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学习任务群是以学习任务为导向,通过整合学习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教学方式。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开展学习任务群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具体包括运用实践研究方法,结合教学过程实例,通过确定阅读目标和选择合适的书籍,以及制定阅读计划和做好阅读笔记等步骤,以此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效果。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学习任务群”给出了明确要求,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习任务群的具体目标要求,合理制定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方案,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一、把握学段要求,确立阅读目标
学习任务群注重学段要求和阅读目标的确定,这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需要把握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同时在开始整本书阅读之前,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所设定的阅读目标可包括理解特定主题、发展阅读技能、提高词汇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等,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阅读目标来帮助其明确阅读目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一)立足学习群内涵,确定阅读方向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基于课程整合的学习方式,每个学习任务群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目标。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立足学习任务群的内涵,根据书籍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阅读的方向和重点。
例如,“文学鉴赏”学习任务群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教师可以选取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赏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法布尔《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昆虫记》是一本描述昆虫的科普读物,内容丰富,语言生动,适合小学生阅读。根据学习任务群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立阅读目标。(1)基础目标:了解《昆虫记》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法布尔的经历,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究兴趣;(2)进阶目标: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法布尔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探究昆虫的生命特征和行为习性,培养观察和探究能力;(3)拓展目标: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昆虫记》的精彩篇章,品味法布尔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理解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态度。
(二)关注单元的主题,用心选择书籍
学习任务群注重单元主题的构建和整合,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主题和目标,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关注单元的主题和目标,根据单元主题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阅读。而且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书籍是进行有效阅读的关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目标,使用教师提供的书单或自己寻找适合的书籍。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选择进行指导,以确保所选书籍符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内容,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学习任务群注重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旅游指南等书籍进行阅读,帮助学生丰富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此外,教师在讲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之后,可以为学生精心选取一些文学名著类阅读书籍,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推荐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红楼梦》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经典作品,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主要是与统编版教科书中“古典名著”主题相契合,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经典小说,其中涉及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非常丰富。因此,在确定与“古典名著”相关的书籍时,此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兴趣。
在选择《红楼梦》的版本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版本要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全文版或注释版;中低年级可以选择插图版或节选本。第二,版本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每个章节都有独立的故事情节。因此,选择一个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版本非常重要。第三,版本可以优先选择有优质的插图和注释,对于小学生来说,插图和注释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因此,选择的版本应该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注释。
二、打开阅读视角,巧妙切入文本
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需要打开阅读视角,从多个角度切入文本,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书籍的内容和价值。
(一)基于阅读任务,进行指导阅读
学习任务群注重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
例如,“小说欣赏”学习任务群可以设计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梳理、主题探究等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全面了解小说的内容和价值。以《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为例,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开展阅读指导,包括:(1)阅读《昆虫记》的简介和作者法布尔的自述,了解书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生平和爱好;(2)在上一阅读学习任务基础上,阅读昆虫篇章的导读部分,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3)结合上两阶段任务,阅读《昆虫记》的精彩篇章,如描写蜜蜂、蝴蝶等的章节,品味作者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学习了第8课《红楼春趣》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并从阅读背景、阅读方法、分享交流活动等角度为学生给予阅读指导。以探究小说背景、故事情节主线、人物形象为阅读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红楼梦》的背景、人物、情节等方面来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故事讲述等活动来加深其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阅读方法指导来说,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泛读和精读、如何做读书笔记等阅读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等方法深化理解。每隔一段时间,教师就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和互动,借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关注思维训练,探究阅读内涵
学习任务群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和阅读内涵探究,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思考探究等活动形式,活跃学生阅读思维,并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内涵。
例如,针对《昆虫记》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师要注重从多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一些阅读问题,让学生依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形成阅读思路:
(1)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观察昆虫?他对昆虫有什么发现?这些发现对你有何启示?
(2)探究昆虫的生命特征和行为习性,如蝴蝶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等。思考法布尔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的?
(3)品味作者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如“蜜蜂采花酿蜜”的场景描绘等,思考这些描写对表现昆虫的生命特征和行为习性有何作用?
借助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厘清需要着重进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与侧重点,从而在问题引导和思考探究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同时可以在问题引领下实现学生思维的训练。
三、总结阅读评价,展示阅读效果
整本书阅读过程及阅读结束后,学生都需要实时对自己的阅读经历及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教师指导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进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学生可以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总结,并写成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以促进学生阅读思考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通过展示阅读效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强化其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开展主题活动,总结交流阅读
针对整本书的主题、观点或特定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是促进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书籍内容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专题,进行研讨。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撰写报告等方式展开专题研讨,从而对书籍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沙龙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阅读经验中获得新的启示和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书籍的理解。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明确阅读目标。这是一部经典的小说,讲述了汤姆·索亚和他的朋友们的一系列冒险故事。其次,要确定评价标准,包括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和理解程度、对汤姆·索亚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的分析是否准确、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写作风格的理解是否深入。在完成阶段性阅读目标后,教师可结合学生阅读进度开展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及感悟,如针对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二)采用多元评价,阅读分享展示
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展示,如制作读书海报、撰写读后感等,将阅读成果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还可以为他们的阅读成果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针对《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的总结评价,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总结和评价,设计多种评价活动,并进行阅读分享展示。首先,通过小组报告形式进行交流、分享和展示,介绍其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社会现实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其次,通过学生的报告展示,可以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效果。教师也可设计个人书面作业展示,让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进行人物形象分析等书面作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学习收获。最后,通过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成果展示,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课堂讨论环节也可以设置评价模块,鼓励学生就《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提问环节的表现,促使学生深化理解,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此外,通过阅读理解测试的评价方式,借助选择题问答检验学生整本书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及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并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效果和需要改进的部分,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组织方式,通过明确阅读目标、选择合适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做好阅读笔记等步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借助开展主题活动、采用多元评价、阅读分享展示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进一步深化对书籍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佳琪.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以《乡土中国》为例[J].天津教育,2023(8):138-140.
[2]王倩.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0(7):26-28.
[3]王化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2(31):59-60.
[4]李静.落实“学习任务群”理念,助推“整本书阅读”—一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和策略[J].新校园,2022(12):37-38.
[5]郭佳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以《西游记》阅读教学为例[J].阅读与成才,2023(6):152-155.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