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摘要】一堂有效阅读教学课的前提是阅读文本的选择和分析。阐明信息加工理论,介绍叙事文本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叙事文本的“五层次”分析思路,包括文本主题分析、文本线索分析、文本结构分析、文本角色分析和文本内容分析。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A good read的阅读文本Gulliver in Lilliput为例,实践“五层次”分析思路。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叙事文本;信息加工理论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水平、文化观念、思维素质与学生能力”是当前英语课堂的重中之重(教育部2022)。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途径。因此,一线教师关注专业化、精细化的文本加工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十分必要。基于此,简述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初中英语教材叙事文本分析思路,以期给广大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一、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它认为信息属于学习活动的来源,还是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更是学生成果的展现形式(骆北刚、聂亚萍2023)。由于每个学习者的个人习惯和认知水平不同,所接触的信息、所选择的重点和加工方式也不尽相同。为了达到有效处理信息的目的,学习者先要认知新信息,之后进行选择与记忆,再结合自身认知水平和经验习惯对信息进行理解和复述等再加工活动。

  二、叙事文本的特征

  叙事文本是一种以事件描述为主要任务的特殊性文本。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所有的叙事文本的核心都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过程中涉及的角色的思想和性格。事件是载体,核心是为了反映某个特定事件和环境下角色的性格。为了完成对某一事件的叙述,写作者在文本中必须涵盖主题、线索、结构、角色和内容。这也是叙事文本分析的“五层次”。

  通常,在文本中,主题指文本想要表达的社会或人际意义,可以为读者自我省察提供方向;线索是连接各个事件的纽带;结构是文本逻辑进展的基础;角色是促进故事发展的关键;内容即文本中用来支撑自身存在的各类要素(蔡丽萍2020)。

  三、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叙事文本“五层次”分析原则

  叙事文本的“五层次”分析思路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与叙事文本的基本特征总结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要求教师关注叙事文本的整体,除了语言知识点外,还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意识和情感态度。另外,教师在分析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应在全面把握叙事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保证阅读教学的效率。

  四、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初中英语教材叙事文本“五层次”分析案例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4 A good read的阅读文本Gulliver in Lilliput,主要讲述了格列佛的探险历程。选取的片段是格列佛的船撞上礁石,格列佛被冲到沙滩后的故事。

  (二)文本分析

  1.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


  主题分析指教师从阅读文本中提取出某一个抽象主题的过程,也是文本阅读的一个关键环节。主题作为一种价值化表达,对对学生感受文本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叙事文本的主题,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中的价值观导向,也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帮助自身快速发展。

  以该阅读文本为例,教师可以从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切入,激发学生对困难与问题的思索。Gulliver in Lilliput的主题分析见下:

  How can we overcome difficulties?What kind of person is Gulliver?

  本单元的话题是Agood read,旨在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帮助学生感受英语作为语言的文化魅力。主题选定了本课时的话题范围。该阅读文本摘选自《格列佛游记》,主题是勇敢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麻烦及人应该具有冒险精神且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闯。

  2.线索分析(Clue analysis)

  线索分析指通过文本中的一系列事件找出一条线索。Gulliver in Lilliput的线索分析如下:

  A.Gulliver fell down on the beach after he swam for a long time.

  B.Gulliver was tied to the beach.

  C.Some small men climbed over Gulliver’s body.

  D.Gulliver shouted at the small men.

  E.Gulliver managed to break the ropes.

  F.A huge army of tiny people came towards Gulliver.

  阅读文本中的事件是“格列佛的冒险历程”,线索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这条线索串起了主人公弃船登岛后的所有事件。厘清这条线,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格列佛的所见所闻,从而对这一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3.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通常来说,对叙事文本进行结构分析的步骤包括:分析段落中的具体细节、概括主旨及梳理组织结构。这种步骤适用于文章结构较复杂的宏大叙事文本。由于阅读文本结构较为简单,涉及的叙事也比较基础,教师可以直接将Gulliver in Lilliput定为中心,按照What、When/Where、Who三个板块梳理故事,具体见下图:
 

 
  明确文本结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叙事文本的细节、关键脉络,还有利于其转述表达,为语言输出打好基础。Gulliver in Lilliput的结构比较简单,属于直线型叙述。在梳理时把握叙事文本的关键词(What、When、Who、Where、Why)即可。

  4.角色分析(Role analysis)

  角色分析是读者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角色性格特点的分析过程。通常来说,角色分析包含以下问题:“What is he or she like?What do you think about him or her?Why do you think so?Do you like her/him?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 or her?”教师可以以其中一个问题为要求,让学生着重分析角色性格特点,也可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帮助他们逐步深入分析角色性格特征。在Gulliver in Lilliput的文本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Do you like Gulliver?Why/why not?”并要求展开写作,帮助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主要角色Gulliver,具体示例如下所示:

  Yes,I do.Gulliver was a strong-willed and smart man.For one thing,after his ship crashed against the rocks,he swam as far as he could.He had a strong will to survive and he never gave up.For another,when he was tied to the ground,he was always thinking about how to get away from the small men.He was smart and calm as well.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I like him.

  以写作形式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角色,感受文本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导向,形成正向的指导作用。阅读文本展现出格列佛遇到问题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陷入险境不害怕,依旧勇敢面对;遭遇挫败不放弃,坚定自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格列佛的思维品质,落实立德育人的核心教学目标。

  5.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所谓内容分析,主要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对文本内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操进行剖析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先重视语言知识点,如词汇和关键句子,然后注意文本涉及的阅读技巧,如语篇理解与信息筛选能力等(吴甜2023)。最后,教师要学习如何通过文本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以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人才要求。Gulliver in Lilliput的内容分析如下:

  (1)语言知识层面。

  记忆、理解、应用核心词汇和句式:

  against,tired out,tie,tiny,continue,manage...I didn’t know what to say either.

  I did not know how to get away.I must run away from them.

  (2)阅读理解层面。

  包含学生对文章主旨、核心句子的认知,以及推理与判断等能力的培养,具体见表1:
 

 
  (3)自我评价能力层面。

  阅读后的评价就是评价学生是否达成本课时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开展评价,不仅可以让他们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基本认识,还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自主学习。以本课时的自我评价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的自我评价表(见表2),方便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结语

  为了实现《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全新要求,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以上构建了一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叙事文本特点的叙事文本“五层次”分析思路,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叙事文本“五层次”分析的实践。从反馈结果看,“五层次”分析思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叙事文本,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文本分析意识和能力,为其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引用文献

  蔡丽萍.2020.初中英语单元整体设计下文本再构的策略研究—以七年级下Unit 3 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为例[J].考试周刊,(14):93-96.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骆北刚,聂亚萍.2023.初中英语教材叙事文本的“六层次”分析路径—以Unit 3 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为例[J].英语教师,(1):105-110.

  吴甜.2023.“读思言”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3):166-168,17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