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学 » 正文

  摘要:为有效防范化工园区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文章探讨了国内外化工园区的安全治理发展现况,并分析了当前化工园区安全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监管方式落后低效、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以及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随后,以广东翁源经济开发区华彩新材料产业园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在安全治理方面的创新实践,即创设“监管+服务”机制,搭建“1+2+N”应急救援体系,优化化工实训基地建设,为其他化工园区的安全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化工园区;安全治理;智能化管控平台;应急救援;实训基地

  0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9.6%,这一增速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然而,化工行业高增加值背后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凸显问题。回顾历史,2015年天津港“8·12”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66亿元;2019年江苏响水“3·21”事故则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达19.86亿元[1]。

  为深刻汲取国内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制定化工园区建设标准、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2021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确界定了化工园区的定义,即由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发展化工产业为导向、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到了2022年,应急管理部更是以化工园区安全发展为导向,集中布局、集群发展和降低安全风险等级为目标,组织制定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表》和《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十有两禁”释义》(分别简称《评估表》和“十有两禁”)。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复核和安全整治提升工作,高度重视化工园区的安全治理工作。

  为有效推进化工园区安全治理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国和欧美先进化工园区在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搭建方面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化工园区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并分享了翁源华彩新材料产业园在安全监管方面的创新治理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1国内外化工园区安全治理发展现况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和国家政策要求,化工园区的数量达800多家,其特点是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害、化学品种类多、能量高度积聚,因此安全治理显得尤为重要。2017年山东省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首次颁布化工园区认定办法[2]。到2022年,应急管理部组织制定了《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表》,为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量化评价基准。同时,“十有两禁”的提出也明确了化工园区必须满足的内容和禁止的红线,为化工园区的安全整治提升提供了指导。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融合打造“云数据中心”“智能应用工程”“智能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推动了数字化技术在园区的普及应用,实现园区安全监管和服务的智能化,使园区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齐鲁化工区则充分利用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系统及数据资源,构建了“一中心、一平台、一网、一体系”和七大系统。通过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融合应用,建成了集“智慧安监”“智慧消防”“智慧应急”等于一体的“智慧化工园区综合管理平台”。这一平台为园区的综合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数据支撑,实现了园区资源配置、智能监管、安全预警等功能。

  德国的拜耳化学工业园采用了“紧急处理机制”模式,有效地获取了企业的安全信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一体化”调度并控制园区企业的关键开停车装置,形成高效的化工园区应急响应体系,显著降低了园区的安全风险[3]。美国的休斯敦石化产业园区则应用了火灾预警、主动紧急停车和智能监控系统等装置,并融合了智能算法协同安全设计,推动了园区的安全健康发展[4]。

  2当前化工园区安全治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2.1安全监管方式单一低效


  园区安全监管模式以安全监管部门人员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到企业开展资料、车间、仓储区等区域隐患排查为主,按照出具文书、企业整改、监管人员复查的模式,虽能了解企业现状和帮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问题,但高频次到企业,间接增加企业安管人员接待工作。戴欣[5]运用ML生产率指数法和索罗余值法研究了安全监管对化工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监管强度对化工行业生产率有“U型”的非线性影响,并对化学原料制造业的生产率有着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影响特征。因此,园区可依托数字化建设园区智能化管控平台,通过对接企业监控视频、开发移动检查端等方法,改变传统安全监管模式,合理实施安全监管。

  2.2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善

  国内部分化工园区存在救援应急体系建立不完善、园区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缺乏统筹管理等问题[6-8]。造成此种现象原因很多,一方面,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风险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性大、关联度广的工作,涉及园区企业自身风险、企业间风险叠加、多米诺效应和外部人员及危运车辆等外部风险[2],且园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化工园区缺少化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一些企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基本流于纸面形式,缺乏定期训练;当地的消防救援队伍,多以城市灭火技能为主,缺乏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经验,两者缺少联动演练。

  2.3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加强化工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知识、化工装置操作等安全技能的培训,是化工园区安全治理中事前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汪卫国等[9]通过对61家化工园区的实训基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未建设实训基地(12家)、已建设但不满足相关指南要求(22家)、已建设但应用效果不佳(7家)。目前,全国化工园区在贯彻落实《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安委办〔2022〕3号)要求,“十有两禁”明确提出“有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第十三条要求“化工园区应采取自建、共建或委托服务的方式,配套建设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因此,加快化工实训基地统筹建设刻不容缓。

