堃.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大型集团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的优化路径[J].首席财务官,2020,16(2):96-97.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