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从合理选择种植地、精细整地、科学选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苗床管理、做好田间管理工作、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分析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低;绿色;杂交油菜;栽培技术;高产高效
双低杂交油菜加工而成的植物油,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高油酸,市场需求量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长期食用由双低杂交油菜加工成的植物油,有助于降低血管内的胆固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积极预防作用,能够更好地保障人体健康。
1选地
在选择双低杂交油菜种植地时,必须高度重视光照因素,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为深厚、交通方便、土壤肥力良好、排灌方便、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块。同时,该地块没有种植过白菜、萝卜、荠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2精细整地
种植地选择完成后,要及时开展整地工作,调节土层结构。双低杂交油菜属于冬耕作物,整地时将越冬过夏土壤中残留的细菌、害虫虫卵、真菌及时清除掉,是种植人员开展整地工作的主要目的。翻耕时,翻耕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即可。整畦开沟的距离为2.5 m,沟的宽度为30 cm左右,一共需要开3条沟。为种植地施加底肥的工作可以与翻耕工作同时进行,通常施加的底肥包括复合肥料50 kg/亩(1亩约等于0.067 hm2)、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2 000 kg。由于油菜的种子粒小,顶土能力不强,在整地时遇到较大土块,要及时粉碎整平,使土地呈现出平整疏松的状态,耕地土壤上松下实,为种植双低杂交油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一播全苗的目的。
3选种
种植人员在选择油菜品种时,不能只考虑所选品种的产量,必须同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条件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强、潜力大、抗虫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目前,早熟、中熟春油品种是双低杂交油菜的主要品种,其中包括新油17号、青杂7号、新油20号等。
4播种
4.1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种植人员要对双低杂交油菜开展筛种、晒种、拌种工作,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降低地下病虫害的发生几率。筛选种子使用的是复式和螺旋式精选机。晒种时,一般需要1~2天的时间即可。然后开展拌种工作。1亩地种子使用的药剂为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增产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使用的剂量分别为3~4 g、5 mL、2~3 mL,将以上药剂与5~10 g的水混合在一起。
4.2适时播种并合理密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播种工作,过早播种或过晚播种都不利于双低杂交油菜的种植。一般情况下,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双低杂交油菜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量控制在225 g/亩,播种密度控制在20 000株/亩。如果受特殊因素影响,延迟播种,需要适当增加播种数量。
5苗床管理
5.1查苗补苗
由于双低杂交油菜种子较小,顶土力差,容易发生顶土失败的现象,造成缺苗。种植人员要及时在田间地头巡查,如果发现缺苗情况及时开展催芽补苗工作,提高出苗的整齐率,有利于种植后期开展机械化、标准化的管理工作。
5.2间苗定苗
双低杂交油菜的苗床管理要遵循3个原则,即前促、中控、后补。也就是说,在双低杂交油菜生长前期,做好促进工作,使油菜快速发芽生长。中控指的是在油菜五叶期之后,要进行适当的控制,避免油菜发育过旺,出现徒长现象。种植人员要及时开展间苗、定苗工作。定苗工作在双低杂交油菜幼苗真叶生长到4~5片时进行,苗与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 cm左右,每1 m2留苗120株。
5.3苗期浇水、施肥
苗床追肥一般分为提苗肥、断奶肥、送嫁肥3种情况。通常种植双低杂交油菜时提苗肥要提早施加,断奶肥在油菜长出真叶时施加,在油菜长出3片叶子时,根据具体的生长情况追肥1次,追施送嫁肥不但可以使油菜快速长出新根,提高油菜的成活率,而且具有早活棵、快返青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双低杂交油菜移栽前1周施加1次送嫁肥。油菜在幼苗阶段,对水量的需求既怕旱又怕涝,种植者要控制好浇水量和浇水频次。
6田间管理
6.1水肥管理
双低杂交油菜在整个生长发育期对水量的需求都比较高,种植人员需要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适时、适量灌溉。种植人员在开展灌溉工作时要结合当地的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如果雨水多要适当减少对油菜的浇灌量,如果雨水较少,天气比较干旱,需要增加浇灌的次数和浇灌的水量。在一般情况下,头水的浇灌工作在油菜发育出4~5片真叶时;头水浇灌15天以后灌溉二水,在双低杂交油菜的生长发育期一共要进行4~5次的灌溉工作,每次灌溉的水量为灌水65 m3/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段是双低杂交油菜的薹花期,该时期是油菜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对水量的需求加大,浇水时必须浇透,水量增加80 m3/hm2。
同样的,种植人员追肥也要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肥料,控制肥料施加量。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需要追施1次尿素,施加量按照120 kg/hm2即可。油菜生长到蕾薹期,再追施1次相同剂量的尿素。种植者在油菜初花期要及时对其叶面施加硼肥和氨基酸类液态肥,前者用量为1 500~2 250 g/hm2,后者用量为750~1 500 g/hm2。双低杂交油菜终花期至灌浆期阶段,为了促进油菜花芽分化、保花、保角,种植者再对其追肥1次,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追加适量的磷酸二氢钾和腐殖酸类肥料。
6.2除草管理
为了确保油菜收获时产量高、品质好,种植人员要做好杂草防除工作,为油菜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通常在播种前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地块进行喷施,可以起到清除地块杂草,预防播种后杂草生长的作用,使用的剂量为2 250~3 000 g/hm2,用120~150 kg水稀释。在油菜长出3~6片真叶的阶段,每1 hm2可以使用75%二氯吡啶酸120~150 g,24%烯草酮乳油450~525 g,有机硅助剂30 ml,28.6%氨氯·二氯吡水剂150~225 g,将上述产品用120~150 kg水稀释后喷施。
7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双低杂交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菌核病、猝倒病等,常见的虫害有油菜蚜虫、黄曲跳甲、菜青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贯穿油菜的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为了确保双低杂交油菜的绿色生产,种植者在选择防治方式时,应以农业防治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适量、适度地使用化学防治手段,杜绝长期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现象发生,以免发生药害,造成油菜籽的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油菜的品质。
8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饮食产品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产量高、品质好的双低杂交油菜受到了种植者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双低杂交油菜的丰产增收,提高其收获的品质,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每一步工作都非常重要,种植者必须充分学习掌握油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并将栽培技术应用到双低杂交油菜的种植全过程中,满足市场大众的需求,提高双低杂交油菜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艳梅.双低杂交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家参谋,2022(23):60-62.
[2]廖浩书.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02):27-28.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