  3华彩新材料产业园在安全治理方面的实践及创新

  3.1创设“监管+服务”机制


  现阶段,华彩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41家,化工类企业39家。为加强园区安全监管和服务,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翁源化工园区管理专责小组,统筹协调园区建设、发展等重大事项。园区设立了广东翁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翁源开发区”)负责园区的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等一体化工作,下设应急管理科和翁源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监管人员15名(注册安全工程师5人),充实园区安全监管力量。同时,成立园区联合执法工作站,定期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园区组建园区专家团队,为园区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支撑;园区还聘用“安全管家”,每季度协助企业开展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园区综合应急演练,提供法律法规、标准等培训。创新建立“监管+服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广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深度。

  3.2构建智慧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为提升化工园区运用数字信息等先进技术手段强化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推动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翁源开发区学习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广州南沙小虎化工区智慧园区建设理念,按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应急厅〔2022〕5号)和GB/T 39218—2020《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等文件标准要求,建设了智慧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实现园区数据交换、三维建模地理信息和“园区一张图”等应用,按照“分类控制、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封闭化管理,园区设置4个道路卡口,并有人脸识别通道、车辆道闸和值守岗亭,建立危运车辆预约小程序,规范人、车、物进出,以防潜在事故的发生。

  平台已建成安全基础管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特殊作业管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封闭化管理、敏捷应急管理六大功能模块,实现安全生产基础档案、重大危险源工艺预警报警信息管理、事故场景模拟等应用。平台对接了园区所有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储区等高风险区域监控视频,采用智能算法实现实时对高风险区域违规行为、异常状态的智能分析,消除监管盲区漏洞,增强化工园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智慧园区二期,拟在重点区域部署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探测硬件—光谱气体泄漏检测仪,实时监测化工园区危险有害气体浓度,实现公共区域气体泄漏快速感知、及时报警;优化园区安全风险隔离管控,建设完善园区门周界防入侵、危运车辆运行轨迹及定位等信息化安全风险管控硬件设施,建设人员、车辆自动定位系统及一体化差分基站,实现人员、车辆精准定位;升级改造六大功能模块,如:建立监督检查小程序,实现高效隐患排查治理及闭环,并分析隐患问题;深化敏捷应急功能,实现事故发生时自动分析应急处置方案、影响半径、园区内应急救援物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化工专业专家等信息。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总体框架图设计如图1所示。
 

 
  3.3搭建“1+2+N”应急救援体系

  化工园区化工企业集聚、能量高度积聚,在生产、贮存、使用等环节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产生“多米诺效应”,造成极大损失。为有效管控化工园区重大安全风险,翁源开发区按照六部委印发的《办法》、应急管理部组织制定的《评估表》、“十有两禁”和《广东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粤工信规字〔2022〕8号等文件要求,搭建化工园区“1+2+N”一体化安全管理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是指翁源开发区设立园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筹园区应急突发事件指挥工作,提高园区的应急救援能力[2]。指挥中心实行领导带班制度,配备化工相关专业的监管人员,融合平台重点关注企业重大危险源,实现对化工园区内重点场所、重点设施在线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及时自动预警,提高园区和企业应急预案衔接。此外,智慧园区二期拟打通“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消防救援站”一键报警联动功能,缩短应急救援响应时间。

  “2”是指在化工园区外2公里内设置了翁源县翁城消防救援站和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满足应急救援的快速响应需要。参考《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特勤消防站的标准推进园区消防救援站建设,结合园区实际,现阶段将配备干部3人,国家队消防员12人,政府专职消防员21人;计划投资约2 150万元,分三期配置专业消防救援车和应急救援器材,现已配备举高喷射消防车1辆、多功能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车1辆、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第一期的基本防护类、特种防护类、侦检类等消防器材已到位,有效提升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园区利用消防救援站至化工园区106国道旁的牛角塘作为消防取水点,保障消防用水。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是翁城镇(覆盖华彩新材料产业园)120急救指挥中心和红十字医院,承担120急救和各类突发事故的现场急救及急危重症抢救,有效保障园区突发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处置。

