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新课程改革近二十年来,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全面育人”,从“知识讲授”走向“素养教学”,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课改精神能否有效落地,取决于教师授课的意识和理念。
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课型。阅读教学不仅要用放大镜去寻找语言点、信息点和考点,更要用透视镜去考察文章的“文本生态”。一篇文章不是僵死的文字组合,而是有血有肉、有骨架有灵魂的,阅读教学应当从语篇的角度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生成思想。然而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依然以传统的语官点和考点为主,本文试图通过Go For It教材八下Unit 8 Section A 3a的阅读教学实例,对深入语篇研读前后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探索语篇研读对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1.语篇研读的内涵与意义
阅读课就是教师带领学生研读语篇的过程。研读语篇是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课标建议研读语篇首先尝试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第一,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即what的问题。第二,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是什么?即why的问题。第三,语篇具有什么样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也就是作者为了恰当表达主题意义,选择了什么样的文体形式,语篇结构和修辞手段?即how的问题。语篇研读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语篇研读的深度对教学效果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1.1语篇研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抓手
在开展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宫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培养思维品质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合。语篇承载了核心素养,研读语篇则是核心素养落地的主要抓手。
1.2语篇研读是改进当前阅读教学问题的锚点
当前很多英语教师在意识上还没有转变,在解读文本的能力上也有限,只有少数教师能引导学生达到分析、评价与创造的高阶思维层次。现在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过于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模式化”、“肤浅化”的现象,以应试的语言知识教学为主,缺乏意义整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足。原因一是当前的英语教学对语篇的处理停留在表层,教学重点仅对单词、词组和句式形式识别和认知;二是忽视语篇的整体性,忽视其交际、互动的基本功能,更缺乏对话语篇内涵的剖析和解读;三是忽视对语篇意义的探究,未能体现语篇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助推作用。
1.3语篇研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主张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指向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进一步提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2018)。有效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水平,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葛炳芳提出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起点,解读的深度决定教学的高度,效度决定教学效率。
2.深入研读语篇前后的阅读教学设计和效果对比
只有进行深入的语篇研读才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和深度。我们以新自标教材入下U83a Robin-son Crusoe那篇文章为例,对深入进行语篇研读前后的阅读课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加以对比。
2.1深入研读语篇前
wnen Jrs anvea on ms Slana,Inad nooung BatI'vefound theship and madeasmallboatIvebroughtbackmarythingIcan use—food and drink,tools,kbrivs and guns AlthoughI havelosteverything,Ihave notlostmy SoIwill not give p andIwill wailfor another ship.I have already at down tes and builta house Igo out withmygun almost cvery day iokil animalsand bindsforfood.Im even learningtho grow frats and vegetables.
Afew weeks ago,Ifound the marks ofanother man's fetonthe sand.Who else is on my island?How longhave they ben here?Notlongafer that Isawsome cannibals trying to kill two men from a broken ship.One of then died but the other ran towards my house Ihelped him kbll he canibals.This man now lives with me and helps me.I named him Friday because hatwasthe dayI methim.Heismart andI have already tanght
在上一届上学到这个语篇时,笔者分析这个语篇是节选改编自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讲迷了鲁滨逊劫后余生,想办法在岛上生存下来的故事。笔者认为本课内容对于笔者所教的重点班学生而言理解难度并不大,且没有什么重要的语言知识点,于是主要按教材上的任务按部就班地教学。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鲁滨逊漂流记的节选视频,介绍了语篇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后回答两个问题。(1)What does Robinson Crusoe wait for?(2)Why does Robinson Crusoe call the man Friday?接下来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完成语篇后的两个阅读任务——找出对应意思的单词,以及修改句子。
这两个任务分别关于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单词和重点细节。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任务之后,笔者请全体学生朗读全文。至此基于这个语篇的阅读教学基本结束。
整堂课的阅读活动主要以细节检索型任务为主,没有挑战性,只是按课本步骤走了流程,从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来看,学生认为本语篇没有理解上的难度,新鲜的词汇语法也比较少,学习的意义似乎并不大,与众多语篇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2深入研读语篇后
这一届再次学到这个语篇,笔者尝试对语篇进行深入研读,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进一步学习现在完成时以外,还需要梳理鲁滨逊荒岛求生的过程,并从中体会鲁滨逊坚强、镇定、智慧、善良等品质对战胜困难的重要性,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教师的教学首先要有逻辑。阅读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课堂以及语篇的逻辑脉络,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水到渠成,表现出很强的逻辑性。于是笔者通过问题链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逻辑。首先是一个大间题:How did Robinson survive on the lonely island?分为两个子问题来回答:
(1)What did he do in order to survive?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再次阅读语篇,整理出鲁滨逊的如下做法:①Findthe ship.(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找到大船的目的是为了Search fod,drink,tools,guns.…)
②Make a boat.(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做小船的目的是为了Carry things,catch fish,search around,有部分同学还提出了是为了回家,但细想这并不符合逻辑。)
③Build a house.(为了解决了住宿问题)
④Grow vegetables and fruit.(学生意识到了至此鲁滨逊有了多种食物来源,food from the ship,vegetables and fruit he grows,birds and animals he kills)
(2)What else helped him to survive?
学生回答:①He had a friend Friday.同时笔者引领学生思考了作者的写作思路,Food,transportation,ac-commodation,social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then so-cial problem needs to be solved.②strong-minded,well-planned,hard-working,calm,kind等good qualities。学生在梳理了鲁滨逊为了生存的所作所为之后,已经自然发现了鲁滨逊坚强、遇事镇定、计划缜密,勤劳,在救Fri-day的事情上体现他很善良,这些品质对他能活下来起了重要作用。笔者于是提示学生从I named him Friday because that was the day I met him.中能读出什么?多数人放了一段时间的假就已经忘记了是星期儿,而鲁滨孙在孤岛上漂流了这么久,还能清晰知道那天是星期五,可以推断出他一定在长时间坚持记录日期,可见这个人的意志是多么强大,并且多么自律。
最后笔者又问了一个问题:Why is it a classic?个孤岛求生的故事为什么能成为经典。让学生展开讨论,最能形成共识的一种解释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写照进了现实。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荒岛上的鲁滨逊,在等待一搜拯救自己的大船,只不过我们等的那艘船可能是一张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鲁滨逊教我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满怀希望,有计划有行动,坚强自律不怕困难同时充满爱。
课堂上笔者观察到经过深入语篇研读,学生的眼里有了光,看到了阅读和思考的欲望,课后笔者让学生对基于语篇研读的阅读教学进行反馈。
不难看出经过对语篇的深入研读,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教师带领学生做到了Read the lines;Read between the lines;Read beyond the lines。语篇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平台,但是只有通过深入研读语篇,才能挖掘出语篇的深层涵义,也只有通过深入研读语篇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发现,不是老师硬灌而是由读生感,这样的理解才最深刻,只有这种学习行为真正发生了才会产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献臣.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J].英语学习,2020(04):10-14.
[3]罗之慧,王雁。如何从语篇研读的角度改进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学习(教师版),2021(10):1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