  “N”是指园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专家团队、公共事故应急池、VOCs大气在线监测系统、重大危险源企业“一图一表”等。

  (1)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园区和华彩物业的广东(翁源)华彩化工涂料城应急救援队拟签订合作协议,应急救援队和消防站消防员负责园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任务。

  (2)专家团队。园区组建了以园区企业安全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为班底的园区专家团队,为园区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支撑。同时,翁安委办组建了化工、矿山、建筑、应急救援、水旱、气象、农林牧渔七大行业的应急管理专家组,为翁源县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保障。

  (3)公共事故应急池。这是化工园区应对突发事故时收集液体物料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华彩园区经设计计算,需在现有1 500 m3的应急池基础上,再增加有效容积不小于3 000 m3的应急水池,以做好事故废水的收集、暂存和处理。

  (4)VOCs大气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园区企业实地调研、布点采样分析,在园区合理布置了6台VOCs大气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覆盖监测园区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氧排放情况,并可同步至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

  (5)重大危险源企业“一图一表”。翁源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按照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和应急救援处置时所需信息,将园区重大危险源所在企业的平面图、应急救援物资分布图、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信息、相关部门值班信息、主要原材料及产品等关键信息融合体现在一张图纸和一张表格中,辅助应急救援决策,也为翁城消防救援站提供专业技术信息,便于开展针对性演练,提高突发事故处置能力,推进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建设。华彩园区某企业应急救援平面图如图2所示。
 

 
  3.4优化化工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升化工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翁源开发区分析本市及周边邻市化工园区人才培训需求,在距离华彩新材料产业园2公里内,按照《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指南(试行)》要求,建设了翁源化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化工园区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提供专用实训基地。

  翁源化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结合化工企业事故频发特点,针对性建设12个实用的安全实训模块,分别为化工特殊作业安全技能实训模块4个(动火作业、工艺隔离、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化工工艺安全实训模块1个(典型化工工艺单元,个体防护和应急处置实训模块3个(个体防护装备、劳动防护用品、医疗急救技能),事故警示教育和伤害体验实训模块4个(国内外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安全标识、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多功能事故伤害体验四合一安全体验设备)。同时,建设理论培训室1间,组建经验丰富的注册安全工程师作为师资团队,实训基地具备培训应用能力。实训基地计划配套建设典型化工设备操作与检维修实训模块和聚合—硝化—重氮化重点监管工艺仿真设备实物,完善课程体系,充分融合场地硬件设施,让学员得到更系统、更直观的实操教学。

  4结语

  强化风险防控,坚持关口前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工作的转型升级,是主动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技术途径。“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不仅是化工园区监管部门安全治理推进的方向,也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信息综合监管的平台。我国化工园区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存在安全监管方式落后低效、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化工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等共性问题。然而,通过企业、社会、政府等多方共同参与研究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做法和创新实践,必定能够提升我国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治理水平,从而保障园区的安全稳定,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训军,顾闻.天津港“8·12”和江苏响水“3·21”两起爆炸事故比较[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1,39(5):591-593.

  [2]师立晨.化工园区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1,17(增刊1):128-134.

  [3]杨友麒,刘裔安.国外化工园区的发展现况和启示[J].现代化工,2020,40(1):1-7,13.

  [4]屈贞财,李安妹,黄沃文,等.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3,36(12):3-6,9.

  [5]戴欣.安全监管对化工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22.

  [6]陈涛.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3):92-94.

  [7]槐衍昆,李峥.化工园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化工设计讯,2022,48(10):159-161,167.

  [8]刘会.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化工管理,2021(31):83-84.

  [9]汪卫国,张洋杰,曲本全,等.协同推进建设高水平化工园区实训基地[J].劳动保护,2023(1):60-62.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本文标签:

<<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 评论(

赞助团论文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

标签列表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章 | 随机文章

最新留言

首页 论文知识 教育论文 毕业论文 教学论文 经济学 管理学 职称论文 法学 理学 医学 社会学 物理学 文献 工程论文 学位论文 研究论文

Powered 团论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鄂ICP备2022005557号统计代码

全站搜索